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39頁

    蘇太后在自己親娘進宮時都說,“我雖未曾為先帝誕下龍子,但進宮以來,頗得母后指教照顧,也是我的福了。”

    蘇夫人對謝太皇太后自然只有更感激的。

    曹太后不大喜歡柳悅,但要說討厭,也談不上。她就是不喜歡,這柳悅一進宮就圍著太皇太后轉,要不就是跟在蘇太后身邊,一點兒不知道討好她這個婆婆,曹太后有些氣悶。尤其當初柳扶風守孝,她是想自己父親繼兵部尚書一職的,誰曉得太皇太后寧可讓左侍郎代尚書職,空也九個月,也要等柳扶風回來繼續接掌兵部。曹太后就氣悶,今見柳悅沒眼力,就愈發不痛快了,與母親曹夫人抱怨過幾回,曹夫人也是真心心疼閨女,曹夫人想了想,道,“這事兒,娘娘可是得為以後想想。”然後,曹夫人帶了自家孫女進宮。興許是侄女隨姑的緣故,這位曹姑娘生得,與曹太后年輕時很有幾分肖似,芙蓉如面柳如眉那一款,曹太后一見就覺著親近。

    曹太后乾脆就留侄女在自己宮裡住下了,她留人住下,宮裡卻是謝太皇太后做主的,曹太后得去慈恩宮跟謝太皇太后打報告,曹太后笑道,“自見了阿悅,我這心裡也喜歡女孩子,想她一人在宮裡,難免孤單。這是我娘家侄女,叫阿萱,正好跟阿悅做個伴兒,你們以後可一起玩耍。”  

    謝太皇太后招了曹萱近前看了看,問她多大,聽說也是十五及笄之年,謝太皇太后笑道,“倒是年紀也與阿悅一般大,你是四月生辰,比阿悅大兩個月呢。”

    柳悅便給曹萱叫了聲曹姐姐,謝太皇太后賞了曹萱一對翡翠鐲子,和顏悅色道,“以後閒了,只管來我宮裡找阿悅玩兒。”

    曹萱謝賞應了。

    蘇太后回永壽宮休息,心腹宮人小澄不禁道,“娘娘,你說,曹娘娘把娘家侄女留在宮裡,是什麼意思呢?”

    蘇太后笑笑,“能有什麼意思,你都看出來了,宮裡又有誰不曉得呢。”

    小澄道,“要我說,柳姑娘也太實在了,怎麼就給曹姑娘叫姐姐呢?柳姑娘以後可是要做皇后的。”

    “你呀,現下兩不相干,不叫姐姐叫什麼?待以後,就是阿悅這般叫她,曹家姑娘怕也不敢接的。”蘇太后極厭惡曹太后此舉,你想讓娘家侄女進宮,以後選秀大大方方進宮就是。這是什麼意思!先把人忤宮裡,莫不是怕阿悅先得了元寧帝的心!可曹氏也不想一想,阿悅原就是先帝賜婚,堂堂正正的正室!  

    蘇太后很看不上曹太后此舉,但,她都這般厭惡了,就不知太皇太后如何想的呢。

    不論太皇太后如何想,太皇太后是不會讓娘家侄孫女進宮住著就是了。

    溫慧郡主因閨女在宮裡,她時常進宮請安,在宮裡見到了曹氏女後,溫慧郡主當時面兒上雖沒說什麼,回家生了好大的氣,直說曹太后居心不良。

    柳煜也不大痛快。

    柳家完全是沒想著讓閨女攀龍附鳳什麼的,是先帝遺旨賜婚,又是做皇后,柳家倒也沒清高到不將後位放在眼裡,柳家是極願意的。只是,閨女這剛進宮,原本看著閨女時常跟在太皇太后與蘇太后身邊學著打理宮務什麼的,溫慧郡主是極高興的,因為這是太皇太后和蘇太后為閨女以後入主鳳儀宮做準備了。可沒想到,這才幾日,曹太后就把娘家侄女也弄進宮去了。

    這曹太后的心思,不問已知啊!

