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05頁

    宜安公主兩子得登桂榜,謝莫如恭喜她時,宜安公主也是喜色盈腮,笑道,“這樣的小事,不想竟驚動了娘娘。”

    謝莫如溫聲道,“娘家人有出息,我自是高興的。因我如今居於後位,謝家被賜承恩公爵,便成了外戚之家。外戚之家,人們說起來,有羨有妒,羨妒者,皆慕外戚之家的榮寵。外戚之家自然尊貴,只是,自古以來,觀世家大族,或一時因后妃而榮,但有哪一個世家大族是靠著后妃而立於當下的呢?沒有,一個都沒有。如謝家,眼下自然榮耀。外面人奉承起來,定是打疊著千百種花樣的。謝家子弟,有一分好處遂說成三分,有三分誇耀成五分,倘有七分,便是完人了。這是外頭人奉承。可有一利必有一弊,外戚之家,亦是如此。如外戚子弟,辛苦當差,考評上優,別人不見得認可你當此差時費了多少心血,熬了多少辛苦,或者會說,他能升遷,皆因其後族所致。我所擔憂者,亦非是我與公主,我等此生如何,已可看到了。謝家之難,難在我等之後。子弟是依舊上進,以書香立世,還是盛極而衰,自此泯然眾人呢?”

    宜安公主這些年的歷練,聞謝莫如此言亦頗有感觸,道,“娘娘說的,駙馬也是有所憂慮呢。”

    謝莫如笑,“我也只是一說,孩子們都明白上進就好。”又問宜安公主,謝持謝拓兄弟可要參加明年春闈。  

    宜安公主笑道,“駙馬說,阿持的文章,春闈倒可一試。阿拓則要差一些,尚在兩可之間。本不欲令阿拓明年參加春闈,可他也想試一試,只當多些考試經驗吧。”

    謝莫如道,“這也好。”待宜安公主告辭時,命紫藤取了好些紙墨給宜安公主,說是給兩個小堂弟的。

    宜安公主代兒子謝了謝皇后的賞賜。

    待得回府,與謝柏說了謝皇后的擔憂,謝柏道,“皇后娘娘向來遠慮,謝家之困,怕就在二三十年後啊。”

    宜安公主道,“家族興衰也是難免,要我說,現下亦無需太過擔憂,只要好生教養子弟,約束族人,便三十年後,咱們這一撥老人去了,也是不懼的。”謝家因謝皇后得賜公爵,昭明帝極重謝皇后,對謝家頗多榮寵,如謝芝謝蘭謝玉三人起復,都是一等一的好缺。謝持謝拓謝拙三兄弟較堂兄們年少些,如今考取了功名,憑謝家如今聲勢,前程自然是差不了的。起碼只要謝皇后一日不倒,謝家子弟的前程就是妥妥的。但,凡事盛極而衰,謝皇后便是一路順遂,終有離世之日,那時才是看謝家興衰之時呢。

    此為世事輪迴更替,便是謝柏才智,也是無法的。  

    無非就是夫妻倆說一回,彼此寬一寬心罷了。

    其實,這說起來就是謝家矯情了,殊不知眼下多少人家眼紅謝家呢。還盛極而衰,那也得有盛才能衰啊,咱們多少家族想盛都沒這機會,你家就開始發愁衰的事兒啦!你家想的也忒遠了點兒吧!

    盛有盛的煩惱,衰有衰的苦處。

    重陽前後,大郎二郎再得兩子,昭明帝又得倆皇孫,龍心大悅,大手筆的賞賜了皇孫後,高高興興的迎來了自己的萬壽。過了萬壽節,帝後又帶著一大家子去湯泉宮過冬了。

    待得年前,陝甘總督朱雁回帝都述職。

    朱雁也是昭明帝手裡的老人了,昭明帝年輕時就藩閩地,朱雁便是閩安知州,後來朱雁一路升遷,直至總督位,既是他的運道,也少不得昭明帝的提攜。朱雁如今也不過四十幾歲,竟做得一地總督,封疆大吏,不得不說是官運亨通了。

