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61頁

    五皇子一行第二次給馮飛羽追上時,汀州留守軍跑出來救駕了。

    不得不說五皇子運道委實太好,當然,主要原因是,閩地是五皇子地盤兒,閩地大小官員任命,或多或少都與五皇子有關,尤其江南這幾年都在平叛,汀州知府就是五皇子一手提拔起來的,聽聞有人來追殺五皇子,這知府再怎麼也不能坐視啊,大家都不傻,知府官階不高,不過正五品,他身在閩地戰區,收不到朝廷邸報,但五皇子每月有自己發一份江南邸報給自己治下官員。這幾年,隨著朝廷在江南的局勢漸漸好轉,幾乎所有五皇子治下官員都有一種理想,那就是,待五殿下立下大功,咱們這些人也能雞犬升天一回才好。

    所以,不說汀州知府本就是五皇子一手提拔的,也不要說君臣忠貞,就是從利益捆綁角度,汀州知府也不能對五皇子的危境視而不見。

    於是,汀州知府與汀州守將急吼吼的出城去了,這委實不是一支精兵,與追隨五皇子出逃的軍隊沒辦法比,汀州知府不必說,這是文臣,好在尚年輕,主要是這幾年官員死於亂軍乃常事,老的死的,就輪到年輕的出頭了。但,汀州守將已是六十幾歲,當然,這只是官方年齡記載,實際上看他在馬上那顫顫巍巍搖搖欲墜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八十了呢。就因這老態龍鐘的模樣,柳扶風挑選將領一戰馮飛羽,看他這樣,怕他死路上,就留下守城了。  

    這位守將接下來的表現很對得起柳扶風的眼光,因為,他一見馮飛羽方揚起的黑底金紋的大旗上正正經經紋了個馮字,這位守將大人好懸一口氣沒上來,嘎的一聲,自馬上落地,直接歸了西。

    還未交鋒,死了將領。

    這真是……

    連五皇子都覺著,莫不是天要亡我!

    五皇子倒不心疼老守將之死,這種死,死一千回五皇子也沒啥感覺,他是看到馮飛羽再一次追上來,然後,看到馮飛羽馬上江行雲生死不知的樣子,五皇子大驚失色。馮飛羽直接抓住江行雲的頭髮,露出江行雲那張血跡模糊的臉孔,冷冷道,“閩王殿下不肯投降,本帥只好用江大人來祭旗了!”

    五皇子渾身顫抖,不是嚇得,而是氣的!

    五皇子臉色鐵青,道,“不要傷害江大人!”

    “殿下!”江巽不知要不要攔五皇子,他是江行雲心腹,自然關心江行雲安危,但五皇子倘被馮飛羽所俘,這對於五皇子的政治生涯,將是滅頂之災。

    汀州知府腦子也不慢,立刻道,“殿下,宋氏世代忠良,江大人更是忠心耿耿,自來,臣為君死,為臣之忠貞。殿下身為皇子藩王,倘為社稷死,死得其所,若因江大人而陷敵手,豈非陷江大人忠貞於不義。臣請殿下三思!”  

    五皇子沒來得及三思,一人已是按捺不住,諸人只見一道黑影自天而降,繼而便是當頭一刀,那一刀,毫無花哨,只是快,快到馮飛羽平生僅見。以馮飛羽的眼力也只能看到一道黑色閃電般的刀影向他當頭劈下,馮飛羽想都沒想直接提起江行雲去擋,那刀影陡然一折,馮飛羽整個人自馬上跌落,不是他騎術不精,是這一刀直接剁下了馮飛羽胯下坐騎的馬頭,馬匹粗壯的脖頸噴出大量鮮血。親衛回神護衛時,直接一圈人頭伴著鮮血飛起。

    馮飛羽全力一槍也只是擋住此人些微鋒芒,高手!絕世高手!

