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那邊益州在做小動作,他這邊還在考核手底下官員。
當初讓陶家陶老先生跟他兒子出題目的時候,紀岱特意提過:“不要太難,西北的官員很少有考核,而且多是當地富戶推舉上來的,若是太難,只怕明年這裡都沒人做官了。”
陶家人微微搖頭,不過還是按照屺王的要求設計考題。
所以,這些考題難度是降低了的。
這些官員們依舊寫得一塌糊塗。
雖然能看出來,他們都惡補了不少文化知識,可“改卷子”的時候,還是讓陶家人皺眉。
像陶家這種正統的讀書人,一看這些答案,簡直氣不打一處來。
“若此地是按科舉來選官,只怕十不存一。”陶老先生說話想來不客氣,否則也不會得罪皇上。
紀岱想到會很差,沒想到還有官員大字不識幾個的。
看來此地當官,確實有世襲的意思。
戰亂多年,已經讓此地世襲的順理成章。
不像陶家人那麼生氣,紀岱心裡算是有數,也對這些官員的水平有了分類。
他的氣定神閒跟陶家人對比起來,非常不一樣。
陶老先生陶萬清都不好意思再發火,可還是道:“這些人如何能做官,您看這字寫的。”
“還有這個,烏七八糟的。”
“這個填得倒是滿,但都是些廢話。”
紀岱認真聽著,陶萬清明顯越說越起勁,他兒子陶軒民趕緊制止。
您忘了自己怎麼被貶官的嗎!
這說著說著,又要怪屺王任人有問題了。
陶萬清臉色漲紅,也意識到問題,不過看屺王表情,好像沒有生氣?
紀岱見他說完,點頭道:“你說的確實如此,只是秦州識字的人太多,若全都放下去,那地方上就沒有官員了。”
說著,紀岱隨手指了一個:“您看他寫的回答,確實沒有看懂題目的意思,只寫了表層想法,卻也看的出來,他是想做事的,只是不得其法。”
“這個,滿是廢話,像是臨時抱佛腳。但他至少抱了,說明對朝廷有些懼怕。”
“這個不行,明顯敷衍。”
“還有這個,連抱佛腳也不肯,等手底下有人,率先換掉他。”
說白了,大致分為三類。
態度不錯,學問也不錯的,屬於鳳毛麟角。
態度不錯,學問不行的,可以扶持一下。
態度不好,學問不錯,觀察一下。
態度不好,學問也很爛,等著被罷官吧。
紀岱是把態度放在前面,如今不怕他們不會辦事,只怕不用心。
聽了屺王分析,陶萬清明白,自己想的片面了,學問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又是一回事。
還是秦州人才太少,需要矮子裡拔將軍。
一直沒說話的陶文心領神會,等屺王走了之後,陶文立刻道:“祖父,父親,屺王在您心中是什麼樣的人。”
這還用說。
從一開始到秦州的忐忑,再到屺王對他們的安排,甚至還給他們找事情做。
@無限好文,盡在
方才陶萬清說起來,還口不擇言,屺王非但不訓斥,還說明他這樣做的道理。
其風度,已經可以效仿先皇。
@無限好文,盡在
不管是陶萬清還是陶軒民,這父子兩個都覺得屺王不錯。
到秦州雖然不好,卻也算有點慰藉。
陶文聽著,開口道:“屺王對我們這般好,但我們卻不能做什麼,孫兒辦的官學雖然跟其他官學很不一樣,卻能快速培養出一批人才。”
“像算術之類的學問,秦州第二官學有一大批優秀的夫子。”
“唯獨四書五經,只有孫兒一人勉力支撐,孫兒自己都學的不算精通,去教學生,怎麼看都是浪費了別人的天賦。”
陶文說這話著實客氣,他沒有一般讀書人的清高,他的學問卻是不遜色同齡人的,放在汴京都有的一比,何況其他地方。
只是他的學問在祖父陶萬清,父親陶軒民這,還是不夠看。
陶文說到這份上,兩人豈能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屺王對我們這樣好,他現在那麼缺人才,祖父父親,你們難道能袖手旁觀嗎。
陶萬清沒好氣道:“說就說,還拐彎抹角的。”
陶文心道,您就是不會拐彎抹角,新皇才會那麼不高興啊。
不過這也不是說這種話的時候。
再說他祖父其實沒說什麼,那皇上都生氣了。
放在屺王這,絕對一點問題都沒有。
小心思是小心思,陶萬清跟陶軒民其實是心動的。
他們也不好白吃白喝屺王的。
雖然他們是幫屺王送了些銀錢到他母妃手中,但這點恩情算得了什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