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2頁

    月色下的她們,瘦弱而無助,眼角靜靜有淚滑落,埋首抽動著肩膀,哭都懂事克制,怕引起旁人側目。

    莫柱子帶著莫貴子走了過來,程子安迎上前,擋住了他的視線,笑著逗起了莫貴子。

    「天色不早了,你們早些回家去吧,我也要回去了。」程子安聽到窸窸窣窣的動靜聲停止,便對莫柱子道。

    莫柱子說好,莫草兒上前接過了莫貴子背在身後。程子安與她們揚手道別,她與莫花兒一同默默走在了他身後。

    莫名其妙的莫柱子,撓撓頭跟了上前。

    程子安頓了下,終是沒說什麼。

    她們送他歸家,這是她們唯一能做出的報答。

    到了程家門前,姐弟四人等到程子安進了院門,莫花兒扶著莫草兒背上的莫貴子,莫柱子跟在最後,結伴離開。

    程子安靜默片刻,轉身進了燈火通明的屋子。

    崔素娘聽到動靜走出來,問道:「誰跟著來了?」

    程子安答道:「柱子他們,說是村裡有狗,怕我打不過,送我一段路。」

    崔素娘說了聲柱子倒懂事,招呼程子安去洗漱。

    程箴在背後道:「放假也不能儘管著玩耍,記得溫習功課,練大字。」

    程子安懶洋洋應了,一溜煙進了屋。

    接下來程箴出面,替莫花兒找了間織坊,收完稻穀之後,跟著織坊一個姓吳的織娘學手藝。吳娘子是個寡婦,膝下無兒無女,見莫花兒機靈老實,對她還算盡心教導。

    莫柱子當了程子安的書童,一個月三百個大錢,四季衣衫,吃在程家,晚上回莫家住。

    莫草兒招婿的事情倒沒有眉目,莫三郎與毛氏商議過,要再留她幾年,慢慢尋摸。

    村裡的人見到莫家變動,議論了一陣。閒話很快就過去了,收了稻要交租,交秋糧。剛收到的糧食,所剩無幾,漫長的冬天即將到來,加上春荒時節,誰都沒心情再談論別人的家事。

    程子安過了一個痛快的假期,除了寫功課的時候,他一看到筆墨紙硯就蔫了。

    假期之後上學,天氣變冷,他跟熊一樣,開始冬眠,成日縮著不動。腦子一同進入休眠期,開始養膘。

    經史難學,以前是純粹的背誦,現在還多了釋義。程子安學著周先生與同學那樣搖頭晃腦讀書,很快就將自己搖得昏昏欲睡。

    莫柱子尚在學《千字文》階段,程子安要等到他寫功課,還得熬一熬。

    章麒程子安辛寄年三人,又成了班中難以撼動的倒數三名。

    幸好程箴沒太多空管他,崔眉娘的夫君孫士明出了孝,來信邀他早些啟程去京城準備春闈之事。

    明州離京城約莫一個月的路程,從明州府坐船到燕州的碼頭下船,再改坐馬車,兩日即可到京城。

    每當春闈大考時,貢院附近的宅子與客棧尤為緊俏,去得晚一些,就只能在更遠的地方去尋找住處。甚至有離得遠的州府,在秋闈之後就即刻啟程進京。

    三年一次的春闈,各地的舉子都會提前趕到京城。參加各種文會,拐著彎打聽主考官,尋找各種關係。

    時光飛逝,一晃又到收稻的時節,明州府開始了緊張的秋闈。

    程箴帶著慶川隨行,與幾個相熟,先前耽誤了一次春闈的舉人,一同上了船,到青州與孫士明匯合進京。

    程箴一走,程子安反倒沒有頭上緊箍咒去掉的輕鬆。

    崔素娘擔心程箴的身體與春闈,他為了不讓崔素娘擔心,反倒比以前要乖巧懂事,在書房裝著學習,再也不出去瘋玩。

    這天晚上,崔素娘與程子安正在用飯,大門傳來了咚咚的敲門聲。

    老張忙去開了門,見門外站著風塵僕僕的崔文崔武,趕緊見禮,驚訝地將他們往屋內迎:「舅老爺快請進來。」

    崔素娘還沒回過神,程子安頓了下,放下筷子起身,道:「舅舅來了,我去看一下。」

    崔文崔武大步穿過庭院,來到了廊檐下,程子安上前見禮,看到兩人心神不寧的模樣,心裡咯噔了一下。

    崔素娘也走了出來,叫了聲大哥二哥,吃驚地道:「你們怎地這時來了,可是有急事?」

    崔文看了眼崔武,喉結動了動,艱難地道:「妹妹,京城妹夫來消息了。」

    作者有話說:

    下一章入v,希望大家繼續支持,無比感謝。

    端午後開文的《穿成大唐名相張九齡的正妻後》,文案如下,求收藏。

    端午節後開文。

    譚昭昭穿成了張九齡的妻子。

    大唐一代名相,著名詩人張九齡,聰慧不凡,風儀無雙。

    自從他去世之後,唐玄宗對新任宰相,總要拿他來做比較:「風度得如九齡否?」

    後世的梅嶺古道上,有座夫人廟,紀念張九齡的夫人戚宜芬。

    南安還有座七姑廟,戚宜芬在戚家女兒中排名第七,又名七姬姑,同樣把她當作張九齡夫人,修了廟來紀念她。

    戚宜芬是張九齡的遠房親戚,如今寄居在張家。

    衰!

    這就尷尬了啊!

    譚昭昭胸無大志,出身名門,有錢有顏,時值武皇與開元盛世前期,風氣開放,對女性很友好。

    遊俠兒俊美,胡姬艷麗,葡萄美酒夜光杯,一日看盡長安花,還要什麼廟啊?

    自認為德行不夠讓人修兩座廟來紀念,譚昭昭選擇和離讓賢。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