    馮飛羽面容微凜,再看一眼過來援手的汀州軍,心下便有數,這人不是閩王身邊的人,應是江行雲的人。馮飛羽心下一動,道,“斷魂刀。”

    甭看馮飛羽不大知曉江行雲有個被偷走的弟弟,術業有專攻,他對當代高手了如指掌。斷魂刀成名於太祖轉戰天下時,第一代斷魂刀以刺殺太祖而名揚天下,當然,沒刺殺成功。倒不是因斷魂刀武功不濟,實際上,這些年,斷魂刀一直被稱為當世第一刀,一刀斷魂。當年,斷魂刀在太祖皇帝身上失手,並非因斷魂刀武功不如人,而是因當年,太祖身邊有一姓宋的侍衛,便是江行雲祖父,宋侍衛相貌生得……怎麼形容呢,據說斷魂刀一見宋侍衛便道,“如此美人,殺之可惜。”因宋侍衛拼死護住太祖,斷魂刀看在宋侍衛美貌的面子上,也沒動太祖,就收刀走人了。  

    其實,顏控什麼的,倒不是斷魂刀專利,事實上前朝末帝他爹也是顏控專家,當年太祖他爺爺一家子犯了誅滿門的死罪,獨太祖他爹活了,為啥,倒不是因太祖他爹有啥出眾之處,太祖他爹平生最出眾的就是一張臉了,而後,一家子死絕,獨他因顏免罪,後來生了太祖,結束了前朝統治,接掌了前朝江山,實打實的恩將仇報啊。

    話說回來,太祖皇帝因宋侍衛之美貌撿回一條性命,後,太祖坐享江山,世間便久不聞斷魂刀的消息了。許多人都說可能太祖皇帝算舊帳,把斷魂刀給斷了魂,如今看來,斷魂刀是去了宋家。

    馮飛羽將江行雲伸手一推推給兩個親衛看守,吩咐道,“但有異動,立刻誅殺!”然後,橫槍立馬,迎戰斷魂刀。

    ☆、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

    許多年後,史學家分析江南一戰時,都認為馮飛羽的失敗不在於他的決策,事實上,馮飛羽的決策沒有任何問題,當然,也有許多人說,馮飛羽可以多帶些人馬抄閩王老窩,但實際上,當時,前線有要牽制柳扶風十幾萬大軍的人馬,湖廣江浙皆需軍隊駐守,一萬五千人已是馮飛羽在不驚動柳扶風且能保證速度的情況下帶來的最大數目。就是馮飛羽攻打閩安州一戰,也稱得上攻城戰中的經典,連帶追擊閩王的過程中,馮飛羽也沒有什麼錯誤出現。  

    而閩王之所以能逃得一命,除了身邊軍隊忠貞護駕之外,只能說閩王的運道實在太好了。還有人說,閩王殿下一生的運道,大半用在娶妻上面,小半就用在了此次閩地大逃亡上面。

    斷魂刀是難得一見的高手,但,江行雲在馮飛羽手裡,而且,馮飛羽雖然有與斷魂刀一較高下的意思,但,幾個回合下來,馮飛羽立刻放棄這種愚蠢做法,招呼親衛一起上了。至於前來援手的汀州軍,馮飛羽軍隊的感覺是,追殺一整夜,終於可以歇一歇了。他們當作中間休息的,將汀州軍大半砍殺後繼續追殺閩王。

    而沒能殺了馮飛羽的斷魂刀,只能一匹快馬綴在馮飛羽部一畔,斷魂刀完全的詮釋了個人武力對戰爭的影響——幾乎沒有影響。尤其是對上同樣武功高絕的主帥時,甚至,斷魂刀在拖延時間上遠不如江行雲,因為江行雲懂得與屬下戰陣配合,而斷魂刀只能單槍匹馬,時不時的幹掉幾個靖江軍而已。

    汀州軍沒能拖住馮飛羽,當閩王第二次被馮飛羽追上後,閩王望向兩畔青山,自己都覺著,大概是天要亡我。閩王都準備交待遺言了,是的,遺言。

    閩王一向不是什麼剛烈性情,但他擁有一國皇子的尊嚴,寧可戰死,也不能活著被俘。

    閩王看向身邊的幾百號人,抽出腰間寶劍,不失身份的下令,“死戰到底!”馮飛羽也省了勸降的廢話,一句話,“陛下有命,捉拿閩王,不計生死,賞侯爵,賜千金!”全線進攻!  

