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活字印刷
元嶺縣的人口如今已經比其它幾個縣多了好幾倍,景依也想培養一些人手,將來自己用起來也方便。
在這古代,文人是很稀有的,大部分人是連字都不認識的。
景依讓盧廷傑派人做了一項調查,看看元嶺縣有多少人識字的,一查之下真的很少。景依決定辦學堂, 讓適齡的孩子們讀書識字。
在這古代窮人之所以讀不起書是因為讀書太費錢了,不說學堂的束脩,就是書籍和紙張窮人也是買不起的。
古代的造紙技術很落後,紙張很貴。而書籍一般都是靠人工抄寫,價格更貴。幾兩銀子一本書很常見。
在這樣的情況下窮人根本沒有讓孩子讀書的能力。一個一般的家庭供一個讀書人得舉全家之力。所以說在這古代讀書大都是富人們做的事。
盧廷傑聽了景依的打算說道:「依依,元嶺縣這麼多百姓, 需要讀書的孩子有很多,咱們無法顧全的過來。教書的先生到時不難找,但這是書籍和紙墨筆硯都是很費銀錢的東西, 一般家庭恐怕承受不起。
如果不算束脩,書和紙這兩項是主要花費,也是很高的。很多人家估計連買一本書的錢都拿不出來。」
景依說道:「不就是造紙的技術太落後,生產力太低了嘛?還有書也是靠人工抄寫,所以書才會那麼貴。我會想辦法提高造紙的生產力,還有書以後用印刷技術,比人工抄書可是快多了。
我現在需要懂造紙的工匠和會雕刻的匠人,你幫我找一找。到時候我改進一下造紙的流程,提高一下產量。還有書籍,我準備搞印刷。」
盧廷傑從來沒有聽過印刷,問道:「印刷是什麼?」
景依說道:「我說的是活字印刷。」
說著景依拿出了一塊自己試著做的字模說道:「你看我用膠泥做成了幾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然後按照書稿把單字挑選出來, 排列在字盤內, 塗墨印刷, 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為了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可以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這樣的好處是製作字模容易,印刷速度快,字模也可以重複使用,可以快速的印出大量的書籍,這樣書的成本就下來了,書就可以便宜出售了」
盧廷傑看著景依用刻著反體單字的字模在硯台里沾了一下墨汁然後壓在紙上,拿來字模紙上就留下了一個清清楚楚的大字。
盧廷傑真不知道景依這腦子是怎麼長的,竟然能想出這樣的好辦法,「依依,你這個辦法太好了。用膠泥刻字很容易,在經過燒制後,字模會變硬也不怕用墨水。這樣一來以後書籍豈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而且還非常節省時間。如此一來書籍便宜了,就是不富裕的人家也能買得起了。
依依,明天我就把人給你找來。你弄成了一定先讓我看看。」
景依笑道:「我準備開一個書鋪。以後各種紙張、書籍都可以賣。紙張咱們自己製作, 書籍咱們自己印刷,只要有書稿就可以。」
盧廷傑懷著激動的心情派人先找來了會雕刻的匠人,景依提前把一些常用字都寫了出來,然後讓匠人用膠泥雕刻反體單字。
在膠泥上雕刻不難,會一些雕刻手藝的人差不多都能做到。只是講究字體好看一些那就要求雕刻技術要好一些了。
景依讓人把用膠泥雕刻好的字模拿去燒制,最後得到了比較硬的字模。
燒制好字模,準備好印刷用的其它用具後景依就讓人把盧廷傑給請了過來。
「阿傑,我已經讓人都弄好了,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活字印刷的過程。」
說著景依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融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了。
然後景依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這一版的字就印在紙上了。景依已經試驗過不少次了,印刷起來倒是挺熟練,所以紙張上面除了印上去的字以外很乾淨。
盧廷傑拿著一張印滿字的紙看了半天很激動,「依依,這字模製作起來也不是很難,以後印書豈不是很容易?豈不是想印多少書就印多少書?這可比人抄書快多了。
以後咱們可以多印書,可以把書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賣出去,讓那些學子們得到實惠。」
景依點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以後咱們想印什麼書、印多少都很容易。你看,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然後保存起來以備下次再用。」
景依對於造紙工藝也進行了改進,大大提高了造紙的產量。
隨後景依就建起了造紙作坊,開起了書鋪。
造紙作坊專門造紙。書鋪不但買書,還要印書。因為使用了活字印刷技術,景依他們出書的速度很快,一本書的成本也就大大降低了。景依的書鋪開始賣低價書籍的時候都被搶瘋了。
平時一本書要幾兩銀子甚至價格更高,如今只要幾錢銀子甚至更少,那些平時不捨得買書的書生們可不是逮著便宜的書趕緊買嘛。
景依的書鋪很快就在元嶺縣及周邊幾個縣打開了局面,本縣的人還有周圍幾個縣的學子、書生們都來元嶺縣的遠大書鋪買書。
一些商人也看到了販賣書籍的商機,也會從遠大書鋪採買一些書帶到外地去買。這可比外地的書籍便宜太多了,所以販賣書籍的利潤很高。商人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
有的商人甚至把元嶺縣的書籍等貨物販賣到了晉國。景依開的幾家鋪子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