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遠見
原本李氏都打算放棄了,畢竟在生存面前,任何念頭都是多餘的。
只有安穩富貴的環境下才有資格考慮幸福,愛情等等東西。
她同兄弟李勇相依為命,父母去世前,她保證一定拉扯大李勇,給他們李家留一條根。
眼見著李勇病得快死了,她只能拿自己換錢了。
在她最為艱難時,顧四爺從天而降,不計回報的幫了她……也不算是不計較回報吧。
李氏輕輕撫摸顧四爺的後腦勺。
年輕時他就是個風流公子,笑容陽光燦爛,雖不至於動手動腳,他總是在口頭上占些便宜的。
那時李氏除了感激之外,就是意外哪家勛貴名門養出了金玉其外,內在平庸的紈絝子弟?
年輕時的顧四爺有著出類拔萃的俊容。
那股驕傲肆意飛揚的勁兒,令人羨慕,亦會有人想要毀去他。
都是一樣的人,憑什麼顧四爺就可以過得自由自在,肆意妄為?
遂李氏最開始對顧四爺感官頗為複雜。
李氏也能明白顧二爺和顧三爺等人的心思,尤其是自詡聰明的顧二爺對顧四爺是嫉恨羨慕多過兄弟之情的。
又有老侯爺偏心的心結。
李氏早就叮囑過顧瑾同顧瑤小心顧二爺。
顧珏那邊,李氏是忍下沒說的。
畢竟顧珏在神機營,顧二爺的手伸不了那麼長。
而且顧珏性情爽朗直率,旁人很容易從他臉上看出好惡來。
顧家給外人以兄弟團結的印象,顧珏擺明不喜二房,外人不會說顧二爺不是,只會說顧珏破壞顧家的團結。
李氏怎會忍心讓顧珏承擔這樣的污名?
「你想什麼呢?」
顧四爺蹭了蹭李氏,「你都沒有理爺!」
李氏輕聲說:「想著您救了我的時候,聽說我弟沒錢治病,您還送了我二十兩銀子。」
「是麼?」顧四爺完全忘記送銀子一事了,「難怪李木頭在爺面前總是聽話的,原來他也是爺救下的,爺這些年救了好多人。」
顧四爺眉眼飛揚,「爺沒辜負閔解元親筆所寫的義薄雲天!」
「是,是,是,四爺高興就好。」
李氏連連點頭,正因為李勇活了下來,才有機會遇見還是四皇子的隆慶帝!
後來也是她為避開四皇子,趁著四皇忙於爭鬥,忙著哄著四皇子妃,她才設計了顧四爺,讓顧四爺心甘情願把她抬進顧家門。
當日她設計做了顧四爺的妾,給他生兒育女,安安分分為妾多年,也不算虧待顧四爺。
如今她被顧四爺扶正,做了他的夫人。
哪怕不是嫡妻,夫人該有體面,她也要一點一滴讓顧四爺明白,對自己夫人,光是尊重是遠遠不夠的。
她不會輕易針對顧四爺養在貓兒胡同的外宅,但是她會讓外宅漸漸連顧四爺的衣角都摸不到!
在汪氏和嫡妻眼中,顧四爺一文不名,啥也不是。
李氏卻願意把顧四爺當成寶貝。
她同樣認為顧四爺才幹平庸,沒什麼太大的本事,這世上哪有完美的男人?
有著一顆嚮往安逸富貴的心,李氏可以讓顧四爺變得更好。
其實顧四爺很好哄的。
李氏無法事事順著顧四爺,也不會似前任汪氏一般處處鄙夷瞧不起他。
他們一處有說笑,有爭執。
顧四爺氣性挺大,不過氣消得也快。
李氏總是在顧四爺發怒後,輕言細語的問道:「還氣著呢?」
顧四爺只能狠狠揉著李氏的臉龐,「爺是那么小氣的人?!」
為表示自己是大氣量的人,顧四爺又會同李氏說笑起來。
只要不踩在顧四爺的底線上,他就不會真正動怒。
他倨傲的外表下藏著一顆細膩真誠的心。
「你幫爺準備一份重禮,好在爺最近只在顧家,沒有用錢。」
這有什麼可驕傲的?
不亂花銀子才是正經人該做的。
「期望看在爺送去的禮物上,何大人能稍微通融幾分,爺這可是把出門的花銷都送出去了。」
說到最後,顧四爺已是滿嘴的遺憾。
他吃了大虧。
李氏輕輕按摩顧四爺的太陽穴,「陸侯爺同錦衣衛挺熟的,您同他說,不用送禮的。」
「可是皇上會看到!」
顧四爺眼眸深邃,宛若智者,可他的手卻拽著李氏的手腕,「繼續按,爺用腦子時,頭就疼,偏偏養大了顧瑞,逼得爺不得不動腦子。」
「不動腦子就能過日子多好!」
「孽障,孽障這詞,爺算是明白了。」
李氏:「……」
「皇上即便贊同陸侯爺娶顧瑤,但也不會想讓爺太占陸侯爺的便宜。其實皇上的心思不難理解,爺的兒子顧瑾和顧珏,倘若他們將來的老丈人貪得無厭,總是麻煩顧瑾他們,爺也不高興。」
「是心疼兒子?」
「有一部分吧。」顧四爺坦誠道:「更多是不平和吃醋,爺還沒享受兒子的孝順,親家反倒把爺的兒子當牛馬使,哼,沒這道理的。」
「皇上也是父親,何況陸侯爺又是他養大的,平時爺沒見陸侯爺孝順陛下,爺同你說,皇上也是個小心眼。」
顧四爺做賊似的四處看看,見沒人探頭探腦,埋怨道:「爺不想說這句話,你非要提起,以後可不許說皇上一句不好了。」
到底是誰說的?
到底是誰提起皇上小心眼的。
背鍋的李氏嘴角微抽。
以前她同顧四爺相處時間不多,成為他夫人後,必然會多起來,對李氏的耐心也是個考驗。
李氏有點同情瑤瑤了。
別人看到顧四爺寵瑤瑤,卻看不到瑤瑤幾次三番被顧四爺憋屈的胸口沉悶。
「最重要得是爺不想見皇上懷疑陸侯爺,廠衛畢竟是皇上的,皇上見不到時,錦衣衛偏向陸侯爺,也就算了,皇上都親臨考場,他不僅看了爺的考卷,聽瑾哥兒說也看了他的考卷,皇上直接把顧瑞關進錦衣衛,能不親眼看看顧瑞麼?」
突然面對冷靜的顧四爺,李氏有點懵。
顧四爺慢悠悠說道:「皇上怕是要冊封太子了,因此他才格外重視本屆恩科,期望從中選出為太子保駕護航的良才,因此皇上不想見到任何人在科舉上動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