    朱雁回帝都述職,朱家自是闔家喜悅,但朱家大老太太又沒忍住心中愁緒往謝老太太這裡跑了一回。如朱大老太太這樣的身份,兒子都做到一地總督了,她老人家家裡老封君一般,晚輩們競相孝敬,還能有什麼愁緒呢?偏生朱大老太太還真有一件讓她愁的了不得的事,便是朱雁的親事。朱家大老太太一想到這個兒子的親事就要捶胸口的,道,“我這輩子,倘不能見阿雁成親,便是死了,也閉不上這個眼,咽不下這口氣的。”  

    謝老太太近來出門少了,見著娘家大嫂子,想到朱雁的親事,也不由跟著嘆氣,道,“帝都這些年,不知是不是風水有問題。要是說那沒息的孩子娶不著媳婦,這還有理。可這也不知怎地,怎麼越是有出息的孩子,在親事上越是難呢。”

    朱大老太太深有同感,道,“可不是麼,直愁的我恨不能上吊。”

    “想想內閣還有個李尚書,也是四十好幾了,無妻無子的。”

    “阿雁年紀比李尚書還大兩歲呢。”朱大老太太更愁,道,“明白人不成親不生子,糊塗人生了一窩又一窩,哎,世間往哪兒說理去。”

    謝老太太道,“江伯爵這兩年都沒音訊了,嫂子也把江伯爵的事兒說與阿雁知道,叫他死了這個心才好。再問問他,到底喜歡什麼樣兒的。咱們不拘家世,只要人好,阿雁看得上,縱寒門小戶人家,也成。”這個時候,就別挑啦。再挑下去,便是娶上媳婦怕也生不出孩子了。

    朱大老太太哪裡還敢挑人家啊,她道,“我早就這麼說了,他只要肯娶,我啥都不講究,只要是個女的就成啊!”她們這樣的人家,孩子出息又上進,偏生這般怪癖,朱大老太太在媳婦的選擇上早就不講什麼門當戶對啊之類的了。只要兒子肯成親,叫她把媳婦供起來都行啊!  

    謝老太太問,“阿雁真的不是還放不下江伯爵?”

    “真的不是,可我叫他成親,他就說沒見著合適的。”朱大老太太愁的直嘆氣。

    謝老太太道,“什麼才叫合適的?貌美的,賢惠的,能幹的,聰明的,帝都什麼樣的女孩子沒有呢,他就都不合適?”

    朱大老太太唉聲嘆氣,“他爹為他這個親事啊,哎,父子倆昨兒又鬧了場氣。我就勸太爺,消停一二吧,這也不是突然這樣。”

    “生氣又有什麼用?阿兄這把年歲,怎麼還這般大氣性?”又為娘家哥哥擔心。

    “這不是想到阿雁的親事急的麼。今我們還在呢,待我們這老爹老娘的一蹬腿兒去了,他以後要如何?真箇死了也不能松心。”朱大老太太道,“我為這小子,著一輩子的急。”

    “兒子不都一樣麼。”

    “我哪裡有妹妹你的福氣喲。”朱大老太太很是羨慕這個小姑子,年輕時丈夫爭氣,小姑子是正二品夫人誥命,待老了,家裡又出了皇后娘娘這樣的榮耀,小姑子更進一步,成了一品國公夫人。這樣的福分,看遍整個帝都又有幾個。更有福的是,小姑子家的孩子都正常啊,到了年歲,該成親的成親,該嫁人的嫁人,再沒有她家這個古怪的。  

    謝老太太閒來幫嫂子出主意,道,“要不,你請些閨秀家去,讓阿雁悄悄兒瞧一瞧,說不得有合眼緣的呢。”

    朱大老太太道,“這法子,我十年前就用過了,不中用。有些姑娘挺好,我看著,既懂事又乖巧,阿雁卻嫌人家年歲小,說不到成塊兒。你說,咱們再如何,怎麼也得給孩子張羅個大閨女吧。那年歲大的,不是早成親的,就是寡婦啊!”雖然朱大老太太說啥都不挑,只要女的就成,但也不能看著自己正二品大員的兒子娶個寡婦吧!

