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3頁

    有用的全給謝莫如拉攏走了,謝太太一個內宅女眷能如何,無非是勸著閨女同謝莫如搞好關係罷了。

    好在,閨女對謝莫如,儘管心下微辭,面兒上向來只有好話的。就聽閨女道,“我在宮裡,也不曉得外頭的事,倒是聽老三說江南那邊兒挺順利的,如今全帝都都知道五殿下戰功赫赫,我也為莫如高興,她一個女人家,在帝都不容易。”

    謝太太想了想,道,“我不如娘娘消息靈通。容不容易的,也是為朝廷盡忠了。”

    謝貴妃有些訝異,“母親沒聽說麼,聽說,外頭戲班子都有五殿下平定江南的戲。”她娘可不是消息不靈通的人哪。

    謝太太頗有深意的看向閨女,道,“那些戲怎能當真呢,前頭咱家請了戲班子,也有幾齣這樣的戲,一看就知道是討好主家的,你父親慣不愛如此,命人刪了去。”

    謝貴妃忖度著母親的意思,不再多說。

    謝貴妃是個懂得分寸的人,謝太太告辭之後,謝貴妃就悄提醒了兒子,命兒子少提五皇子之事,就是家下人,也約束著些。

    謝貴妃這些年的貴妃不是白做的,她自然察覺得到怕是有人特意推動此事,謝貴妃不介意添把火,但家族對此已有察覺,謝貴妃當即立斷,命兒子約束好府中人。她可以不著痕跡的給五皇子府添個堵啥的,畢竟,謝貴妃心下難服,她是宮中貴妃,她的兒子出身比五皇子更為尊貴,結果,竟叫五皇子占了上風……但,縱心有不服,謝貴妃觀帝都風向,也是不會與五皇子為敵的,從她在宮裡對淑仁宮頗為周全的照顧就能感覺出來,謝貴妃一直向五皇子府表示善意。既然家族已有所察,謝貴妃當即收手。

    收手的不止謝貴妃一人,趙霖趙時雨也提醒了大皇子,別再推波助瀾了。趙霖並不似謝貴妃有謝家的消息,但趙霖夠機敏,他察覺到,五皇子府的人在調查此事了。

    大皇子不以為意,“壞話不叫說,好話也不叫說?世上有這個理?”這位以前是真的說過五皇子府壞話,然後被五皇子一狀告到穆元帝跟前,然後大皇子被臭罵一頓的歷史。

    趙霖道,“該做的已做了,難道殿下此時要與閩王府翻臉?”

    大皇子並不很擔心,“老五家的還敢找上門兒不成?”

    “找上門兒不至於,只是殿下難道要代東宮去與謝王妃相爭?”

    “那不能!”事實上,大皇子打得是漁人得利的主意,就盼著東宮與五皇子互掐,兩敗俱傷,叫他撿個大便宜方好呢。他此番幫著火上燒油,無非就是想著現下把五皇子的名聲抬起來,東宮必有後手,東宮與五皇子府掐得越慘,於他越是有利呢。

    大皇子很肯聽趙霖趙大人的話,也識趣的撤回了人手。

    至於六皇子妃,正在與謝莫如說自己小妹妹的事呢,“唐家家風,家父母也是極仰慕的。只是我家兄弟姐妹六人,三妹最小,父母難免多疼她一些,今歲二妹嫁了,父母的意思,是想多留小妹兩年。”

    謝莫如笑,“如今唐大人在江南,一時半會兒的也回不來。這親事,原是結兩家之好,其他皆是小節,都可商量。就是小唐,他是心心念念準備明年春闈下場的,什麼時候成親,你們兩家商量就好。關鍵,還是看人品,對不對脾氣,有沒有緣分。”

    六皇子妃笑,“五嫂說的是,我也這麼想呢。”鐵家對這樁親事倒是挺樂意,無他,鐵家其實是走清流路線,可鐵王妃入了皇室,鐵二姑娘嫁了李宇,李宇屬豪門,到三姑娘這裡,因是最小的閨女,鐵御史自己清流出身,就想給小閨女說個會讀書的。可同樣,鐵家的家境,上面兩個閨女婆家門第,父母對閨女的疼愛,鐵家也得給小閨女尋個適齡般配,門當戶對的人家。

