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幹了這種事被發現,他這一輩子算是到頭了,不如拉個墊背的。
溫親王似乎還有什麼僥倖或是顧慮,並未供出其他同夥,而是聲稱自己此舉只是懷疑新帝毒害先帝,為了引起大家的懷疑才出此下策。
蕭雲冷笑一聲:「僅僅是懷疑,就對父皇的遺體下此毒手?皇叔這話說出去,不怕別人笑話?」
說完,她又十分動情地說:「朕自小就受父皇寵愛,少年時便被封為宸王,之後又被封為太子,監國的日子說來也不短,為何要害父皇?」
周圍的人雖然覺得她的表演有些浮誇,但也覺得很有道理。
新帝現在有多忙,朝野上下都有目共睹。
之前也沒跟皇帝差多少,幹嘛想不開要這麼早登基?總不能是被催婚催得想守孝吧?
溫親王見自己挑撥的話沒有起到作用,也就閉上嘴保持沉默。
蕭雲見狀,說:「此事還要多謝皇姐及時察覺,也多虧你果斷地將克親王控制起來,其他人都在邊上,竟一個發覺的都沒有,實在是令朕失望!」
隨即將調查內情的任務交給新朔公主,然後讓其他人趕緊把先帝的棺材換了,趕緊出發。
再不去,可就真的誤了及時,要改天再出殯了。
她可遭不住來第二次。
這一次非常順利,他們趕在吉時之前抵達了帝陵,並且由國師主持儀式,順利地將先帝的遺體送進了主墓室。
但在去附近的墓室走祭奠流程時,長明燈突然倒在地上。
本該是玉石製作的燈盞在地上靈活地跳動了兩下,才一路滾到牆角。
蕭云:「……」
這琉璃仿玉石質量怎麼這麼好!
她立刻變了臉,搶在別人說話先前先道:「這裡的白玉長明燈怎麼會這樣?」
沒人敢說話。
「是監守自盜,還有有人故意這麼做?想要引起誰的懷疑?」
經過她的提醒,眾人想到溫親王之前試圖讓國師離開皇陵的事情。
既然能夠「我下毒以令大家以為新帝下毒」,那為什麼不能「我偷換東西,讓大家以為是新帝乾的」呢?
除了蕭雲和看到她帳目的人外,沒人覺得新帝會缺錢。
新帝在登上太子之位前就獲得了首富楊氏的支持,這要是缺錢,他們就都是喝西北風長大的。
見自己甩鍋非常成功,蕭雲立刻就打算按死那倆人,從而定性這件事。
新朔公主的進度也非常快。
在她潦草地走完所有流程,回宮歇息後的第二天,這件事就被查得明明白白。
溫親王確實是此次事件的主謀。
克親王是被他慫恿,相信了那句「我們只合作將新帝拉下馬,當皇帝各憑本事」,從而配合對方的行動,並不知曉全部的計劃。
除了他之外,溫親王還串通了幾位宗親,聯通一些對新帝不滿的官員,還收買了幾位朝廷要員。
看起來人數眾多,實際上都是一群不得重用的傢伙,想要藉此將朝廷重新洗牌。
結果是直接讓蕭雲將他們一網打盡。
蕭雲一邊快活地在奏摺上寫「斬立決」,一邊在心中感慨:怪不得原著里的晏憐劣跡斑斑,但每一個被他投靠的人都會忍不住重用他。
太貼心了。
還積極,做事手腳也極為乾淨。
都不用勉強廷尉府的人銷毀某些不利證據,或是隱瞞部分口供。
任誰都看不出來這事兒是他們這邊的人挑起來的。
一下子少了兩位親王,宗室的人都跟鵪鶉似得不敢抬頭,新帝說什麼就是什麼,生怕自己說話大聲了被認為是對天子不滿。
新朔公主就任宗人令一事,只是惹得朝臣反對了兩句。
但也沒用。
畢竟宗人府管的是蕭氏的事情,人家蕭氏沒意見,他們沒立場聲討什麼。
晏憐也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努力。
或者說,他早就在第一階段時,就開始為蕭雲造勢,增加她的威望與擁護者人數(指把不擁護的人噶了)。
有句話叫做「強者從不抱怨環境」。
如果覺得環境太惡劣,那就是不夠強。
只要擺在所有人面前的皇帝人選只有蕭雲一個人,別說她是個女人,她就是個鬼,朝臣都會閉著眼睛夸「陛下統領陰陽兩道實在是空前絕後的帝王」。
可能的皇位繼承者已經被幹掉了。
下一步就是讓大家相信沒人能做的比當今天子更好。
所以晏憐特意在午休期間去跟內閣首輔談了心,提醒對方「令公子還在外頭遊蕩」「令侄跟謝二公子還有場棋沒下完」「你還記不記得太子當初去湘州的時候到哪兒哪兒晴」。
第一句話提醒對方要儘早矯正兒子不搞正經事的問題還得看天子。
第二句話提醒對方朝上可還有御史大夫跟他兒子,你們不趁著他們家還沒徹底下場表忠心,是打算之後承認不如謝氏,給他們家打下手嗎?
第三句則是暗示對方要怎麼表忠心。
陸老爺子聽得分明,但什麼也沒答應,笑呵呵地將人送走。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