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最近指揮使龔勁松兒子又跟裡面幾個學生打起來,他氣得厲害,這事飛快傳了出去。
惹得指揮營里不少人笑話。
要不是二女兒安慰,他都想再把不成器的長子再打一頓。
更因這件事,兒子龔燦被夫子勸退。
好像說太過丟人。
特別是第二官學要開起來,他們不想要什麼都學不會的學生。
這事更是讓人生氣。
不過龔勁松意識到,他家打了孩子這種事屺王都能知道,那要是有什麼別的不妥當的,會怎麼樣?
屺王便做了跟益州官員一樣的選擇,提前詢問,算是投名狀。
不僅如此,龔勁松還道:“對了,下官家長子今年十五,想來跟第一官學不投緣,若能去第二官學,說不定能成些氣候。”
紀岱聽到這,終於明白了。
合著是來給孩子轉學的。
還有兩天,第二官學就要開學了。
指揮使龔勁松急著過來,就是想給孩子轉個學。
他當什麼事呢。
當然,也有靠攏紀岱的意思,讓那些八卦不會隨意泄露。
紀岱笑著道:“這有什麼難的,如今官學是陶文代管,本王修書一封,找他即可。”
陶文卻是戴罪之身,但這種代管算是打個擦邊,只要不出大事,是沒什麼問題的。
龔勁松聽到屺王願意收下他家孩子,就知道屺王同意他的靠攏。
不過想想那第二官學的特別之處,開口道:“下官家中還有一女,今年十四,能否跟去旁聽。”
這也不難,紀岱點頭,在小榮子遞過來的紙張中又加了個名字。
反正也是閒聊,紀岱道:“到時候男女雖分教室,學的都是一樣的。女子這邊也是女先生,不用擔心。”
龔勁松更加放心。
給孩子辦完轉學,指揮使算是放鬆許多,說話也不同了,忍不住道:“下官就希望長子能考個功名,以後不必像我,在外面東奔西走。”
指揮使五年一次小換防,十年一次大換防。
小型換防在西北二十幾地里輪換。
大的則要從西北走完河東,甚至嶺南,全看上面意思。
這是防止指揮使們擁兵自重。
但來回奔波,對思鄉心切的人來說,確實難熬。
龔勁松在西北已經八年時間,再有兩年便要換防,至少到兩千里外。
這也是他家想做文官的緣故。
靠他家祖上庇佑,再有個文官,一家就能搬到汴京。
紀岱自然理解,但也打了個預防針:“學了多少,也看學生本人。想來第二官學必然會盡心教導,不過也要你家孩子喜歡。”
意思就是,學校肯定好好教,能不能好好學,就看你們自己了。
龔勁松自然明白。
頭疼啊。
他兒子學文的本事,要是有他妹一半好,那他就放心了。
趕在秦州第二官學馬上首次開學的時候。
益州州長,刺史,兩人“特意”趕到秦州祝賀。
當地指揮使龔勁松更把自己一雙兒女也送了過來,到時候也會一起出席。
這消息傳出去,讓不少秦州人對第二官學改觀。
本來以為只收平民的學校,也沒什麼了不起。
可隔壁州的官員都來祝賀啊。
指揮使也送兒女過來。
好像還不錯?
那些第二官學的學生也慢慢敢挺胸抬頭了。
其實他們住到官學已經有半個多月,來得早的,甚至有一個月。
這才勉強熟悉這裡的環境,走路也不是佝僂著背。
雖然官學只提供上午一頓飯,但吃的規律,加上還能出去打些零工,這些少男少女們也漸漸有真正年輕人的模樣。
不過遇到穿著第一官學衣服的學生,還是有些卑微。
那第一官學的學生,都是非富則貴,衣服自然也是一樣的。
第二官學五百多學生,家裡都是掏不起衣料錢的。
官學也沒那麼多的銀錢,便每個髮根繡著第二官學字樣的青色髮帶,男女都一樣。
繫著髮帶的第二官學學生,總會被衣著很好的第一官學子弟笑話,說他們窮酸死了,還來念書。
雖然這種時候,只要屺王的手下在,都會幫他們狠狠罵回去。
可少男少女們,還是自卑。
這會即將開學,聽著隔壁州的大官也過來,還有指揮使的兒女們也過來。
好像自己的學校,也沒那麼差吧?
自己應該也沒那麼差。
大家互相加油打氣,終於到了三月二十六。
三月二十六,晴空萬里。
第二官學的空地上,學生們按照分好的班級站的整整齊齊。
看著大家齊刷刷的髮帶,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