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章:諾雖末將,其實帥也
帶隊將軍乃袁紹大將文丑,現拜揚威校尉,騎了一匹高頭大馬,身穿玄甲,頭戴羽盔,手裡握著渾點鋼槍。他面部表情冷峻異常,雖然一路上從不輕易開口說一句話,卻能始終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陳諾身為文丑帳下將領,自從他編入袁營以來,除了跟文丑在談論有關軍務時會難得爭論上幾句外,平時他們幾乎是很少說話的。
對於文丑,陳諾甚至不得不用高深莫測來形容,這樣的人物應該是最可怕的吧?
顏良厲害,上次在冀州城外揮刀砍起人來如同剁瓜,三下五除二,馬蹄所過能倒下一片。這些都是陳諾親眼所見,所以顏良的厲害是可以看得到的。
而文丑呢,整日一副冷冰冰的樣子,也沒見他打過人罵過人,可他的部下卻無不是對他噤若寒蟬,視若神明。他的無形之威,是看不見的,更讓人感到膽顫。
起碼到現在,他都從沒有小看過文丑。
陳諾這次隨軍出征,所部一百七十八人,倒是一個都沒有少。
只是,陳諾所帶的隊伍相對於其他人的隊伍,似乎很是惹眼,或者很是刺眼。
他隊伍里,有刀盾,有長槍,兵種交雜,而且所用的兵器也較為遲鈍。這只在其次,更要命的是,因為是黑山降卒,他們就連一副好的衣甲也沒有,甚至連草鞋也穿不上,只能打著光腳走路。
陳諾為此事曾向文丑提過,但陳諾不會想到,文丑會默然而視。
「他們有,是因為他們敢殺人,敢從死人身上搶過來!你們沒有,為什麼?」
面對文丑的置疑,陳諾沒有絲毫反駁。
文丑說的沒有錯,他們有,是因為他們敢於拼殺,只有殺死了別人,才能從別人身上搶衣甲搶兵器。這些道理或許很是扭曲,很是不健康,可這些也正是文丑所部在百戰中能夠存活下來,能夠為袁紹所倚重的原因。
而他的部下之所以沒有,那是因為他們根本還沒有懂得這些。他們不懂,在這個亂世,想要活下了,只有拼命去殺,拼命去搶。殺了別人,你才能活,搶了別人,你才能武裝自己。
這,就是亂世的生存之道。
所以,陳諾並沒有埋怨文丑,反之,他將這些都加諸在他們身上,讓他們每個人都明白這些道理。只有他們能夠明白這些,那麼,將來在戰場上也就能多存活一天。
話說回來,雖然他所帶領的隊伍軍容是差了點,衣甲鞋履他是一時沒辦法給他們換新,但因為這些日子以來對他們的強化訓練,也的確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外表雖然比不上其他人的光鮮,但精神上卻是人人看起來都很是振奮,士氣也是十分的高昂。
「這都是我的功勞!」
趙雪嬉笑著,看著這齊刷刷的隊伍,很是有成就感。
趙雪有功勞當然不能抹殺,陳諾對她誇獎了兩句,又讚許的看了韓猛一眼。在對這兩位功臣嘉許了後,他臉上雖仍是保持著笑容,心思卻已經飄忽在外。
他又想到了臨行前的那一天,他在郭嘉府上與他之間歡洽的密談。
郭嘉既然將陳諾跟高祖相提並論,那麼也就表示他願意擇其而從,從此誓死追隨陳諾,以蕭何陳平自居。為此,他為陳諾簡單的謀劃了一下未來,以確保能夠順利成就霸王之業,而不是被其他諸侯所鯨吞。
「袁本初雖然徒有虛名,難成大事,但他畢竟身居四世三公之聲望,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人心一時之所向。他又剛剛拿下冀州,正是氣勢鼎盛之時。
正如公適才所分析的那樣,在關中有董卓之亂,西涼有韓遂、馬騰之擾,益州有劉焉劉君郎,荊州有劉表劉景升,北面有公孫瓚公孫伯珪,南面有袁術袁公路、孫堅孫文台,還有兗州的曹操曹孟德,徐州的陶謙陶恭祖,以及張邈張孟卓、劉備劉玄德之輩,更有黃巾,黑山,白波之亂未靖,加上外有匈奴,烏丸,西羌亂我漢境!如今天下可謂諸侯棋布,遍地狼煙,強者圖存,弱者消亡。
關中就不必說了,就是河北,公孫伯珪也必與袁本初有一大戰;袁公路為了搶奪荊州,更是不會放過劉景升;而南面,曹孟德又非等閒之輩,必然為了圖存,不能不兵出徐州;江東方面,雖然一時看不出什麼大患,就怕袁公路在那裡插上一腳,到時時局難料。
當年陳(勝)王之所以敗,敗就敗在為天下先。老子尚且自謙,吾不敢為天下先。所以說,在天下大勢沒有清楚之前,輕舉妄動不但不會帶來任何好處,反而容易遭到抑殺,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為公計,如其過早暴露,為他人所嫉,不如韜光養晦,以待天時。嘉的意思就是,如其我們過早脫離袁本初遭來天下人之害,還不如暫時鳳棲梧桐,借樹乘涼。在其手上磨礪刀鋒,逐步建立威望,收攬人心,等到天下大勢清晰的那麼一天,再與紹劃清界限也不遲。
這正如易經卦象,初九,潛龍勿用。等到時局明朗時,再飛龍在天。到時公可橫大河而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
郭嘉為他規劃的藍圖,其實跟陳諾不謀而合。
郭嘉讓他先韜光養晦,再談爭衡天下。他說的其實還是比較委婉的,他並沒有指出陳諾最大的劣勢,不但在於威望不足,更在於他出身低微,雖然說下冀州,但身無軍功,無能服人。所以陳諾想要壯大自己,也的確先要給別人打打工,才能再談創業的事情。
更何況,袁紹那可是一顆大樹,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在他之下,不但有涼可乘,而且因為此人志大才疏,能招攬人才而不會用人,那麼漏網之魚必是多多。陳諾就只用跟在他屁股後面撿撿,也足以自壯,不說別人,郭嘉就是其一。
所以說,綁上一個袁紹,也足以撈夠爭霸天下的資本。正如郭嘉所形容的那樣,到時橫河北四州而與諸侯爭霸,何愁天下不能為他所有?
