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35頁

    這還是好聽的,難聽的話更是多的是,就有御史說,“當初陛下賢孝,故升曹氏為聖母皇太后,今曹氏不知禮,當降為太妃例。”就要削太后的封號。

    還是韋相出來制止,朝廷秩序方得維持。

    當天,彈曹太后失禮的奏章就多達上百本。

    穆煊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般難以收拾的局面。曹太后也不禁有些害怕,內侍隋舟進言,“娘娘怕什麼,娘娘是陛下生母,那御史台,不過一群瘋狗罷了。狗不聽話,打一頓也就有學乖了。”

    曹太后道,“此事只怕要驚動慈恩宮。”

    隋舟輕輕一笑,“慈恩宮六十的人了,娘娘正當壯年呢。慈恩宮就是不為娘娘考慮,總要為謝家將來考慮吧。如何肯真心為難娘娘呢?”

    曹太后此方心思大定。

    穆煊完全是一臉慘白的下了朝,他直接就去了慈恩宮,謝太皇太后亦頗為不悅,問他,“皇帝怎任曹氏如何無禮?”

    穆煊吶吶,“母后說熙和宮有些小,就說要占玉瓊宮一些地方,並不是要兩宮合併。”  

    “的確不是兩宮合為一宮。”謝太皇太后命人取出內務府對曹太后宮的規制給穆煊看,道,“不過是給玉瓊宮留下一組配殿,她這宮修起來,比我的慈恩宮還要闊氣,她倒真是野心不小!”

    穆煊滿頭冷汗,道,“皇祖母,是我沒弄清楚,我以為……”穆煊也說不下去了。

    “皇帝,你對生母的孝敬之心,這是好的,但你要明白,什麼是能給她的,什麼是不能給她的。你如果能提前發現曹氏不妥之處,今日就不會受百官彈劾。你原是一片孝心,但這對曹氏是好事嗎?”謝太皇太后緩緩道,“你執意升她為聖母皇太后,你就得教她個分寸。如果你不能教好她,我就得替你教她一教了。”

    召內閣入宮。

    謝太皇太后先訓斥韋相,“先帝對你是何等信重,病中猶將皇帝託付於你,你是如何輔佐皇帝的!皇帝之母失禮,不過小事,你身為百官之首,如何坐視御史生事,令皇帝大失顏面!你是如何做得首輔!”

    “皇帝年歲還小,今未親政,便有失察之事,亦是你這位首輔的失察!你們內閣,就這樣當差的嗎?都是朝中大員,六部尚書,掌院學士,一個個的滿肚子詩書學問,君憂臣辱的道理,還要我教你們嗎?你們如果連君王都護不住,要你們做什麼?”把內閣罵的無地自容。  

    謝太皇太后道,“曹氏無禮,就發諭令問一問曹承恩公如何教女的?虧他先前也是一地大員,既連女兒都管教不好,如何堪配國公之位,著降曹斌為三等承恩侯!去告訴承恩侯,這次,我幫他把女兒教導了,再有下回,我可沒有這樣好說話的!”

    降曹家為承恩侯的事一傳到曹太后耳朵里,曹太后當下便昏厥了過去。

    原本曹承恩公一路上煊赫無比,偏生路上就接到聖旨降了爵,當下也只能灰頭土臉進了帝都城。

    倒是蘇不語,私下與李九江道,“我的天哪,太皇太后把韋相罵的,真恨不能找地fèng鑽進去。”

    李九江唇角一勾,“娘娘這些年好脾氣,以至於,這許多人,都忘了娘娘的性子。”

    ☆、第387章 太皇太后之二

    回朝致仕的謝柏聽聞此事,頗有些哭笑不得。謝莫如的手段,永遠這般快狠准。直接就連削帶打的既斥了內閣,給了內閣個教訓,又打壓了曹氏。

    一舉多得。

    謝莫如做事,從來是一舉多得的。

    謝柏七十歲致仕回朝,於慈恩宮見到了謝太皇太后,謝莫如看向白髮蒼蒼的二叔,猶記得當年那個風流俊俏的探花郎,彼時謝柏與蘇不語開玩笑,因謝柏字漢喬,蘇不語還玩笑的叫他“小喬”,謝柏剛呼蘇不語為“大喬”,現在想想都覺好笑。  