    靖江軍幾乎是嗷嗷叫的沖了過去。

    人死之前會想些什麼,閩王啥都沒想,他光顧得上殺人了。

    但,遠在帝都的寧榮大長公主明顯想了很多,寧榮大長公主已近彌留。

    謝莫如聽到這個消息時,有些微微詫異。她與寧榮大長公主交情不深,但印象很深,寧榮大長公主給過她難堪,謝莫如也曾扒過寧榮大長公主的麵皮。總之,對於謝莫如,雖然寧榮大長公主不是個討人喜歡的存在,但也絕不是什麼路人甲。

    不過,寧榮大長公主死不死的,與謝莫如也沒什麼關係。畢竟,隨著靖江王謀反,寧榮大長公主於政治上失勢,這些年,同閩王府一向沒什麼交集。

    只是,四皇子妃親自過來相請,讓謝莫如有些意外。四皇子妃面容帶著難掩的憔悴,道,“祖母的身子,御醫說就在這幾日了。她實在想見弟妹一面。”

    謝莫如不解,請四皇子妃用茶,直言道,“嫂子也知道,我與大長公主,一向……有些誤會。”哪怕寧榮大長公主交待遺言,也輪不到她謝莫如吧。

    四皇子妃眼神極是懇切,低聲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弟妹就當去看望一個垂死的老人。”  

    話到這個份兒上,五皇子府又向來與四皇子府交好,謝莫如縱不想去看望寧榮大長公主,也會給四皇子妃這個面子。看望病人,一般都在上午,謝莫如見天色將晚,與四皇子妃道,“今天色已晚,明早我就過去探望大長公主。”

    胡氏原想說,大長公主也沒這麼些規矩。但觀謝莫如神色,胡氏還是將話咽了下去。倘是旁人,胡氏自然能要求人家現下過去,謝莫如畢竟不是旁人,憑謝莫如與承恩公府間的嫌隙,她便是不去,別人也說不出什麼。謝莫如肯去,胡氏連忙謝了又謝,又約好早日一早一道去大長公主府,便告辭了。

    謝莫如親送胡氏。

    第二日一早,謝莫如剛用過早膳,胡氏便到了。

    謝莫如昨日便命人備好禮物,與胡氏登車去了大長公主府。

    寧榮大長公主並不受穆元帝愛重,這裡面,有大長公主出身的原因,也有大長公主性格的原因。不過,穆元帝身為一國之君,氣度涵養不缺,縱不喜大長公主,卻也不會在大長公主的待遇上虧待於她,故此,寧榮大長公主府的規制稱得上帝都公主府中的第一位,文康長公主府與她比起來都略遜一二。

    只是,朝陽普照之下,這樣軒峻壯麗的府邸,不知為何,卻是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沒落之感。  

    四皇子妃與謝莫如均是王妃身份,門房出來請過安後,開了中門,馬車直接駛入大長公主府。

    謝莫如一行直接去的是大長公主養病的房間,顯然大長公主府上已做好準備,大長公主的房間裡未多留侍女,只有四皇子妃的母妃南安侯夫人服侍在側。因天氣好,室內開了半扇碧雕窗,香爐里燃著清新淡雅的芙蓉香,倘不是親眼所見,謝莫如都不能相信這個躺在床上滿頭白髮垂垂老矣的老婦便是當年總喜歡自以為是的寧榮大長公主。寧榮大長公主老態盡顯,不過,她髮絲蒼白卻梳的齊整,面色枯黃,也收拾的極乾淨,可知兒孫是服侍的極周到的。

    “殿下,殿下。”南安侯夫人輕喚幾聲,大長公主眼眸輕動,良久方睜開眼睛,南安侯夫人繼續在寧榮大長公主耳畔低語,“殿下,閩王妃來了。”

    大長公主的眼珠緩緩轉動,看向謝莫如與四皇子妃,最終定格在謝莫如臉上。大長公主的聲音很低,但還清楚,道,“湯。”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6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