「哈哈,這也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偉大吧。」
陳諾這麼猛一陣自我陶醉,卻完全忽視了所行之徑。等到他心思迴轉過來,這才發現大路旁許多窮苦的百姓正守望相助,眼巴巴的目視著他們這支隊伍從眼前經過。
看他們之中許多人衣不蔽體,面瘦如槁,更有許多幼.童骨瘦如柴,赤裸著上身害怕的藏身在大人身後。而其中還有許多上年紀的老者,都是白須白髮,手臂露出來如一根木棍那樣,眼睛裡因飢乏而燃燒出熊熊之火,滿眼渾濁著淚水。
陳諾沒有遇見罷了,既然遇見了,也實在不忍心,他立即請求文丑暫時將軍隊停下,他還想向他求點糧食分發給饑民。但文丑不管,也不會給他糧的。陳諾無奈,只好將自己隊伍里的糧食分了點出來,將他們都散發給了那些饑民。
這伙饑民也不少,發出去的糧食雖然管不了什麼,但多少是一些心意。那些饑民拿到事物也顧不得稱謝,含著淚水把拿到手中的麵餅吃了。
陳諾看到其中一對花發夫婦,看著他們因囫圇吞棗噎著了喉嚨,以及眼睛裡擠出的淚水,他感慨頗多。不知為何,他看到他們,眼中的他們突然變得那麼的貼切,仿佛他本應該有這麼一對年老的老人在家期盼著他回去。
他的腦袋劇烈的疼痛起來,左右腦霎時間一陣捉對的廝打。旁邊趙雪等人都不知道陳諾是怎麼了,都是嚇了一跳。
不但看到這對年老夫婦,就是其他老者,他的內心也是突然起了一陣憐憫心。或許,他此刻應該憐憫的不是他們,而是另有其人。
那麼他們是誰?他們跟我又有什麼關係,怎麼會出現在我的腦海里?
「我兒,我兒!」
有人在呼喚他,招著手,像是要他回家。
「不不!」
陳諾猛然睜開眼睛,他們消失了,但卻又好像根本就沒有來過。他們,他們到底是誰?
「將軍,你怎麼了?文將軍剛才讓人來催了,讓將軍快些動身,不能耽擱行程。」
聽到韓猛的提醒,陳諾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但他很快清醒過來,轉身再與那些饑民說了幾句話,順便打聽了些消息。陳諾丟下饑民,先來到了文丑跟前,向文丑說道:「文將軍,末將從那些饑民口中得到了一個重大的消息,希望文將軍能夠引起重視。」
文丑看了他一眼,哼了一聲,也不問什麼,走到馬匹旁邊,就要踩鐙上馬,但被陳諾及時以手挽住。
陳諾也不怕惹惱了文丑,只是據實說道:「剛才那些饑民說,他們都是從陳留沿著白馬,渡過大河逃難到這裡來的。」
文丑不屑一顧的看了陳諾一眼:「這又能怎麼樣,能說明什麼?如今難民到處都是,你還真想走一路接濟一路?要是那樣,我看你們不用等到陽城,早就餓死了!」
「可是……」
既然文丑執意不聽他的,他也沒有接著說下去。
可是眼看著越是靠近黎陽了,饑民也逐漸的多了起來,陳諾心裡打鼓,再也顧不得其他,扯馬上去跟文丑理論:「文將軍,請聽我一說!別的我不清楚,但我知道陳留的太守可是張邈張孟卓。他治下雖然不甚富裕,但他今年的糧谷足以活一郡百姓。他就算再混蛋,也不可能眼看著治下百姓有難而不救,讓百姓流離至此。
更何況,張孟卓可是有名的俠義之士,濟人之所急。以他虛好名聲的個性,他是絕不會放任自己治下之民往他郡亂竄而置之不理的。可如今一下子多出這麼多饑民,而且他們不往別的地方跑,居然渡江而來,這其中文將軍難道看不出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文丑冷冷一笑:「你這一路上大驚小怪的還不夠嗎?就連這一點小事也要摻和?陳將軍,你可別忘了我們這次出來是幹什麼來了。我們是軍人,不是什麼慈善使者,可不是管什麼饑民來的。」
陳諾眉頭一皺,當即說道:「可文將軍你別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是我們的父母,若沒有百姓種糧納稅,我們拿什麼來吃?如今百姓有難了,難道可以說這些風涼話?」
陳諾一閉眼睛,「當然,這些不是我要說的,我要說的是,提醒文將軍一句。文將軍,你可別忘了,這裡可是黎陽,乃我冀州南面之門戶。若此地有失,則冀州危矣!如今黎陽突然平白的出現了這麼多饑民,難道文將軍你就一點也不擔心嗎?」
文丑一聽,臉色一沉,說道:「你的意思是張邈他敢覬覦我黎陽不成?」