    小唐的條件不是最好,但也絕對不差,唐家千年世族,家族底蘊遠勝鐵家。再說小唐這個人,雖然跳脫了一些,但六皇子妃仔細打聽過了,一直在閩王府當差,身邊兒也沒亂七八糟的人。倘這兩點,還不足以動鐵家之心,鐵家最看重的,是另外兩樣:其一,小唐是舉人,雖然是在閩地那窮鄉僻壤的偏僻地界兒考出的舉人,也是正經舉人哪。其二,小唐是江北嶺的徒孫,而且,不是記名徒孫,而是實實在在受江北嶺指點教導的徒孫。

    再想一想,小唐的爹也是做過一地總督的,雖是外官,品階比鐵御史只高不低,高嫁低娶,門第堪配。故此,小唐的條件雖不是最好,但想找個與小唐旗鼓相當的,也不容易。

    鐵御史鐵太太還親見了見小唐這個人,就十分願意了。

    謝莫如與鐵王妃都是有身份的人,既是說定,此事便定了下來。至於定親迎娶之類的事,自然要等唐家人出面的。

    謝莫如做媒給鐵三姑娘說了門好親事,鐵王妃管著六皇子府里里外外,自不能叫府中人給五皇子添亂。

    張薛二人將事查明,就是臨近年關了,這也是他二人做事有效率,不然,哪兒能查得這樣快。

    謝莫如看了一回名單,對二人道,“我知道了。”

    張長史道,“自吳國公戰亡,太子極是依賴寧徐翁婿。”寧是指寧祭酒,徐就是寧祭酒的榜眼女婿徐寧了。

    謝莫如微微頜首。

    薛長史道,“娘娘若有差譴,微臣願效犬馬。”雖然謝王妃說她有法子,但謝王妃畢竟是女眷,倘謝王妃有不便之處,他們是很願意幫忙的……

    謝莫如收下二人的好意。

    其實是張薛二人把事想複雜了,還什麼鄭伯不鄭伯的,鄭伯要就這點兒手段,江山早是共叔段的了。謝莫如沒急著破局就是因為,她也需要提高一下五皇子的聲望,不過,凡事總有個度。如今五皇子名聲有了,謝莫如也不會任其繼續,想要破局,根本不必去找東宮算帳或是給吳國公府難堪,謝莫如直接給穆元帝上了一封奏章,她寫的內容,與穆元帝偷看的謝莫如給五皇子的家書也差不離。

    謝莫如寫的是:城中頗有讚揚殿下軍功之事,臣以為,殿下得失,自有聖心知之,倘有讚頌,何不選現下名將秩事,廣為傳播。如此,一可令百姓知我朝軍備實力,安以民心;二可以名將建功封侯之偉業,動以民心,招募新兵,擴充軍力……

    基本上,謝莫如的意思就是,與其這樣歌頌五皇子,不如去歌頌此次戰事的將軍們,叫人知道,打仗能建功能封侯能富貴能封妻蔭子,如此,多多宣傳,好趁機招募新兵啊。

    朝廷打仗,軍隊折損不是不嚴重。

    要補充兵源,就要募兵,而募兵,可以硬攤硬派,但如果能鼓舞人心,百姓自發願意當兵,豈不更好!戰時,就得有戰時的宣傳策略。

    在謝莫如看來,穆元帝手下的宣傳部門就很不合格。

    所以,她給穆元帝遞了奏章。

    當然,王妃的奏章,有王妃奏章的遞法。

    既是東宮對閩王府設局,那麼,能破東宮此局的,非穆元帝莫屬。

    而穆元帝此人,向來對事不對人。

    朝廷內外都說五皇子的好話,穆元帝倒沒覺著怎麼著,他自己也很看重五兒子。至於鄭伯不鄭伯的事兒,穆元帝還不至於為有人說他五兒子的好話去疑心這個。

    但,朝廷,江山,在穆元帝心中永遠是第一位的。哪怕穆元帝對謝莫如的指手劃腳有些看法,但謝莫如的話是對的,有建樹性的,穆元帝也會用。

    穆元帝直接插手輿論,輿論頓時換了方向。

    此時,他遠在江南的五兒子還愁眉苦臉呢,有人要把他吹上天再叫他掉下來跌死,五皇子能不鬱悶能不發愁麼。

    五皇子知道自己現在也管不到帝都的事兒,且以他媳婦的聰明,他都能察覺不對勁了,他媳婦肯定更早就察覺出來了。五皇子就想著,他媳婦會怎麼應對呢?