    更讓柳家不痛快的是,元寧帝似乎,也更喜歡曹家姑娘。

    而人心,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變大的。

    ☆、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

    不得不說曹太后是個很有些女人心計的女人。

   

    當然,這也得建立在,元寧帝完全繼承了他爹康宗皇帝的審美,卻沒有繼承康宗皇帝理智到冷酷的智慧的前提下。是的,許多人都說康宗皇帝如何如何運道好,小時候就養在嫡母身邊,長大後有嫡母支持,先為儲君後為皇帝。做了皇帝,依舊這般運道好,國家太平,風調雨順,比起他父親與他祖父,還有他那披荊斬棘的曾祖父太祖皇帝,康宗皇帝簡直生來就一個大寫的“順”字啊。

    正因為康宗皇帝順遂的一生,大家可能就忽略了康宗皇帝當政時的太平盛世。是的,東穆開國,能稱為盛世的恰就是康宗皇帝當政這些了。無他,太祖時披荊斬棘不必說,那會兒打仗打的天昏地暗,百業凋蔽,太祖開國後全國統計人口,整個東穆的人口也不過八百萬戶,可想像當時是個什麼情景,多少絕戶鎮絕戶州,都是打仗打的。太祖皇帝之後是太宗皇帝,太宗皇帝登基時年少,開始是世祖程皇后輔政,程皇后過逝後,國事交由輔聖公主,這對母女執政都是與民生息的大方向,但,彼時西蠻屢屢入侵,也是戰事不斷,想休養生息亦是艱難。直至太宗皇帝親政,太宗皇帝儘管在權位上與輔聖公主爭的你死我活,但,能讓謝莫如一直稱太宗皇帝為明君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輔聖失權後,太宗皇帝儘管與輔聖不睦,但輔聖一直堅持的與民休養的國政,太宗皇帝很堅決的執行了下去,並沒有廢除。直至太宗皇帝三十年以後,國事大有好轉,很不幸的是,遇到江南之亂,此一戰,大傷元氣。整個國家基本上是倒退的,待仁宗皇帝登基,給江南減賦稅免徭役什麼的事兒沒少干,江南元氣漸漸恢復,仁宗皇帝卻遇到西蠻人大破西寧關,西關人進關擄掠,陝甘受損嚴重。如果給仁宗皇帝二十年的時間,也能迎來東穆朝的盛世,但仁宗皇帝只做了十年皇帝便因病過逝,之後就是康宗皇帝。  

    康宗皇帝於國政上最大的建樹就是接著他爹當年安排進行下去,尤其,康宗皇帝的心胸不讓於其父仁宗皇帝。自康宗皇帝登基,他雖然也提攜了一此自己親近的臣子,這是人之常情,可有一點,西寧關、北靖關、南安關、禁衛軍,這四處關要將領,康宗皇帝一個沒換。

    別以為明君是容易當的,有些君王,你沒見他做什麼,便治世平安。有些君王,甫一登台,便弄的花團錦簇,大有動作,沒幾天,國家完了。

    康宗皇帝的智慧,就表現在,他沿著祖輩父輩的腳步,非但坐穩了江山,而且,坐好了江山。

    當然,康宗皇帝的審美有些不似其父,但,康宗皇帝一生,與蘇皇后舉案其眉。當初他登基大封后宮,曹氏得康宗皇帝心意,也不過是得了個淑妃,連個德妃都沒爭上。其他妃嬪,位份都不高。

    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蘇皇后的正宮之位。

    畢竟,蘇皇后一直無子。

    康宗皇帝皇就是喜歡曹氏那一款,也沒有半分因寵亂法。就是臨終,康宗皇帝都不忘給兒子定下柳家的親事,康宗皇帝深知長子年幼,內閣忠心,卻是文臣,這就是給長子安排個武將的岳家,以使長子親政時朝事安穩。

