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二王爺他們可以袖手旁觀,以後的王爺呢。
遲早會到西北十地。
不過在場的人忽然明白。
怪不得屺王說承凌國要亂。
這種動作下,不亂才不正常。
之前大家以為是下面王爺們要亂。
現在想想,是皇上要對王爺們下手。
李州長忽然驚出一身冷汗。
所以他反對皇上奢靡浪費,其實是沒通過皇上的考驗?
沒被當成自己人?
那也不會。
皇上確實是個愛享樂的,也是個消除異己的機會。
可這實在不是明君所為。
兼聽則明,皇上這樣的舉動,實在是大有隱患。
李州長心裡戚戚,原來屺王讓他們過來,是點名這個道理。
汴京那邊確實要亂了。
只是二王爺這件事,他們要怎麼辦?
紀岱道:“按兵不動。”
“有人比我們更著急。”
按照年齡來看,紀岱今年不過才十八。
上面還有不少王爺,三十多的,二十多的,才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
“也有人,想讓我們下場。”
二王爺的封地,被兩個王爺夾擊。
一個是十一王爺紀岱,另一個是忠心皇上的老四。
這次宣召二王爺進京,那邊肯定不會去。
不出意外的話,皇上眼中聽話的十一跟老四,會聽他的命令,調動兵力,圍攻二王爺。
眾人一震。
他們剛想到二王爺去汴京會有難。
根本沒想到這一層。
讓他們去打仗?
真的嗎?
這,這不就是讓王爺們之間兩敗俱傷?
第 89 章
這次的密談結束, 回去的人都陷入沉思。
特別是順路回去的谷主簿跟李州長,他們兩個都是承凌國科舉上來的。
不管以前境遇如何,都是承凌國正兒八經的官員。
跟被流放的陶家, 以及被貶的巫新祿他們不同。
說白了,他們這種官員,若想回汴京,那是有希望的。
特別是李州長這種,如果能及時“迷途知返”, 從勸皇上節儉,到替皇上撈錢, 不到兩年就能調回京城。
谷主簿雖然不能回京,回到其他地方也是可行的。
但像陶家那種, 只有依附屺王一條路可走。
這就是他們之間的不同。
既然不同,面臨的選擇也不一樣。
以前這種選擇還不明顯。
可這次密談,屺王算是把選擇擺在他們面前。
密談說了重要的事, 說了皇上的打算,屺王卻不準備說自己如何應對。
便是看他們的反應。
諸如李州長這種官員,到底是堅定的選擇屺王,幫屺王做事。
還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等待調離西北, 回到中央。
大戰在即,紀岱肯定是要得到他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就算是在屺王府還沒反應過來,回去的路上也該想通。
李州長先道:“想來不管我們做什麼選擇, 屺王應該都不會為難我們。”
谷主簿以前只是江南縣城的主簿,這會聽著原戶部侍郎, 現州長一口一個我們,頗有些魔幻。
但也確實是我們。
不管官職如何, 他們的境遇是差不多的。
谷主簿倒是往後看了看,李州長順著他的視線也看過去。
只見雄偉的屺王城在他們身後。
不到半年時間,原地建起一座雄偉的城池,想想都不可思議。
兩人的想法現在出奇一致。
雖然不知道汴京那邊會如何。
但他們要是不抱屺王這個大腿,那就是傻子。
特別是走在水泥硬化的官道上,整個人的腦子都清楚了。
放眼承凌國,哪裡能修出這麼好的官道?
直到現在,水泥的配方他們還不得而知。
那些華城人似乎只會把秘方告訴屺王,剩下的人別說問了,便是捧著錢財也不會給。
似乎都成了他們不成文的規定。
屺王的聰明,加上如臂指揮的華城人,可能現在的西北十地,都沒有發揮出全部的勢力。
谷主簿跟李州長心照不宣,立刻回頭。
還等什麼啊。
反正都做了決定,不如現在就回去向屺王表忠心。
李州長在京中多年,對那邊的情況很是了解,更知道以皇上的小心眼程度,他只怕是回去無望了。
便是勉強回去,之前豎的政敵也有不少。
更要緊的是,他做不到替皇上搜刮民脂民膏。
他在汴京已經看的夠多了,不能再看下去。
看到這兩個人回來,紀岱並不算意外,只是以為他們回去之後,會寫信過來。
沒想到剛出屺王城,就做好了決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