陳諾說道:「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想張邈他雖然身在陳留,可他勢力已然觸及大河而北,而黎陽不但是北上冀州的重要通道,我冀州的南門,同時也是張邈他的北門。想他若想以後不遭受冀州方面的危險,則必須控制此地,一旦鎖住黎陽,張邈的陳留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
文丑鼻子一哼,手中鋼槍一點,吞聲怒道:「他敢!」
陳諾嘿然一笑:「文將軍可別忘了,現在的天下可是強者霸之,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那可是什麼也做得出來的。遠的不說,就是呂布呂奉先,他本是并州刺史丁原丁建陽的乾兒子,可一旦被卓說動,最後怎樣?更何況,文將軍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另外一件事?」
文丑眉頭一皺,問他:「什麼事?」
這事其實也是他最近聽郭嘉說的,故而因為此事而對張邈比較敏感。
想這事文丑他未必不知道,但既然他有此一問,陳諾也只好跟他說了:「想當年袁公為盟主,主盟各路諸侯討伐卓,時張邈就是其中一支。他當時就已經是陳留太守了,而那時袁公亦不過一郡之守(董卓所拜渤海太守),卻要聽他的號令,自然有點不服,難免口出狂言。
想袁公乃何許人也,豈容他放肆,只是他因為盟主身份,不想跟這廝爭論。不過事後袁公跟曹孟德說起,遂有意讓曹孟德替他出出這口惡氣。曹孟德既不想得罪張邈,又不想得罪袁公,自然樂得做個和事老。但這事最後還是被張邈知道了,想他能不嫉恨?加上袁公新得冀州,一時無心處理黎陽之事,他便以為黎陽疏於防範,若果趁機來奪,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文丑沉默不語。
陳諾趁熱打鐵,繼續說道:「而今黎陽城外來了這麼些難民,而且多是從陳留而來,實在不得不讓人懷疑張邈他的居心叵測。想黎陽城外突然增加了這麼多的難民,黎陽守兵本來就少,又有處理這些事情,勢必分散守軍的注意力。如果賊人趁此機會殺來,敢問黎陽還能堅守得住嗎?」
文丑想了想,仍是堅持己見:「雖然如此,但我們的任務並不在此。我不想因為此事袁公會怪罪我等,所以黎陽,我們不能停留。」
陳諾眼看他就要棄黎陽而走,心裡不忿,趕緊道:「所謂事急從權,我等明明知道黎陽有危險,必然損及冀州整體,為什麼不去救?如文將軍實在不願意,那也無妨,請文將軍准許我帶領本部人馬協守黎陽,待黎陽危急真正解除後,末將自然會帶領人馬趕去陽城復命!」
文丑身旁其他諸位將軍互相看著,都覺得沒有這個先例,更何況正如文丑所說的那樣,他們的任務不在這裡,是不能亂來的,搞不好是要殺頭的。
陳諾在說出這麼一番話後,其實他的心裡也是在打顫。
想主將文丑既然決定不在黎陽停留了,他作為文丑的部將,是絕對沒有理由再做爭論了。可能是陳諾骨子裡的那股不舍不棄的勁,他既然決定去做的事情,那麼就算再困難也要努力去實現。
文丑一時沒有說話,諸將看他臉色變化莫測,也怕文丑發怒,趕緊去解勸陳諾,讓陳諾不要再堅持己見了。但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文丑居然點了點頭,道了聲:「好!」
但又吩咐陳諾,「只不過只能准許帶你所部人馬前往,其餘各部皆不得助戰,繼續繞道黎陽趕赴陽城!」
諸將都以為聽錯了,就連陳諾也是微微一愣。既然文丑都這麼說了,他怕文丑臨時反悔,所以立即召集了所部人馬辭別文丑出發了。
文丑在馬背上目送著陳諾遠去,心裡嘿然一笑。
陳諾並不知道,文丑之所以答應他的請求,並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袁紹在他臨行前,就曾交代過他:「諾雖末將,其實帥也!」
正因為袁紹的這句話,他不得不臨時改變自己反對的態度,轉而支持。
既然袁紹如此看得起他,那他還真要看看陳諾到底有什麼真本事。
他把手一舉,其餘大部人馬也就相繼繞黎陽開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