    聽到這兒,謝老太太心下一動,坐直了身子道,“嫂子真給我提了醒兒,年歲大些的,也不一定是寡婦,也有和離的呢。”

    朱大老太太十分為難,可為了兒子能有個後,咬咬牙道,“只要阿雁願意,和離的我也願意。”

    “看嫂子你想哪兒去了,別以為和離的就沒身份了。眼下帝都就有兩位和離的貴女,一位是壽宜長公主,秦駙馬出了家,聽說陛下已說了,可令壽宜長公主另擇夫婿。另一位是前六王妃鐵氏鐵王妃,眼下雖還是王妃,陛下當時在朝可是說的明白,鐵王妃可改嫁,只是改嫁時要收回王妃誥命。”謝老太太自己說著就來了精神,與娘家嫂子道,“這二人,可都是好姻緣啊!”壽宜長公主不必說,這是今上的妹妹,長公主的身份自然端貴。還有便是鐵王妃了,這位王妃委實是沒運道,嫁了個糊塗王爺,幸而今上開明,鐵王妃守完一年的夫孝,已是自靜心庵搬回娘家過活去了。鐵家亦是帝都名門,不然當初先帝也不能自他家選皇子妃呢。  

    朱大老太太尋思一會兒,公允的說,這兩人的身份,不論哪個,配朱家都是一等一的。這樣的出身,縱和離過的,朱大老太太也十分願意,只是有些難為,道,“這事兒,可怎麼個操持法兒呢?”

    兩位老太太都是這把年歲的人了,身份也都是有的,見識亦是不缺。謝老太太想了想,便有了主意,“兩位都是貴女,不好輕去唐突,且這事絕不能大張旗鼓。最好是嫂子你先去探探阿雁的口風,倘阿雁有意,咱們再說別的。倘阿雁無意,咱們萬不能失禮的。不然,別親事未成反結仇怨。”

    “你這話很是。”朱大老太太十分認同小姑子的提議,因得了這主意,她也沒在小姑子這裡留飯,便急火火的回家去張羅了。

    有時,事情就是這般湊巧。

    就像朱雁,光棍了幾十年的人了,比李九江還要年長兩歲的老光棍。

    要說朱雁對江伯爵有多深情,其實不至於。就是朱雁自己在被江伯爵拒絕後,也不再提此事了。他不成親,也不是眷顧誰,就是如他所說的,沒遇著合適的。

    什麼是合適,合適的標準是什麼,這又很難說清楚。  

    但,如果遇到那個合適的,立刻就能明白的。

    就像朱雁與鐵氏。

    這倆人的親事,是宜安公主牽的線,當然,如今不能叫鐵王妃了,該叫鐵氏。

    昭明帝恨六王恨到了骨子裡,當初六王死了也只是以國公禮葬,鐵王妃能再嫁,亦是昭明帝樂見。如六王那樣的渾人,也不配有人為他守節!

    故此,昭明帝聽聞這樁親事,還挺高興,笑道,“我早說不禁鐵氏改嫁的,鐵家是個講禮法的人家,六王死後,鐵氏還守了一年,已是仁至義盡。少鴻(朱雁的字)亦為朝中重臣,鐵氏品行賢良,我當賜婚。”支持弟媳婦改嫁不說,他還要賜婚!

    謝莫如笑,“他二人都是青春老大,想來這親事也不會拖的,既陛下賜婚,待得他們大婚,我也賜份賀禮。”

    昭明帝笑,“極是極是。”

    朱雁與鐵氏這樁親事,縱使成了,也從未想過能有賜婚的體面。

    不過,昭明帝能親賜親事,令朱雁鐵氏少了諸多流言紛擾,二人心下自是感激。二郎還親自給曾經的六嬸送了份賀禮,鐵老夫人與小女兒道,“你大姐姐今已再嫁,我這一輩子的心事總算放下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0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