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可世上哪有這樣好的事?什麼都叫你占了……惠妃冷冷笑著走過長廊,今兒是個艷陽天,濃烈的陽光像一根燃燒的火把照亮了惠妃的臉龐,她微微眯起眼睛,享受著臉上有些灼熱的溫度。
胤褆回來時可說了,太子對太子妃的不滿,甚至在康熙面前都表露無遺。他們在回宮的途中,太子與大阿哥陪侍在御駕中,親耳聽見太子氣鼓鼓地對康熙說出:「石氏真應了這個姓氏,脾氣比石頭還硬!行事越發不敬夫君,導致東宮內宅不和。」的話來。
胤褆說起這段事情,不免有些幸災樂禍,還當著康熙的面揶揄太子:「二弟未免性子太過軟和,這福晉就得好好管教,怎麼能縱得她爬到你頭上去?」
這話音一落地,胤褆就被康熙拿筆扔了滿頭墨水,還被他狠狠瞪了一眼。
看著兒子風塵僕僕還穿著甲冑就到自個面前請安,惠妃就點著胤褆的額頭嘆氣:「你也該和太子學學,他可算是把你皇阿瑪的脾氣摸透了。」
太子為何敢在康熙面前這樣說話,這是因為這正是康熙喜歡聽的。
皇上大勝歸來,心情正好,不會計較那麼多。而太子言語親昵,哪怕自己夫妻間的不和都坦誠相對,一副還要皇阿瑪教我的模樣。雖顯得軟弱、沒出息,卻正搔到康熙的癢處——終究還是老子比兒子強,他的兒子果然還是太年輕了啊,還很需要他為他掌舵才是……
而太子故意說石氏的不是,多半還是為了他那寵妾吧……惠妃心裡琢磨著,外頭的人看來都低估了太子對他那程氏的寵愛啊,惠妃嗤笑,太子妃恐怕也沒想到吧?她就是太高傲了啊,照這樣下去,若是日後太子真能登基御極,恐怕學先帝廢后都未可知。
不過這也說明,太子身上又多了道能攻訐的缺口,倒也不是壞事。
再看太子監國時的眾多表現,他對朝臣避之不及,想拍馬屁都找不著他的人,若非如此,明珠也不會想到要用這種法子打擊東宮……幸好,太子還有個性子過剛易折的太子妃。
而太子妃性子裡的弱點,正好被時常進宮為康熙參謀軍國大事的明珠瞧了出來。
惠妃想起太子妃剛接過鳳印的那段日子,她和德宜榮三妃心裡未嘗沒有疙瘩,惠妃很多次都想給太子妃使袢子,但都被明珠阻止了:「不,你要捧著她、將她捧得高高的。」
惠妃的舉動,瞞不過其他三妃,她們也心如明鏡,四人都無需多言,就暗中聯合起來,相互配合得極好……
什麼最難得的將門虎女、什麼都做到最好的皇子福晉表率、又賢惠又孝順,還大氣不善妒,這一年多里,四妃不余遺力地成全太子妃的名聲。捧得她終於以為,這些都是她自個掙下來的,沒有太子的寵愛和權勢滔天的娘家,她一樣立得住。
惠妃在知道她刻意瞞下懷孕消息的那一刻,就不禁笑了出來。
她以為那什麼婦人病的說辭能騙過所有人麼?這都是她們用剩的伎倆!當初她為了保全她的保清,也是提心弔膽了三個多月,直到顯懷才說了出來。她和榮妃都死了那麼多個阿哥,不得不如此,可太子妃心裡想得是什麼呢?
當那個面目十分平常的小太監開始修剪她院子裡那顆四季桂之時,她就知道明珠有信來了,也知道動手的時候到了。
這次,最好的結果便是讓太子妃滑胎,若沒辦成,離間東宮的目的也能達成。而胤禩早就在他們的計劃之中,不論是什麼結局,都是那個要背負一切的倒霉蛋。
至於東宮的嫡子……惠妃如今也不急,她現在年紀上來了,總算能明白明珠為何總是對她和胤褆說的「靜觀其變」與「忍為上」了,放長線才能釣大魚,他們要推倒的是一座被康熙親自壘起來的高山,要耐心、也要時機,決不能著急。
一計不成以後還有一計,惠妃想到她的承慶、榮妃的承瑞、賽音察渾,全都是生下來以後兩三歲病死的。她忍著心中的悲傷想著,活不下來的嫡子,也就不算嫡子了。
何況,誰知道太子妃肚子裡的是男是女?
她剛回到延禧宮正殿,卻突然聽見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是大阿哥身邊的親信太監,他滿臉是淚跪倒在惠妃面前:「娘娘,大福晉方才……方才去了!」
惠妃方才的所有快意全都消失了,雖然她對這個兒媳談不上特別滿意,但也相處了多年,大福晉除了總生不出兒子之外,素無過錯,如今就這麼沒了,惠妃心情也低沉下來。
「來人,我要去乾清宮請旨……」
#
大阿哥府報喪的鐘聲響起時,程婉蘊與太子的車馬正穿過熙熙攘攘的市井。
暢春園距離紫禁城約莫有十幾公里,原本是明朝明神宗賜給外祖父的「清華園」,後來康熙就在這個園林的廢址上修了暢春園,從康熙二十六年陸陸續續修到了康熙三十年,才算基本完工。之後這幾年也是不斷整修增建,直到去年才算完全竣工。
康熙在建這個園子的時候,特意在主園旁邊修建了一個西花園,是專門留給太子與其他皇子居住的。並將西花園湖泊邊上最漂亮的建築群命名為「討源書屋」賜給太子。其他皇子則居住西花園荷花池畔其他南中東西四所,那四所宮殿還沒有名字,且……十幾個皇子擠在裡頭。
就,偏心得很理所當然。
以及,康熙這麼多年下來,給太子題寫了十幾幅御書匾額,其中,太子爺特別喜愛「日知堂」這個題名,不僅毓慶宮淳本殿裡的書房裡掛著,今日要去暢春園,他還復刻了一幅帶著,預備懸掛在討源書屋裡的新書房裡。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