    謝柏年輕時俊俏,今老了,相貌在老頭兒里仍是好的,謝莫如道,“二叔當還可撐幾年。”

    謝柏道,“罷了,我這一輩子,既曾為內閣高官,亦做過一方大員,今已年邁,早些回家含頤弄孫也好。原想著,倘娘娘這裡還需人支撐,我再多撐幾年也可。娘娘一直很好,我也就放心了。”

    謝莫如道,“江山從來都需要有為官員。”

    謝柏望向謝莫如,不禁又垂下眼睛:原來莫如是這樣想的嗎?江山,這是她的江山。

    謝莫如留謝柏在慈恩宮用過午膳,方讓謝柏回家去了。

    謝柏直隸總督致仕,內閣商議後,調湖廣總督轉任直隸總督,湖廣總督之職,由直隸巡撫擔任,空出的直隸巡撫之位,由唐曉接任。

    唐曉,曾為先帝四哥韓王伴讀,今內務司總管小唐總管的侄孫,當然,這主要是小唐總督輩份大,其本身年紀並不算大,人家剛四十出頭兒,在朝中大員里,這委實是一件相當年輕的年紀了。

    唐家人升了官兒,讓人不得不懷疑,當初曹太后擴建宮殿的事兒先是知會的內務司,內務司里,小唐總管是頭兒,這事兒是不是小唐總管泄露出去的喲。權貴圈都曉得,小唐總管一向跟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親兒子似的。  

    這就太冤枉小唐總管了,小唐總管當初看到那壽康宮擴建圖,就去回稟過曹太后,您這宮可沒這麼建的。小唐總管師從吏部尚書李九江,已駕鶴仙去的大儒江北嶺,那是小唐總管的師公,小唐總管大半身的學問都是這位大儒師公傳授的。小唐總管也是好心,不想被曹太妃陰陽怪氣的搶白一頓,大意就是,你一內務司總管就是管著幹活的,這麼多事做甚!

    你說把小唐總管氣的,曹太后不識好人心,他還不稀罕管了呢。

    甭以為大臣就沒脾氣了,曹太后非要做太后,然後,內閣立刻把曹太后親爹從總督位坑成了只得虛銜的散秩大臣。甭看大臣在君前恭恭敬敬的模樣,除非做君王的真的手段夠格,不然想降服他們,當真不易。

    當然,謝太皇太后就另當別論了,這位娘娘是從太宗年間奪嫡時走過來了,仁宗皇帝當年能把悼太子拉下馬,然後自己做了皇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娶對了妻。內閣里這些人還在微末官位上熬資歷的時候,這位娘娘與自己還是庶皇子出身的藩王丈夫,後來的仁宗皇帝,已經在磨刀霍霍的向著東宮之位進攻了,她自太宗朝,到仁宗朝,康宗朝,以至今上繼位,她見過的世面,經過的大事,內閣這些人,可能年紀比她長,但,論閱歷論手段,只看內閣被訓成個孫子樣都不敢出聲,就知道這位娘娘是何等手段了。  

    你以為她只是罵人厲害,不,她的厲害,是叫你被罵成孫子都心服口服。

    所以,儘管內閣被太皇太后訓斥,也只有更恭敬的。有沒有不滿之心,或者有,但你不是她的對手,你就得俯首,就得恭謹。

    便是小皇帝穆煊,見識自己皇祖母發作內閣之後,心裡不知為何,雖然自己丟臉,但也覺著,皇祖母發作內閣時的模樣實在太有風範太有氣勢了。

    當然,當太皇太后發作到穆煊生母曹太后身上,穆煊就不會這樣想了。

    慈恩宮因曹太后行事有違禮法,問罪曹太后之父曹斌不說,還將曹家由二等承恩公府降至三等承恩侯府,一下子在爵位上連降四品,曹太后承受不住,就此病了。

    據說是病了,誰知道呢?