    康宗皇帝的用心哪,謝太皇太后與內閣都明白,就不知曹氏母子明不明白了。  

    曹太后或者明白或者不明白,或者覺著,反正先帝已賜婚,柳家已綁到皇帝身上了,於是,她可以安安心心的安排些自己的小算計了。

    曹太后很有女人家的心計,這端午剛過,天氣正熱,謝太皇太后午間都要小憩片刻。曹太后讓自己的小廚房做些冰碗,請柳悅過去吃來消暑。柳悅也是個聰明的小姑娘,她知道自己是要嫁給元寧帝的,曹太后是元寧帝的生母,以後也是她婆婆。柳悅一直覺著曹太后對自己淡淡的,再加上來了個曹萱,柳悅又不傻,也覺出了些曹太后的用意,柳悅就有些不安,覺著是曹太后對自己不大滿意。曹太后讓她去吃冰碗,她其實夏天不大吃冰,但依舊去了。曹太后正側臥在壽康宮的涼榻上聽著宮人念話本子給自己聽,見柳悅來了,很是和顏悅色,笑道,“去吧,他們在阿萱房裡玩兒呢,就差你了。”

    柳悅行一禮就過去了,還想著,這個他們是誰。

    柳悅跟著宮人過去,才知道,這個他們指的是元寧帝和曹萱,柳悅到底年紀小,她出身顯赫,又是順風順水的長大,哪裡見過這個。明明是先帝給她與元寧帝賜婚,可她過來,元寧帝哪裡是在與曹萱吃冰碗,分明是在給曹萱畫眉,柳悅一氣之下也沒吃冰碗,氣呼呼的回了慈恩宮。

    但,柳悅不愧是柳扶風的孫女,骨子裡就有武將血統。柳家祖上就是打仗起家的,柳悅祖父是柳扶風,外祖父是晉王,柳扶風的戰功自不必說,天下皆知,晉王雖無甚戰功,但要知道,晉王年輕時武功是諸兄弟中最出眾的,也是因此,晉王在朝當差時,一直是在兵部。  

    柳悅先是氣呼呼的走了,可走到半道上,她想了想,不對呀,我走什麼,臭不要臉的都不怕羞,她避什麼!但,這都出了壽康宮了,柳悅也沒回去,她回了慈恩宮,先洗把臉消消暑氣,這會兒也想明白了。今天中午元寧宮沒來慈恩宮吃飯,那定是在壽康宮用的,而曹萱,自打進宮來,一直是住在壽康宮的。倆人中午定是在壽康宮用的午膳,曹太后若真有心叫她吃冰碗,這麼炎天暑日的,打發人給她送來難道不行?蘇太后從不會大中午的叫她過去!就算大暑天的叫她過去,倘是真心,也不該多一曹萱。還畫眉,我呸!

    要不說,這人跟人哪,就怕對比。

    倘蘇太后也時不時的大中午的折騰柳悅,估計柳悅就會覺著,宮裡規矩就是如此了。但偏偏蘇太后是個好性子的,有什麼東西,都是著人送過來,就是讓柳悅過去吃飯或者說話,也從不是大中午的喊人。

    柳悅歇一歇,也想明白了,知道曹太后怕是故意叫她過去看元寧帝與曹萱如何相親相愛的呢。

    柳悅想著,打發侍女,“把前兒太皇太后賞我的那盒螺子黛,給曹姐姐送去,這是我新得的,我畫眉用的少,倒是曹姐姐,成天早上畫了中午畫,用黛怕是用得多的,給曹姐姐用吧。”

    那侍女能跟著進宮,亦是個忠心有心眼兒的,先勸柳悅,“姑娘不必與那起子狐媚子一般見識,婢子這就送去,看那狐媚子知羞不?”  

    柳悅倒是明白,冷笑,“她要是知羞,也做不出這樣的事來!”打發侍女去了。

    柳悅住的與嘉純郡主很近,嘉純郡主是先帝五哥趙王之女,年紀比柳悅還大兩歲,當初是由康宗皇帝的父親仁宗皇帝賜婚給江伯爵馮飛羽之子馮烈的。趙王就藩時,嘉純郡主尚小,太皇太后疼她,便留她留在身邊兒養活。嘉純郡主的作息與太皇太后很像,中午也要午睡,這剛醒,洗漱後過來尋柳悅說話,見柳悅就坐窗邊看書,衣裳還是上午的衣裳,不禁道,“柳妹妹,你中午沒睡會兒麼。”

    “沒。”柳悅道,“曹娘娘剛叫我過去吃冰碗,我就去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3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