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我想把他們結合起來。」
「我們下一個項目可以開發,做居民樓。」
「從建築基材開始,到運輸流程,到建造大樓,到室內裝修,全部一體化,由我們的團隊完成。」
「這樣我們交付的時候就是一個完整的精裝修房間,居民們如果購買了房產,只要自己配齊家具就可以拎包入住。」
「最重要的是,我們精裝修出來的房子,效果和現在存量市場裡面已有的房子都不同,品質將大幅提升。幾乎相比現在簡陋裝修的房子,一看都是質的飛躍。」
「這種產品一定可以吸引大量的潛在客戶直接購買,而不是翻新自己的舊房子。」
陸淮寧聽了,頓時覺得非常讚賞這種思路,從來沒有人做過這種一體化的項目,連省城也沒有。
他又深深的看了許貝朵一眼,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出如此古靈精怪的主意,真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天才。
但是他皺了皺眉頭,隨後反問道:
「這個思路很不錯,很新奇,但是他需要的前期投入資金其實就更大了,風險也更大了,我們怎麼解決資金缺口的問題呢?」
「還有一點,我調研過市場,其實在省城會花錢買商品房的人還是有一部分群體的,他們手中資金比較富裕,然後想大幅度提升住宅品質。」
「但是在縣城,這樣的人非常非常少。大多數單位職工都會分房子,單位分的房子一般都離單位非常近,走路就可以上下班,很多人在單位里工作和生活就是一輩子,不會離開,也不會改變。在那一種社區生活對他們來說在各方面都是最便利的。」
「我們修的房子不可能臨近每一個單位,讓這些單位的人從他們單位走出來,去一個更遠的地方購買房產,我感覺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這一點許貝朵其實有過深入研究。
以前許貝朵剛剛畢業的時候,家裡所有的人都希望她能考公考研考博,總之就是希望她能進入一個穩定的國家單位,端上鐵飯碗。
最重要的是,家裡很多長輩還秉持著以前的老思想,認為一些好單位,不僅能幹一輩子,還能給職工分房子。
只要幹得足夠久,單位就可能會給職工分一套房子,總能排到隊,排到自己。
當時許貝朵畢業之後在省城,算是一個二三線城市,但是房價也已經漲得飛快,普通人幾乎要靠近全力掏空家裡所有人的積蓄,才能買得起一套小小的商品房。
那個時候許貝朵就研究了一下,如何最低成本獲得一套房產。
單位分房子的事情她就曾經深入研究過。
許貝朵也想過,如果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並且是單位分的,不用花錢就能住,那也挺好的。
所以她研究了一下,究竟哪些單位還可能會分房子。
這一研究,可就有意思了。
原來,在九十年代之前,絕大多數單位都會依次給職工分房子。
而且單位分的房子一般都在單位的家屬院內部,條件差一點,就是大院和平房。條件好一點,就有一些設施還不錯的樓房。
而且九十年代左右,人們如果是有正式工作的,大部分都不會想著去買房。
不光是公職單位,還有一些國企也是會在自己的廠房內分房的。
每個人都會按照資歷來排隊,只要年紀大熬的久,肯定能等到房子。
所以即使九十年代初,市面上出現了少量的商品房,基本也是無人問津的。
大家又不傻,排著隊等一等就能免費得一套房子,誰還會花錢買,當那個白花錢的大冤種。
但是有趣的是,事情也是從九十年代左右變化的。
漸漸的,沉重的分房措施,這種福利已經是國家和各個單位都承擔不起的成本了。
建築是需要成本的,不可能永遠免費。
各個單位的運營收入,也不能永遠是理想的。
當沉重的分房福利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每一個單位身上的時候,一切就漸漸的改變了。
其實現在已經有一些端倪了。
比如許貝朵現在所在的學校,許多年輕職工都住在教職工宿舍裡面,他們還喜氣洋洋的等著分配房子。
但是許貝朵看過行政登記記錄,學校每年分房的名額是越來越少了。
而且能分配的房源也越來越少了,並沒有修建新的。很多資歷比較老的教職工,也還沒有排隊熬到。年輕的就更不用想了。
師範每年都擴招,每年新分配進來的教職工數量也越來越龐大。
蛋糕並沒有越做越大,但是分蛋糕的人卻越來越多。
上級單位也在漸漸的鼓勵可,各個單位的分房進行市場化改造,比如可以分房子,但是不是免費分,由員工自己掏出一些建築成本來,一起平攤。
這些政策推進的並不順利。
比如前一年一些老員工免費就分到了房子,可是下一年單位卻要求排隊的人出一些錢,這個大家自然不願意,於是遭到了很多反對的聲音。
分房子也會造成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有的人分的房子朝向好,全屋向南,每天各個時間都可以曬到太陽,通風採光比較好。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