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69頁

    謝莫如反問,“你覺著呢?”

    大郎是個穩重的孩子,想了想,道,“我不知道,這得皇祖父說了算吧。”

    謝莫如道,“那要是讓你提意見,你認為是該增兵,還是不該增兵?”

    大郎顯然自己考慮過這個問題,他說,“如果江南需要增兵,父王應該會跟皇祖父提吧。我對江南啥樣不知道,父王卻是清楚的,我覺著,這事兒該聽聽父王的意思。”

    謝莫如很滿意,道,“就是這個道理,人不可能什麼事都懂,當無法判斷時,就得聽一聽懂行人的意見。”

    要不要增兵江南的事,一直從中秋吵到重陽,都沒吵出個結果,然後,吵來了江南捷報。

    大勝的捷報是重陽後八百里加急快遞到朝廷的,走的是快馬,不是海路。而且,不是走川陝之路各種波折,此次是自閩地、經贛皖二地,快馬直達帝都,五皇子的奏章就寫了半尺厚。據說當時捷報飛遞御書房時,穆元帝於御座上一蹦三尺高,險沒摔了老胳膊老腿。

    因為,遞送捷報的斥侯,滿面灰塵,嘶啞著嗓子說的是,“請陛下安,江南大捷,我軍連下贛皖浙三地,殺敵五萬餘,俘八萬餘!”說著雙後奉上黑漆密匣。  

    其實吧,斥侯進宮前已喊了一路大捷了。

    斥侯嗓門很足,穆元帝自是喜笑顏開,甭管在御書房外等著宣召還是在御書房內議事的朝臣,只有耳朵不聾的,都聽到了這個喜信兒,頓時御書房內外一派歡暢恭賀之聲。

    連斥侯雙手奉上的密匣,都是蘇相親自捧予穆元帝的,君臣的臉上透著喜悅與輕鬆,此刻,幾乎所有人都有一種心有靈犀的喜悅,連一向討厭五皇子的大皇子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仿佛一瞬間,這天就高了,雲就遠了,整個人都舒暢了。

    這場仗,總算打完了。

    是的,打完了。

    朝廷已收復皖贛二地,就意味著,朝廷與閩的通路打通了,同時,將靖江所占地盤兒徹底的分割開來,意味著,湖廣的靖江餘孽將得不到靖江的半點兒物資支援,當然,在蘇地的靖江王得不到半個湖廣援兵。

    奪得贛皖二地,江南勝負已定。

    穆元帝打開密匣,微微一愣,取出比一部書都要厚的閩王的奏章,穆元帝笑的眼淚都要出來了,小心拭去沁出眼角的小淚花,穆元帝臉上的笑都停不下來,與諸人展示了一回五皇子的奏章厚度,笑,“看老五這孩子,這得是太祖立國以來最厚的奏章了吧。”  

    蘇相笑道,“五殿下用兵,向來神鬼莫測,前兒咱們還擔心的了不得,突然之間就拿下贛皖浙三地,其中多少兵略計謀,想必都在奏章中呢。”

    穆元帝已是津津有味兒的看了起來,這也是穆元帝讀到的最曲折離奇的奏章了,簡直比蘇不語寫的話本子還要精彩百倍。

    五皇子知道得給他皇爹一個明郎的交待,他這幾年在江南,因交通不便,且走海路的奏章涉嫌被海匪盜拆的可能的情況下,凡走海路的奏章,他都不敢寫太多兵略計劃,想來這幾年挺讓他皇爹著急的。所以,收復贛皖二地後,能派自家斥侯走陸路送奏章,五皇子覺著安全有保障了,給他爹一個通盤的戰略解釋。

    五皇子從剛開始到江南的各種不容易,死打活打只保住了閩地,打通了與南安州來往路線開始講,一直講到,五皇子和柳扶風等一道總結了,他們在江南寸步難行的原因,主要是靖江大將馮飛羽太難對付。然後,就是贛地三得三失之事,也是靖江世子之死,他們開始對馮飛羽的離間之策,整個計劃時間長達兩年。這其間,非但有江行雲炮製的告靖江書,還有種種流言刺殺,在靖江的種種安排,包括趙陽之死,浙地得而復失,直至今年於贛地的幾場戰敗,都是令靖江遠馮飛羽而用趙斌的計策之中。

