第355頁
問就是伍參領幫忙寫了。
但伍參領這寫信的架勢,一看就是寫給女人的,一起幫忙寫了?寫給同一個人?
這件事一度成為他們隊伍的八卦話題,未解之謎。
伍正言從軍第三年。
京城被攻破,新帝稱帝不到三周年,自縊正陽宮,從此大遼覆滅,中原陷入各家稱王的群雄割據局面。
蕭柳借著販賣兵器,和各家勢力都友好接觸,打□□道,也慢慢摸清了各個當權者的為人處世。
她又問了一次平洲王:「您想稱帝嗎?」
平洲王說:「若要我來選,千年綿延好過百年輝煌,但若於天下有利,便不得不謀。」
蕭柳明白了。
既然平洲王暫時無心,她便也不做選擇,只憑藉著道義做事,到最後誰勝出,那便是誰罷。
為了能讓平洲王府、西北軍更有底氣,她把更多精力再次投入兵器的研發上。
西北人口有限,但戰事持續了三年多,沒有整個國家的招兵補充,西北軍雖然撐住了卻撐得很難,魏軍也已經得知了這一點,所以三年來,無論勝負,無論國庫後繼無力,從沒有撤兵言和的打算。兩軍如今就是耗著,看誰能耗得過誰。
西北軍不能退,退了就是國土喪失;魏軍也不能退,退了就是多年血本無歸。
而中原,群雄逐鹿,打得如火如荼。
伍正言從軍第四年。
曾經諸王首富的東林王被縉雲軍攻破都城,徹底潰敗。
東林王全家上下或被殲滅或自縊而亡,唯留下世子妃一人,平靜地坐在她的公主府里,迎接滿身煞氣的縉雲軍。
縉雲軍為表示仁義,對世子妃以禮相待,沒有沒收公主府,甚至還派兵護住了公主府,不允許亂軍衝撞。
去掉了世子妃稱號恢復前朝公主身份的四公主便當真繼續過起了自己的日子。
外面說什麼的都有。
縉雲軍得到了善待戰敗者的好名聲,四公主被指指點點,指責她背棄夫家、皇室,貪生怕死。
蕭柳堂而皇之地派人送去了一份大賀禮,慶賀四姐姐重生自由。不止如此,還給縉雲軍遞了謝禮,感謝他們善待四公主。
蕭柳如今地位特殊,她這舉動一出,四公主一下子有了底氣。
四公主給她寫了一封信,除了感謝她的仗義相助,還說,她一直記得蕭柳當年送嫁時告訴她的話。
活著,為自己好好活著。
蕭柳看著這封信很是高興,溫婉的四公主也有了為自己活著的勇氣,並且真正付出了行動,不畏人言。
這是她來這一遭,最好的成就。
伍正言從軍第五年。
兩人五年未見了。
由於情報機密泄露是難免,加上中原亂成一團,多得是內外勾結者,魏軍後面幾年也開始武器改進,經過五年的對峙,他們仿佛漸漸恢復了元氣,這一年,軍隊力量比往年強了不少。
平洲王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西北,精神緊繃。
中原原本五家分立,這兩年逐漸只剩下兩家,一南一北相互對峙,加上西北平洲王,正好三足鼎立。
這年夏末,源源不斷的糧餉和兵器從懷東運往西北各個前線。秋天,是魏國國庫最豐盈的時候,一貫是他們進攻西北的最佳時機,西北軍必須早做準備。
最新一批糧餉剛到目的地,敵軍來犯的號子緊急吹響……
這一次進攻來得猝不及防。
懷東與前線離得不近,並沒有立刻收到敵襲的消息,但懷東城也拉響了警報。
北邊梁王的軍隊兵臨城下。
平洲王大怒,去信問梁王所為何來。西北戰事膠著,不動西北是所有人的共識,平洲王府的態度也一直擺得很明顯,他無心帝位,誰也不幫。
北邊梁王,南邊縉王,目前來看,梁王優勢更加明顯,縉王內部兄弟不和,縉雲軍換了統領後,幾次敗仗,屢次失了守土。
梁王不乘勝追擊,卻來攻打西北,誰都覺得莫名其妙。
梁軍使節送來信件,話語十分冠冕堂皇:迎五公主回朝。
笑話,蕭家都倒了,京城被梁王占了,如今哪裡來的五公主?難不成縉雲軍善待四公主,認可了她前朝的稱號,梁王也想效仿一個?
大家心裡都清楚,梁王是知道蕭柳真正的本事,想要搶人了。
等到魏國突襲的消息傳來,這個猜測就徹底得到了驗證。
西北陷入戰事,懷東軍隊數量稀少,縉雲軍自顧不暇,如今可不就是梁王突襲懷東的最佳時機?
至於魏國為什麼這麼巧這個時候突襲邊境?
平洲王府咬牙:梁王……
對守著西北的所有人來說,最可恨的不是爭來打去陰謀詭計的內鬥,而是勾結外敵背後捅刀的奸佞。
梁王既然能做出這種沒有底線的事,就不配一統天下稱帝。
平洲王知道蕭柳的性子,她若是去了梁王陣營,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以梁王的卑鄙,她恐怕凶多吉少,所以哪怕為了蕭柳本人,他也不會把人交出去。
更何況,西北需要蕭柳,還在前線的伍正言還等著回來見人。
於情於理於公於私,蕭柳都不能走。
然而,平洲王府一日不答應梁王的要求,梁王的軍隊就困住懷東一日不走。
圍城之初,平洲王給南邊晉王去信,但晉王也不是完全可信的夥伴,對方未嘗不是抱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心思,並沒有立刻響應。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