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蕭雲很快將太子府的內捲風氣擴散過去,提倡996,鼓勵007,當眾嘉獎業績突出的下屬。
換做現代,她不至於這樣。
但是放到古代,這些吃足時代紅利,站在特權階級里的官員,就算是勞累至死都不一定能償還他們身上的罪孽。
政治資源畢竟是有限的,機要官員就那麼多,有了十一皇子和言親王府勢力的支持,再加上已經滑跪蘇丞相和原本就站蕭雲的人,蕭雲對朝堂的把控已經達到了令行禁止的程度。
啃下言親王府這塊硬骨頭,宗室的其他人也非常識趣地表示了對皇室的忠誠,表示自己願意為國家出一份力。
蕭雲的集權計劃告一段落,隨後,她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應對即將到來的接連天災和動亂之中。
之前就有做過預防措施,但有些事情,不是預防就能阻止的。
在緊張之余,她還跟對象開起了玩笑:「太子殿下日日為缺少人才而長吁短嘆,要是陸氏願意歸朝就好了。」
這裡的歸朝,指的是歸順朝廷的意思。
別看現在陸家還有人在當官,但真要有什麼事情,別說出力,不拖後腿就算不錯了。
謝攸:「這恐怕是一時難以做到的事情。」
皇帝當年跟陸氏鬧的那樣難看,陸氏近兩代都不會想著真為皇室效力。
喊他們謝氏入朝還容易點。
蕭云:「你說得對,但倘若陸氏陷入無法抵擋的災難中,他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謝攸以為她是在開玩笑,有些不確定地抬眸與她對視,臉上的淡笑突然消失。
「湘州真有大難?」
陸氏如果遭受無法抵擋的災難,整個湘州都不會好過。
蕭雲望著天說:「說出來你很難相信,秋冬季為枯水期,湘州卻要發洪水了。」
要不咋說寫作沒有門檻呢,這劇情都能整出來。
原著里,盛國的兩大世家,謝氏對宗室失望,前期明哲保身,後期因動亂而選擇支持男主登基。
陸氏則是被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洪水害得自顧不暇,近千年的世家,子弟流離各處,再無湘州陸氏。
僅有陸流在劇情中占有一席之地。
湘州作為盛國最富裕的一州,也因此元氣大損,無法再供給國庫。
盛國的軍備一減再減,最後完全無力抵擋夜國軍隊。
比較棘手的是,這場洪水被提及的篇幅比息州的旱災還少。
就類似於「xx年,湘州水患,死者逾十萬」這樣的描述。
她從年初就開始等。
警惕地過了冰融的春季,提心弔膽地過了雨水充沛的夏季,現在秋季都要結束了,湘州才發現水位有上漲跡象。
「國師觀天象而得的預告,湘州將有百里的土地陷入洪流,萬民溺於水,死者不見骨。」
第124章
蕭雲的形容, 讓謝攸的表情徹底慎重起來。
他可以不喜歡國師,但對國師的話不可能不重視。
因為國師每一次做出的預言,都得到了實現。
去掉一些關於因果玄學的預言, 也還有許多關於天文地理的預言。
至今為止, 國師祈雨成功十七次,預測流星十二次,日食一次,河水改道兩次……
如果他沒有勸皇帝修仙,忽悠皇帝給自己搜羅天下奇物,在宮中大搞研究。
他或許會成為一個名聲很不錯的國師。
蕭雲時常對國師的博學感到好奇——知識在哪兒學的?以前是干什麼工作的?今年到底幾歲?
遺憾的是, 這些都無人知曉, 說明它們都是國師的秘密。
為了她和師尊之間的感情, 她暫時還是不要試探的好。
不管這一身本領從哪裡來,都不妨礙她以此為藉口,下達政令, 讓湘州立刻準備防災措施。
說來難過,朝廷對湘州的掌控度僅限於湘州每年給朝廷納稅,真有什麼政令發過去,那邊都是選擇性聽取。
皇帝十年間換了五個刺史都沒改變這個現狀。
足見世家的強橫。
也正因如此,蕭雲只能在徵兆開始的時候, 才能啟動某些程序。
正在湘州的上官遲此刻應該已經收到她的傳信,十七公主和君千顏也在趕過去的路上,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謝攸沉思片刻, 望著蕭雲說:「我恐怕要去一趟湘州。」
謝、陸兩家雖然多代都是政敵,但是站到他們這個高度的, 本質上是同一類人,既然是同一類人, 就會去維護彼此的利益。
如果陸氏敗落,對謝氏來說也並非是好消息。
反而會逼得他們不得不面對一些情況,無法在混亂的局面中獲得平衡。
而且湘翰兩州接壤,湘州受難,翰州也很難不被影響。
他對陸氏那邊的情況也比較了解,知道朝廷想要插手湘州的情況會有多難,所以決定親自走一趟陸氏,去勸說陸氏的當代家主。
蕭雲故意用可惜的語氣說:「殿下已經派了其他姐妹去湘州,我恐怕暫時不能過去。但湘州距離京城很是遙遠,我猜殿下之後八成要覺得消息傳回,政令傳達的速度太慢,會親自去湘州,屆時我再請求隨行。」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