   

    當然,這其間,五皇子也遭受了致命危機,被馮飛羽大破閩安城,一路狂路三百里,險死於馮飛羽槍下云云。這其中,也經歷了無數將士的戰亡,但總算,他們勝了。靖江王疑心馮飛羽忠貞,終於將馮飛羽棄之不用,至於趙斌,這位名將之後,靖江愛婿,終於被五皇子一伙人給包裝成當代東穆趙括的代言人。

    還有南安侯死而復生之事,這件事五皇子有點兒冤,因為他起初也不知道南安侯還活著,去歲冬南安侯才悄然現身。五皇子方知南安尚在人世的事,也是因南安侯現身,五皇子與柳扶風方決定與靖江殊死一戰。

    五皇子不忘細述南安侯在湖廣之地的辛勞,還說南安侯不敢現身,起初是飲下毒酒後,雖僥倖保得一命,但身體極其虛弱,東躲西藏,休養很長時間。且,既飲毒酒,如何還敢現身於人前。這裡,五皇子還問他皇爹一句,那毒酒是不是您老人家給送的啊。南安侯的確忠心無二的,要不也不能救他性命。

    穆元帝看到毒酒一節,險給五兒子氣暈,他如何會鳩殺南安侯!MD,真是無處說理了!這麼一想,穆元帝不著痕跡的瞥了太子一眼。

    余者,就是五皇子對於戰事的詳細介紹,何年何月何日,克下何城何鎮,均詳盡的很,穆元帝覺著,自己仿佛透過五兒子的奏章看到將士如何在江南的硝煙中奪取城池,收復國土……五皇子還著重說了彭大郎在湖廣所為,為彭大郎的屠城辯解幾句,一則,彭大郎就屠了一座城,當然,屠一座也不大好,這種行為本身不值得提倡。但有時打仗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為震懾湖廣逆匪,彭大郎行此非常之法,五皇子就是擔心朝中酸儒會詬病彭大郎,先悄悄同他皇爹說一聲,叫他皇爹站他這邊兒,彭大郎於江南有大功啥的。  

    同時,奏章中五皇子也說了對海路時奏章可能為人所竊閱的懷疑,懷疑的理由就是,他先時在湖廣安插下一人組織百姓起義,這事兒同他皇爹提過,而後,這支起義隊伍被林凡消滅。後來五皇子就不敢在走海路的奏章里說機要密事了,想來他皇爹肯定擔心了,五皇子表示了自己的歉疚,同時托他皇爹好生安慰一下他母妃。

    末了,五皇子還表示,打仗都是將士的功勞,他完全不懂打仗的事兒,都是聽柳扶風和南安侯的。所以,打仗方面的記述稍為簡略,待回帝都之時,再令諸將細稟。

    五皇子也沒忘了讓他皇爹準備一大批官員來江南赴任,文官武官都要,具體數目還沒整理出來,但想來數目肯定不少,請他皇爹先有個心理準備。

    還有,他已經非常想家了,想他皇爹、他母妃、他媳婦、他兒子、他閨女,還有他的兄弟們……五皇子請求,甭管年下戰事能不能結束,他都想先回帝都。大局已定,後頭的事兒隨便誰看著辦都成。

    及至穆元帝看完五皇子的奏章,大半個時辰都過去了。

    穆元帝將密折合攏,嘆道,“老五不容易啊。”然後,在諸人心癢難耐的目光中,把五皇子奏章上的事大致說了,諸人聽得五皇子如此計謀,均道,“閩王殿下多智,陛下教子有方。”  

