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整個曬穀場都被圍住了。
聲勢浩大,連學院院長、寧都知府都差點被嚇到,可從來沒見過這個陣仗!
隨著附近村落的麥收逐步推進,武港村白天人越來越多。
即使寧都知府站出來說,會向整個寧都推廣經驗,也有許多人不放心,生怕良種被人提前買走分走。
顧璋他們這些來遊學的書生,還有一起來的夫子、院長,可以稱得上是落荒而逃。
蕭學政原本讓學子去四周村落收麥子的想法,都沒來得及實施。
畢竟要是再不走,恐怕武港村都要被踏平了。
寧都各處,都在豐收。
一匹匹快馬在官道上馳騁,一道道消息被送往府城。
「增產了!」
「慧縣周邊村落,均產2石2斗!」
「寧都梨縣豐收大吉,高產至2石4斗。」
順流而下的船隻,帶來的也是豐收的好消息。
整個寧都府城都熱鬧起來。
甚至即將來到的秋闈,都沒能蓋過去這樣熱烈的氣氛。
顧璋在家裡寫《寧都增產經驗》與《注意手冊》
也不是很厚的書,大約也就平日裡幾篇文章的長度。
即使他寫清楚有關良種、田地、肥料其中原理和作用,怕是也沒幾個人看得懂,要能懂這些,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要麼就要有如燕老一般廣博的見識。
他最後沒找理由搪塞不去遊學,也是想最後在收穫前,親自看一眼田裡麥穗的狀態。
「爹,你再說說,你打春下鄉之後,麥子有多高?」顧璋邊寫邊問。
顧大根用手比劃:「大概這麼高,我不會記錯的!」
顧大根和顧老爺子兩人,面前都擺著家裡自己做的雜嚼,還有一壺小酒,頗為享受。
他們從沒想過,還能有這樣的日子,在外他們顧家名聲大振,走出門去風風光光,這會兒回家了,還能被兒子寫進文章里。
顧大根忍不住瞅瞅顧璋筆下的紙:「這文章,怕是要被不少人讀吧?」
顧璋看他那副有點暗暗期盼的表情,笑道:「那肯定有的。」
顧老爺子笑道:「這寧都上上下下,不都得買一本回去瞧瞧?」
就算不識字的,也怕是要直追著村長屁股後面問,恨不得把全部背下來才好。
「可不止寧都。」顧璋笑道。
秋娘也驕傲笑著道:「別的地方聽說了,能忍住不買一本來瞧瞧?我可不信。」
顧璋也在書的結尾,寫下一句:「寧都經驗僅適用於寧都風土,請勿盲目生搬硬套,減產本書作者概不負責。」
麥收熱熱鬧鬧地持續了半個多月。
顧璋的名氣也在寧都徹底打響。
若走在路上,你問「寧都知府姓什麼?」,怕是十個有六七個都答不出來。
但若想找人打聽顧璋,隨便抓一個人,都能停下來給你嘮一刻鐘。
甚至稍微閒一點的人,能滔滔不絕說一個時辰,都不帶停歇的!
這絕不是誇大,最近寧都府城茶樓生意大好,不知多少人在茶館一坐就是一下午。
這也成了顧家人最近一段時間,最愛的消遣。
日常一家子去鋪子裡忙活。
等忙完了,就一起去各個茶館,要一壺茶、來一份可以磨嘴的小食盤,就能高高興興坐一下午。
顧璋寫完了兩本經驗,難得鬆快,被家人高興地拉著往茶樓的方向走。
顧大根:「也鬆快鬆快,別白日在學堂念書,回來又低著頭寫那書。」
他粗糙又厚實的雙手,搭在顧璋肩上,還順手揉了兩下:「我聽聞城北開了一家推拿館,你有時間去試試,我聽說你們坐著讀書多了,肩膀會難受。」
秋娘也道:「若你一人不自在,就約你同窗一起去。」
顧璋笑得開懷,應道:「好。」
他依稀還記得,在剛剛來府城的時候,都有點緊張擔憂,無論是面對高大的城牆,熱鬧的街道,安靜嚴肅的問心道,甚至手裡有些錢打扮也不錯的府城人,都帶著點不自在和心怯。
即使出去找營生,也是鼓起勇氣往外走,顧大根還想著去城南碼頭賣力氣。
如今完全不一樣了。
王氏和顧老爺子,大大方方走進茶樓,點吃的喝的,不知有多自在,多美。
顧大根和秋娘還能主動喊他去花費不小,還是享受類型的鋪子了。
擱在往日,無論聽說還是路過,怕是都不會多瞧一眼。
等京城的封賞下來,應當會更好。
顧璋唇角都不自覺揚起,他發現家人都有些興奮,問道:「今日茶樓是有什麼不一般嗎?」
「那可不!」顧大根笑得又傻又得意,「茶樓說,從今日起,茶樓的說書先生,要說你的事了,所以我們這不是帶你來聽聽看,有沒有說的不對的。」
顧璋:「……」
茶樓還挺會追熱點。
很快就到了這家茶樓。
說書先生已經開始說了,附近桌子都坐滿了人,甚至還有路邊圍觀的。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央台子上的說書人身上。
顧璋他們穿得樸素,迅速找了一張空桌子坐下來,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力。
連上茶水的小二,都是這樣,手裡提著茶壺,眼睛看著說書先生,挪不開神。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