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你這麼通透的人,不管是在廠里工作,還是和朋友,甚至去省城,大家都說你周到,細心,說你好,說你來往自如,怎麼放到家中,就開始意氣用事?」
越是認識楊媛,李明宇就越能感覺到她身上這種奇妙的違和。她在外辦事,總是遊刃有餘,給人一種超乎年齡的成熟,不管是面子裡子,哪一方的都能照顧到,最後還從不會讓自己吃虧。可以說要是不看她尚且青澀的面孔,楊媛的辦事風格總是會讓人忽略她的年紀。
但對待家人的態度上,看她最近行事,和陸陸續續聽到的之前楊家發生的事,李明宇覺得楊媛有些擰巴。在幫家人對外處理事情的時候,她做的也挺好,但處理內部,比如在和父母間的事情上,她卻總是以情義為主導的多,
說直白點,就是處理其他事的時候,她都條理清晰,有腦子,但尤其在和父母間的事上,她大部分隨情緒走,腦子就擱置不用了。
李明宇也是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想了很久,發覺到她這一點後,覺得神奇又疑惑,為什麼一個人身上,對內對外有這麼巨大的反差呢,想想楊家的環境和楊家其他孩子的性格,為什麼會養出這樣內外風格不同的楊媛。
倒不是好不好,因為這種反差也是楊媛整個人一部分,也是她獨特之處。就是這種內外差異,讓他好奇。
李明宇當然不會知道,甚至可能楊媛自己也沒太發覺,她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性格,是得賴於穿越前,奶奶對她的教導,和跟隨父母在場面飯桌上見的事多了,潛移默化影響了她的做事風格。
而對家人完全不帶腦子,是因為她以前和親爸媽相處是真不用帶腦子,父母對她予取予求,無條件溺愛的態度,讓她腦子根本無用武之地,久而久之,楊媛跟父母說話就變得想什麼說什麼,可以說對他們比對自己還放心。
而來到這裡後,尤其是那場似夢似幻遙望到親爸媽的場景,醒來後,又看到楊爸楊媽圍在她周圍,體貼入微的照顧模樣,讓楊媛不免有幾分移情。
雖然她心裡清楚,楊爸楊媽跟她親爸媽是不一樣的,她自己也做不到,真正把他們當做自己的一生都不可捨棄的父母。
可在具體事情中,理智與情緒中間,還是會時不時心軟,時不時想對他們好一些,也渴望他們對她也好一些,總是不可避免的將對親爸媽的態度投射到楊爸楊媽身上,說不清什麼心境。
也就讓楊媛有時候理智告訴自己,她又不是親閨女,生那種氣幹啥,有時候又不由自主的心裡不舒服。
兩人都不再說話,在長堤走了一段又返回來,去食堂吃飯,直到臨分開前,李明宇才又說了一句,「站在楊姨好不容易失而復得的角度,站在楊志康突逢變故接受不了的角度,他們種種行為好像都能理解了,當然理解不代表贊同。換位思考我是你,我也討厭陷入這種無休止的漩渦中。」
「這些事情,我們都可以不摻和,以後也可以少來往少摻和,但這個時間點,媛媛,於情於理,你都不能不回去,否則,不談別的,對你自身也不好。」
「這是我的意見,僅供你參考。」說完,將手上的剛買的果汁遞給了她。
第151章 各自回家
楊媛想著李明宇的話出神,心裡好像有兩個小人在打架般,
一個小人非常生氣,認為李明宇根本什麼也不懂,他根本不知道真實的自己,也永遠不會明白自己和楊家這種似親非親的關係。
一個人小人卻覺得她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種心裡的矛盾糾結,困擾了她整整一天,直到太陽落山,熱氣稍減,才吐出一口鬱氣來。
西方神話故事講,普羅米修斯創造了人,又在他們每人脖子上掛了兩隻口袋,一隻裝別人的缺點,另一隻裝自己的。 他把那隻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胸前,另一隻則掛在背後。 因此人們總是能夠很快地看見別人的缺點,而自己的卻總看不見。
楊媛覺得現在的自己就是這樣,說這個不好,說那個不好,其實李明宇說得對,哪有什麼好不好,只是人各自立場,各自追求自己想要的罷了。她本身也有很多缺點。
既然在這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就換個地方去追,去尋。
楊家給不了她想要的那種家的感覺,她也無需在這裡再多盤桓,哪怕在這個時空,她永遠在也不到曾經的家的偏愛,那她也可以創建一個家庭,有自己的小家,將她想要的愛以另一種方式找回來。
只是,這並不能代表她就要決絕的和楊家一刀兩斷,世間的事並非非黑即白,並不能說楊家給不了她想要的,她就要再也不回,再也不見……只是淡淡的做熟人相處罷。
楊家只是一個小家,只是一個胡同里的小院子而已,而她才十八歲,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如果將心力囿於這麼個小小的地方,那她註定和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一樣,一輩子也走不出這裡。
李明宇話說的點到為止,可其實她應該早點察覺到的,她畢竟不是真的十八歲的姑娘,她應該多看看自己,而不是讓楊家占據她那麼多心力。更不能像小孩子一樣,隨心意做事,家庭人口多了,也像是一個小社會一樣,她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先思考後張嘴,三思而行。
歸根結底,她不管是真十八歲還是假十八歲,與情之一事上,從來都是家人朋友讓著她,而讓她從來想說什麼想做什麼隨心所欲,也從來沒有機會處理過與家人朋友的隔閡矛盾。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