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哦?」齊祿高高挑起眉,「真是巧了,本將軍與你同名。」
「是嗎?那可真是有緣,在下敬將軍一杯。」
「不急。」
齊祿喊來掌柜,上了一桌好菜。
兩人推杯換盞,聊起彼此工作打拼的經歷,雖說一文官一武官,但職場人情都是一樣的,十分有共同語言。
兩人很快就跟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一樣要好。
齊祿更是打包票地說:「不就是個主簿嗎?我給你想辦法。」
「多謝齊大哥。」陸流面露驚喜,又佯裝為難地說,「只是我已經得罪了紅雲教,若繼續留在縣城裡,恐怕會被報復。」
「這也好辦,你不在縣衙幹活就行。」
齊祿大手一揮,也假裝替他著想,說出自己的目的:「你跟我回東水關(他們駐守的邊關),主簿的俸祿你照領,平日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出門我給你配護衛,不會有不長眼的人敢傷你。有什麼事呢,也可以派人過來傳話。」
陸流看起來感動又欣喜。
心裡也是高興的。
這波家道中落懷才不遇+得罪本地另一大勢力的操作,就是東武王來了,也會覺得他走投無路。
而有野心的人,總會為自己「慧眼識英雄」而得意,不去懷疑對方的忠誠。
除了他設計而來的信任,能直接去對方大本營,長期跟在對方身邊也是意外之喜。
齊祿肯定是在平渠縣經歷了什麼,才這樣急需一位軍師。
謝大公子找的這姑娘本事不賴啊。
帶著人離開縣衙的林二發出與陸流相似的感慨。
好厲害的本事。
他家少主要是能學到女公子的三分心計,日後回到夜國也將會是碾壓一般的存在。
經此一事,他在紅雲教里是徹底站住了腳跟,不說今天救出這麼多教眾,便是為了繼續跟齊祿搞好關係,教主也絕不會虧待他。
蕭雲如果有系統,此刻便會收到聲望值不停上升的提醒。
但她收到了事情全部辦妥的消息。
她很是滿意地點頭,覺得有這幾個二五仔的存在,東武王一時半會兒掀起不了多大的風浪。
她也是時候啟程,去下一個地方看看。
去隨郡要經過州府,算算路程和時間,到州府的時候正好是小年那天。
在那裡整頓下和州官場,然後就地過年好了。
打定主意之後,她詢問了謝攸之後的打算:「伯珩要趕回去過年嗎?」
謝攸搖頭:「不能將三弟帶回去,我也不好意思見四叔四嬸。」
「那一起留在和州過年吧,屆時我派人將三公子綁到州府去。」
再加上楊虞和夜無明,家人的氣氛一下子就有了。
完美。
第66章
和州這麼困難, 天災負一部分責任,東武王擔一部分責任,州府的官員占一半責任。
那個瞞報災情的刺史足夠傻逼。
但卻是如今官場的常態, 百姓的生死對官員來說, 完全沒有自己的烏紗帽和前途重要。
天災發生,要治理是很難的,很可能吃力不討好。
還不如假裝無事發生,給上頭塞點錢就假裝歲月靜好。
蕭雲用計幹掉了和州前刺史,又拿捏了現任刺史的把柄,確實成功為她治理和州災情提供了有力幫助。
但並不能認為州府的官沒有問題。
笑話, 頂頭上司都是那種人了, 下邊的人能幹淨得了?
她也沒有要翻舊帳的意思, 但若是有人還有繼續魚肉百姓的苗頭,她得將對方連根拔起。
最差也要殺雞儆猴,以免她離開這裡之後, 和州又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蕭雲在馬車裡鋪開地圖,講述和州的官場構成,其間由謝攸補充和糾正一些細節。
朝廷規定,一州刺史,必須是由皇帝親自委派的外地人, 並且要跟本地世家沒有姻親關係。
這是為了防止地方脫離中央的控制。
但其實效果並不怎麼樣,因為刺史的副官,一州別駕大多是本地人。
盛國一共有九個州, 其中就有八個州的別駕是本地人,這八位別駕中, 又有五位出身本地的望族,而另外三位, 則是望族資助的門生。
官員體系里更是有大量的本地人。
盛國科舉制與舉薦制並行,但皇帝不耐煩搞殿試,對科舉選拔出來的寒門子弟也沒什麼關照(家裡窮,不知道要當多少年的官才能在抄家的時候有足夠的收穫)。
所以大部分有實權的官員都來自世家。
和州的情況也是如此,只是不像翰州和湘州那樣,有為首的世家,其餘世家相安無事,共同發展,和州世家多是彼此競爭的關係。
和州排頭的四個世家分別是現任刺史背後的魏氏,現任和州別駕身後的王氏,浦郡嚴氏,歷縣葉氏。
魏林因為配合太子行動,破例當上刺史,對族人還算約束。
而一直跟魏氏打對台的王氏則小動作不斷,試圖找到魏林的把柄,將其拉下馬。
嚴氏隱隱站隊了魏氏,葉氏則保持了明面上的中立,隨時準備投資更有前途的那一家。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