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如果有人依舊按照原來的題目答題,就能確認對方參與舞弊。
殿試的答卷,將會是無可辯駁的鐵證。
第77章
御史大夫聽得出來, 太子這是要對付蘇丞相。
還要拉他入伙。
他似笑非笑地看了眼上官遲:「你年節的時候,連頓飯都不願意來我府上吃,我還以為你知道太子府是龍潭虎穴, 不願意連累我們。結果是自己上了賊船, 怕叫我們知道。」
謝氏跟上官遲的父親重泉候私交很好,所以上官遲不僅是跟謝攸一起長大的,也是他們這些長輩看著長大的。
孩子啥樣,他們心裡都很清楚。
上官遲嘿嘿一笑:「太子殿下做事很有趣,脾氣壞點兒,但是心腸不錯, 跟著殿下做事挺有意思的。」
他緊接著又勸了句:「伯父!之前柳大人的事情, 蘇丞相他可是狠狠地打了您的臉, 現在有機會翻案,您應該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吧?」
御史大夫笑了聲:「你揣測人心的本事見長。」
他最近確實對蘇丞相有些看不慣。
準確地說,他一直看不上蘇丞相。
在蘇丞相之前, 盛國的丞相大多都出自謝氏或是陸氏,即使是落到別人手中,也都是世人公認的大才。
到他們這一輩,先帝給今上定的丞相原本是陸流的父親。
結果陸流他爹這丞相沒當幾年,就被皇帝用「沒有立下大功, 有違先帝期望」這種離譜的理由給撤了。
就為了給當時依靠揣摩上心,阿諛奉承而一路青雲的蘇丞相讓位。
氣得那老傢伙直接辭官回鄉,他也走上了裝聾作啞的道路。
考慮到不能同時得罪陸氏和謝氏, 蘇丞相這些對他還算尊敬,沒拿他做過文章。
結果現在權勢不如以往了, 反倒敢把科舉舞弊這種要被天下人唾罵的名頭安到他屬下頭上。
科舉可是他主理,安排人去乾的。
就算罰的是別人, 不明真相的百姓還不是要覺得他才是罪魁禍首?
謝氏世代清流,斷斷受不了這樣的污衊。
所以,就算是被太子當了槍,這一次他也得出面。
御史大夫:「殿試的題目在鎮紙下面壓著,你等我片刻,我將新的考題交給你。」
上官遲挑眉:「看來您也早有準備啊。」
然後被尺子抽了一下,抱著頭躲到邊上去。
午前,蕭雲看到上官遲帶回來的兩張試卷,有些好奇地展開來看。
殿試說是考時政,但介於現在的皇帝是一個聽不得別人說不好的昏君,出題時會避開當朝的一些政策,而是出一些沿用至今的國策,讓考生討論利弊,提出建議。
原本的題目是:「癸卯年春,上以秋鴻為相,行仁政……冬月初三,廢醢、刳、剔等死刑,許以絹贖死。」
蕭云:「蘇丞相那老東西,該不會是想在『贖死』這上面做生意吧?」
她想到和珅以及乾隆朝後期的貪污腐敗。
和珅規範和推行了一個叫做「議罪銀」的東西,這玩意兒可比贖死的規定更加惡臭,允許犯罪的官員花錢贖罪,只要把錢交上,就能降低懲罰甚至是免於問罪。
可以說是在鼓勵官員貪污。
蘇丞相真是嫌他們亡國亡的不夠快。
上官遲:「丞相大人還是這麼喜歡做一舉多得的生意,我都沒想到他還能順手做這件事。」
蕭雲也嘲諷地說:「想來,他要是真辦成了這件事,父皇該很高興的。」
「所以要在他開口之前,先把他的嘴縫上。」
兩人意見達成一致。
繼續看御史大夫出的題目。
「癸丑年,秋鴻被復立為相,行仁政……冬月二十三,廢脯、焚、剖心等死刑,再廢醢、刳二刑,與眾臣議贖死之罪。」
秋鴻是癸卯年第一次被任命為丞相,推行仁政廢除死刑,又搞出來可以用絹贖死的規定。
結果接下兩年內,就有多起性質惡劣的罪案,犯罪的團伙或犯人都把贖死的絹一交,免除死刑之後蹲大牢,在第三年天下大赦的時候風光出獄,準備再次犯罪。
惹得民憤滔天,朝廷動盪。
當時的皇帝不得不罷免秋鴻,廢除他有關死刑的一系列措施,不過心裡還是沒有忘記對方,七年以後,再次任命對方為丞相,繼續推行仁政。
這一次,秋鴻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雖然依舊廢除了一些殘忍的死刑執行方式,但對於「以絹贖死」有了更加謹慎的態度,找了其他的大臣一起商議哪些罪名可以贖死。
也規範和限定了用於贖死的絹的品種和流通範圍,將它限定為士族專享的特權。
因此,這一次的推行十分順利。
兩道題目看起來差不多,但第一道題偏向於「贖死」的利,第二道題偏向於「贖死」的弊,和嚴格規範相關規定的必要性。
內核完全不同。
蕭雲感嘆:「真不愧是謝大人啊。」
這水準,這記性,她手底下的人加一塊都比不上。
放著這樣的大才當擺設,任用聽信蘇丞相那種人,皇帝果然是大昏君。
感嘆完,她將筆塞給上官遲:「你給改改,儘量使兩個題目句式和大部分的字都相同。」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