    這事兒,叫五皇子應對,他除了多多寫信跟他皇爹聯繫父子感情外,五皇子還真沒啥好法子。

    直至過了新年,正月里再接到他媳婦的信,五皇子看後大樂,百愁全消,五皇子將信翻天覆地看了數遍,而後,方歡歡喜喜的將信收起來。想著,近來他深覺自己頗多長進,跟他媳婦一比,還是略有不如的啊。

    五皇子將自己與妻子的智商差距歸結於倆人的年齡差距上,畢竟,妻子比他年長几個月麼,所以,比他聰明也是有道理的。

    ☆、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

    帝都大後方有妻子坐鎮,五皇子十分放心,一開春,顯然靖江王已經搞定了自己的內部紛爭,又派出難纏的馮飛羽,五皇子欲收復皖地,皆因馮飛羽善戰,幾番交鋒,勝負各論。

    五皇子雖心急,倒也穩得住,畢竟,縱馮飛羽驍勇,柳扶風也能擋他一擋的。何況,馮飛羽雖是難得的將才,但靖江世子一死,世子嫡長子雖立為太孫,太孫在政治地位上也是合法繼承人,但在政治經驗上,怎敵得過野心勃勃的靖江諸子。尤其是邱側妃所出的穆三,此次世子在穆三府上被毒殺,靖江王雖將此事扣在穆元帝頭上,可這種結案方式,有多少是出自對局勢的需要?而穆三,就果真清白麼?

    饒是靖江王壓服手下各方勢力,強勢的冊立太孫,但沒有重懲穆三,也是事實。

    馮飛羽重返前線,糧糙卻掌於邱姓人之手,當然,邱家一向是靖江大戶,深得靖江王信任。而且,邱家也沒腦子犯抽,不會在這時候給馮飛羽下絆子。

    只是五皇子方如何肯放過這等機會,江行雲就細研究過馮飛羽的背景,馮飛羽與靖江世子頗有淵源,說來馮飛羽是靖江世子母族出身,少時卻過得頗為坎坷,倒不是出身不好,事實上馮飛羽還是靖江世子母族的嫡系族人,馮飛羽自己也是嫡出。之所以坎坷是因為馮飛羽有個腦抽的爹,迷信,超級迷信,閒著沒事就一個愛好,算命。馮爹對算命的愛好痴迷到,出個門都要算一算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馮飛羽呢,少時命運頗為不濟,出生時母親難產死了,然後攤上個愛算命的爹。馮爹不知找哪個高人算的,說馮飛羽命硬,出世就剋死母親,要養在身邊,接下來就要剋死馮爹了。可想而知馮爹對這個兒子多麼嫌棄了,馮飛羽自幼是給他爹扔田莊裡長大的,按他爹的說法是,離得遠些,不令其命硬克著自己。這麼個不受主家待見的孩子,可想而知,少時日子是怎麼過的。馮飛羽命硬不硬不知道,但有本事的人,怎樣都不會埋沒的。馮飛羽少時就有智擒山匪的逸事,主要是馮爹為防這個兒子克著自己,把兒子扔的田莊不是尋常城外田莊,而是不知哪個犄角旮旯窮鄉僻壤的山林田莊。那兒臨山,地方窮,有匪患,基本上比穆元帝收拾六皇子的山村好不了多少,但馮飛羽顯然不是六皇子那慫貨,人家馮飛羽十二歲就設計端掉了一窩山匪。管那片山林的馮家管事倒是有些見識,覺著這位小主子不是池中物,把這事兒告訴了主家,不是馮爹,而是馮爹的伯爺馮氏族長,馮族長的見識更非馮家管事能比,親自見過馮飛羽後,不忍他埋沒,最後此事為靖江世子得知,靖江世子不信什麼命硬不僵硬的事,馮飛羽是他母系族人,就此入了靖江世子眼緣。靖江世子看他在武事上頗有天分,命人悉心教導,馮飛羽文武皆有不錯天分,世子原是想留他在身邊給兒子做個伴讀,馮飛羽卻是另有打算,十五歲就去軍中歷練,累功至飛羽大將軍,世人都稱一聲馮飛羽。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