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高雪婷:「和轉移風險?」
陸柚很樂意用前世的那點兒小經驗拋磚引玉:「如果是讓他們自己拿著吃完了下來拿玻璃瓶裝,那我們就得隨時備著新鮮的下飯醬。我們本來就做得大量,可這並不意味著每天都有固定的顧客來購買,所以必定有一部分會因為儲存而損失。可如果我們直接熬好了後裝好一瓶瓶的下飯醬,那麼分裝密封之後,下飯醬的保質期就會延長很久,在此期間顧客們拿著之前吃空了的玻璃瓶來,我們直接帶著未開封的密封玻璃瓶下飯醬給他們,不僅顯得乾淨利落,而且[未開封]還可以作為感覺無污染染的賣點。」
高晉年也在一旁補充:「分裝到玻璃瓶里密封,不僅你們柚子哥輕鬆不用時時刻刻去做醬,而且也方便我跑長途的時候去推銷——說是可以玻璃瓶抵扣現金,但玻璃瓶本來就易碎,而且還可以盛放其他的食物,所以真的能拿著來抵扣的不到七成。」
這是高晉年從黃桃罐頭上統計來類比的數據,更何況他們這個下飯醬的玻璃瓶是圓柱形的,比圓乎乎矮胖矮胖的黃桃罐頭要更適合放東西和夾出來,用處更大。
畢竟他們剛拿回來的時候,桂芬嬸就愛不釋手,掏錢買了好幾個空罐子拿回去。
這種罐子先說市面上買不買得到,就算有,價格也不會比他們拿批發價的便宜——畢竟按照顧客們一個空玻璃瓶可以抵扣一角錢的價格來說,這增加扣減下來,不就相當於他們一角錢就買到了個挺能裝的玻璃瓶了嘛!
第112章 1981-13
雖然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但顧客們只要覺得自己是「占了便宜」,那就沒問題了。
所以會有顧客買了下飯醬後回去留著玻璃瓶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而且因為這玻璃瓶方便且「價格低」, 家裡估計不止會備一個。
所以無論是為了拓寬銷路還是方便他們製作和售賣,陸柚和高晉年都只選擇了空玻璃瓶抵扣優惠這一個方案。
陸柚和高晉年都是做了決定後立即行動的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貼有「一品鮮下飯醬」標籤的玻璃瓶就擺在了小飯館和高晉年車子裡。
並隨著顧客們的口口相傳傳逐漸讓更多的人品嘗和喜歡。
忙碌的日子過得飛快, 等到等桂芬嬸找到他說邀請幾天假回去農忙的時候,陸柚才恍然反應過來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農忙時節。
落霞村的農忙一年中有兩次,本地人為了區分都稱作「小農忙」和「大農忙」。
小農忙就是指勞動節前後, 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割油菜籽和水田插秧。
油菜籽是落霞村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油菜長到最後成熟的時候有兩米左右高, 油菜杆至少有兩個指節粗壯, 而且非常的有韌勁,必須要用鐮刀才能割斷。
從底部貼近土地的高度割斷油菜後, 便運回壩壩上暴曬。
油菜莢和水稻不一樣,水稻脫粒是抱著一捆一捆的稻穀在伴桶里摔打, 只要力氣夠大,基本上能脫粒乾淨, 但想要獲得油菜籽必須在地上暴曬。
如果陽光夠猛夠烈, 還能看到油菜莢當場「嗶啵」一聲爆開, 裡面的油菜籽蹦跳出來的場景。
不過這種情況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所以為了提高效率, 村民們會用一種叫做[連蓋]的工具促使油菜莢快速爆開。
所謂的[連蓋]是一種由竹竿和竹片連接起來的竹排組合。
使用[連蓋]時, 需要兩隻手一起用力,隨著手臂起伏旋轉運動, 將[連蓋]高高舉起,然後用力往前甩打,如此反覆多次,只聽得壩壩上一片連綿不絕的噼噼啪啪聲,是[連蓋]甩在油菜上的聲音,也是油菜莢被打爆後的聲音。
油菜莢很小,大概大拇指長兩毫米粗,裡面是針尖大小的油菜籽,黑黝黝的。
這些不起眼的小油菜籽一粒粒的匯聚起來,可以在榨油坊里變成金黃的菜籽油。
油菜籽爆出來之後,村民們就會用竹犁耙一排排地掛過去,那些破開的油菜莢殼便會被耙走,和油菜杆一起作為柴火。
耙走了油菜莢後,壩壩上就只剩下混了少許莢殼碎、小石頭的油菜籽。
這些油菜籽還要再經過一兩日的暴曬,將油菜籽里的水分儘可能地曬乾,才會用掃把撮箕收拾起來倒在籮筐里,然後一挑挑地交公。
因為油菜籽是經濟作物而不是糧食作物,所以現階段村子裡的油菜籽是全部交公的。
如果需要油,只能拿著油票去供銷社買——當然,因為交公了,所以會根據工分分配不同份額的油票。
另外,被榨乾了大部分油脂的油菜籽渣渣會在機器里壓成兩到三毫米厚的長塊,被稱之為「油餅」。
這種油餅肯定不是人能吃的那種,但卻是相當難得的肥料原料之一,所以也是收歸起來,如果需要油餅拿回來發酵肥田的,也是需要由生產隊去申請分配安排的。
至於水田插秧,就要簡單一些。
不過所謂的簡單並不代表輕鬆。
稻穀出芽育苗後要分苗,灌滿了水的水田一腳踩下去,渾濁的泥水會直接淹到小腿肚。
這時候也沒有什麼塑膠筒靴,都是光溜溜赤腳夏天。
腳底板直接接觸滑溜溜的淤泥,感受著淤泥從腳趾縫裡「哧溜」「哧溜」地被擠出來的酸爽感也就罷了,最讓人煩惱的還是隱藏在水田裡防不勝防的螞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