    慈恩宮心情不好,自然不會去看望曹太后。

    曹太后說是心口疼,在自己宮裡養病,也不去慈恩宮請安了。

    曹太后不來,謝太皇太后也不理會她,就是宮裡蘇太后等人,也不好去曹太后宮裡。蘇太后早得了家裡的叮囑,定要跟著謝太皇太后走,戚賢太妃亦是如此,韋太昭容更不必說,謝太皇太后自來待她便好,她出身大家大族,更不可能這時候去向曹氏示好。  

    何況,本來曹氏這事兒辦的就沒理。你一太后,建個壽康宮來住咱們不說什麼,沒辦法,你生了皇帝麼。可你把壽康宮建得比慈恩宮還氣派,你眼裡還有太皇太后麼?

    叫誰,誰都這樣想。

    唯獨不這樣想的,大概也就是曹氏了,曹氏哭腫了眼睛,與兒子道,“我也只是把意思跟內務司一說,這幫子小人,就這樣害我。害了我,與他們可是大有好處的!”

    穆煊嘆道,“母親好生養病才是,這般氣惱,這病,更是養不好的。”

    “此事不給我查清楚,我以後就要帶著違禮的名頭兒過活,這叫我活著還有什麼臉?就是皇帝,你的生母被人直戳著鼻子說無禮逾制,皇帝你又有什麼臉!還有你外祖父,他冤啊!”說著又哭了起來。

    穆煊宣了內務司總管唐錦來問,唐錦明明白白一說,當時他如何瞧著不妥,如何去向曹太后說的,曹太后如何答得他,小唐總管道,“臣雖說無甚才學,好在少時得師祖北嶺先生教誨,這將熙和宮擴建至玉瓊宮事,是曹娘娘親自吩咐的。臣倒好意勸來著,曹娘娘可得聽呢,還說叫臣只管當差就是,臣能怎麼著呢?”  

    小唐總管還頗是依老賣老的來了句,“先帝著臣掌內務司這些年,宮裡殿裡修繕的事兒,臣經手不少,再沒見過曹娘娘這樣兒的。恕臣直言,她要當初聽臣一句勸,何至於此。她這樣兒,真不好,帶累陛下的名聲呢。”他還把先帝抬出來了。

    穆煊道,“再有這樣的事,你先與朕說。”

    小唐總管連忙應了,道,“經那一回,臣也是想以後有事同陛下說的,陛下是個明白人。”又捧小皇帝一句,當然,小唐總管言外之意就是曹太后不大明白了。

    人家小唐總管沒辦錯,穆煊也只得讓人家下去了。

    曹太后仍是不依不饒,直說,“好個刁鑽的滑頭,我哪裡有那樣說過,我分明說的是,按制絕不准超過永壽宮的。隋舟便可為我做證。”

    穆煊光顧著他娘這些官司了。

    小唐總管氣得,他可不是軟柿子,他官位雖然不是很高,但他年輕時就跟著仁宗皇帝的,就是先帝,也對他親近的很。何況,小唐總管出身世族,他爹曾官至內閣首輔,他家裡嫡親的三哥為兩江總督,小唐總管自己也是要出身有出身,要關係有關係的人,而且,他當差多年,太皇太后待他都如自家子侄一般,今兒個姓曹的竟要誣衊於他,小唐總管當下發一毒誓,“我要是有半句假話,叫我全家死光!”  

    穆煊傻眼了。

    曹太后不敢發這樣的毒誓,她只好繼續心口疼去了。

    曹太后在宮裡作天作地,她娘家卻是要誠惶誠恐來宮裡請罪的,三等承恩侯曹斌上了請罪摺子,曹夫人親自來慈恩宮,自陳教女無方。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3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