    穆元帝老懷甚慰,笑,“這孩子啊,踏實,就是太依戀家了,這會兒就想回來。”大方的把五兒子的奏章給蘇相看。

    好幾個兒子都在御前,穆元帝先讓蘇相看,可見對蘇相的器重。蘇相接了,甭看這老頭子七十好幾,硬是耳不聾眼不花,且閱讀速度比穆元帝只快不慢。一目十行的看過五皇子奏章,蘇相不說別個,先道,“陛下,還是待徹底平定靖江之後,再著五殿下回帝都的好。”

    穆元帝又不昏頭,也是這個意思,倒是大皇子問一句,“五弟怎麼了?是不是太累了?哎,五弟到江南,一去將將四載,兒臣念及此,亦很是心疼五弟。”

    這話,多麼的兄友弟恭啊!穆元帝今日龍心大悅,聽長子這話,亦是歡喜,笑道,“知道心疼弟弟就好。”不料大皇子接下來一句是,“要是五弟太累,父皇不如著一二能幹之人過去幫襯五弟幾日,一則減五弟肩上重擔;二則也可使五弟暫且從繁重軍務中脫身,好生歇息一段時日。”

    大皇子這話,引得諸人側目。

    好在,大家都是老狐狸了,面兒上倒沒露出什麼來。便是幾位皇子,也只覺著,老大又犯蠢病了。  

    就聽穆元帝喜怒不辯的問,“你覺著派誰去合適?”

    好在大皇子沒蠢到家,而且,大皇子雖然智商有些問題,第六感卻是異常靈敏,他立刻把到嘴邊兒的自薦改為,“這個兒臣也沒合適人選,就是覺著,五弟十分不容易,怕累著他。”

    穆元帝臉色稍稍好轉,道,“你有這個心就是了,三四年就累過來了,現下也不算什麼。再者,江南沒他這麼個人,朕還真不放心。”先前吳國公與南安侯掐成啥樣,穆元帝都不願意提。如今有五皇子在江南,也是瞧著柳扶風與南安侯的意思,勿必不能令兩者生隙。眼下,穆元帝對誰去江南都不放心,還是讓五兒子有始有終吧,眼看一片大好局勢,他可不想再派個人過去,倘功虧一簣,就悔之不及啦。穆元帝吩咐北昌侯準備派往江南的文武官員,再令永安侯永堅守豫地,隨時準備支援湖廣。

    於朝廷,於江南,打下皖贛浙三地,便是大事已定。

    於五皇子,戰事離結束還早的很,五皇子望著靖江城寬厚堅固更勝閩安城的城牆,感嘆道,“這一天,終於到了。”

    ☆、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  

    這一天,終於到了。

    這句話,委實是五皇子的心聲啊!

    其實,五皇子內心深處真正想感嘆的是,人生就是這樣滴變幻變測啊,兩個月前,他還被馮飛羽追殺的屁滾尿流,轉眼間,就輪到他圍困靖江城了。

    上一次,是馮飛羽擁大軍在城外看著,他在城內躲著。

    這一次,是他擁大軍在城外看著,靖江王在城內躲著。

    人生啊,就是這樣變幻莫測!

    五皇子很酸慡的感慨呢,是的,他老人家酸慡了。主要是,這輩子頭一遭打這樣的大勝仗,五皇子外表端嚴著一張因風吹日曬有些不大英俊的臉孔,內心深處簡直是慡的要命啊!

    五皇子都酸慡了,可想而知靖江王是個什麼心情,老人家有了年歲,聽聞前線大敗,趙斌戰死,十幾萬精兵俱喪敵手,靖江王只覺眼前一黑,一口老血就噴了出來,然後,人直直的向後倒去,失去了知覺。

    待靖江王再醒來時,邱側妃正在身畔,兩眼已是哭的紅腫,哽咽道,“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您可得挺住啊!”

    靖江王仿佛沒聽到邱側妃的話,整個人空落落的盯著殿頂的雕樑畫棟,面上灰白一片,透出濃濃死氣,直待內侍進來小聲稟道,“陛下,娘娘,外頭幾位老大人求見。”靖江王方緩緩有了些動靜,道,“馮飛羽呢,傳馮飛羽進宮!”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6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