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冼如星不太喜歡麵食,只吃了兩口就放下筷子。
這個時代的說書並非後世那般,有張桌子有個驚堂木就能開始。明朝的說書人技能很多,不光嘴上不停,手裡還彈著三仙,右腿上綁著「刷板」了,算是一種打擊樂器。每到情節激盪處,弦音.板音.人聲三者合一,噼里啪啦好不熱鬧。
不過讀者的努力顯然不能掩蓋情節上的無聊,可能是寫書人不敢說朱元璋鳥盡弓藏,誅殺功臣,所以最後幾個大臣的去世都只說他們在人間功德圓滿,被上天召回去了。
原本冼如星對此不太感興趣,然而突然注意到身邊朱厚熜在聽到此言後神色流露出嚮往,頓時心中一凜。
要知道,對於嘉靖皇帝,迷信堪稱他的靈魂底色。從小在父親的薰陶下,連三字經都沒背明白就會背《南華經》了。而也正是依託這一點,冼如星才能順利走到今天的位置。
不過信教是小事,沉迷此道卻是要不得,為了防止其漸漸滑向歷史,冼如星立刻開口,從文筆情節再到思想深度,將《英烈傳》狠狠批評了一頓,並且表示好看的小說有的是,這低配版三國不看也罷!
話音剛落,就聽不遠處一桌傳來道男聲:「小娘子好大的口氣,我郭勛就不信你能找到比《英烈傳》更好的書!」
聽到這個名字,冼如星一時之間怔住了。
武定侯郭勛,乃開國名將郭英的五世孫,洪武時期封賞的勛貴剩不了幾家,武定侯就算一個。不過因為遠離朝堂中心,武定侯府上這些年已經很衰敗了。
之前冼如星曾跟嘉靖一起商量著扶持勛貴,結果在徐光祚處折戟沉沙,最後挑挑揀揀,她推薦了武定侯。
選擇他一來是因為其家族沒落,真起來了只能死死依附皇權,二來郭勛本人也有些才幹,之前在兩廣立過軍功,最主要當時張璁上書罵楊廷和的時候還暗搓搓附和過。所以最後將他提到京城裡給陸松打下手,一起坐鎮團營。
他怎麼在這兒呢?冼如星不解,還是鄧十一小聲告知道:「坊間傳聞《英烈傳》就是武定侯找人編著的。」
冼如星恍然大悟,她就說呢,為什麼書里朱元璋每次上戰場郭英都要替他擋刀!雖然郭英確實是侍衛出身,但也不至於直接變成替身使者吧!
想到這裡,冼如星有些哭笑不得,感嘆郭勛真是個人才,這種拍馬屁的方法都能想出來。假如沒有她插嘴,估計其一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一定會直線上升。
自己說的話,確實是有點冒犯了,於是轉身對郭勛道:「方才小女無狀,還望公子莫要見怪。」
郭勛這一陣子春風得意,今天休沐,想著來茶館聽聽自己的得意之作,剛坐下就聽到有人詆毀,頓時忍不住譏諷。
然而看到那人的第一眼,便呆在原地。
為避免引人注意,冼如星沒穿道袍,只做尋常女子打扮,還梳了個如今最流行的挑心髻,未著粉黛就那麼坐在那裡,端得是山眉水眼,閉月羞花。
因為冼如星刻意遠離兵權這些敏感的問題,兩人還並未見過,所以郭勛不知眼前這位女子就是決定自己命運的人。他只覺得自己心臟仿佛被擊中了,見對方還笑了一下,腦海中第一個反應就是:她心裡有我!
郭勛自認長相英武,再加上出身高貴,也沒什麼可怕的,遂自信上前,對著冼如星道:「無妨,一本雜書,博小姐一笑也好,在下郭勛,京城人士,這幾位可是小姐家人?」
此言一出,瞬間滿室寂靜。
黃錦.鄧十一震驚地望著他,楊一清眉頭緊皺,而背對著眾人的朱厚熜面沉如水。
冼如星:……嗯?
……
如果說這一陣子朝中誰過得最不好,那內閣首輔楊廷和絕對算一個,原本是想最後幫著大明文官們爭奪些話語權,結果遭人背刺不說,還連累得好友毛澄貶官被罰。最後曾經指著鼻子罵他的小輩張璁竟然也被調了回來,屬實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過對於這些楊首輔卻好像都不在乎,照樣工作生活,甚至還寫詩讚嘆了御膳房做的那些新吃食,不得不讓人感嘆,養氣的功夫實屬一流。
楊廷和如此也不是裝的,他就是真的不在乎。活到這個份兒上,權力.名望.財富……這些他通通擁有,而且還達到定點。在解決了正德留下弊病後,更是連政治抱負都實現了。反正依靠著幾十年的功勞,皇帝也動不了他,所以還不如放下心來享受人生。
不過他不在乎,他兒子卻在乎。
要知道對於楊慎而言,父親從小在他心中就是完美的。他所有的努力與堅持,都是希望能得到楊廷和的肯定。所以當父親在旁人那邊受了委屈,比殺了楊慎都難受。
多年的忠君愛國思想教育使其無法去責怪皇帝,所以這份恨意自然便轉移到了另一個人身上——張璁。
是的,在楊慎眼裡,這姓張的就是靠著逢迎拍馬,踩著他父親上位的小人!不僅當眾給楊廷和難堪,還蒙蔽聖上,堪稱朝廷禍害!他爹一心為了大明,打從他有記憶起,便只能看到他困頓勞累的背影,張璁為了上位,不惜構陷忠良,此等奸人,自己怎能饒了他!
楊慎出生那年,楊廷和就已經是翰林院修撰,之後仕途更是如開掛般順風順水。他從小長得玉雪可愛,又極為聰明,遇到的大人都寵他寵到極點。當時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第一次見到小楊慎頓生一片愛才之心,竟不顧避嫌破格收他為關門弟子。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