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這盪子不是浪蕩子,而是遊子。這個倡婦也不是女字旁以肉事人的娼婦。元帝所寫的,是那個時代常有的別情,那時代相愛的沒有婚姻關係的兩個人,類似於現世中的同居男女。而不是特寫他和徐妃。這裡倒見出他的心胸,他沒有借題發揮,冷嘲熱諷。本來嘛,夫妻之間的恩怨糾葛,自己知道就好,沒必要嚷嚷得天下皆知。至於一時意氣落入詩文,遺傳後世,更是不明智的。
所以我是不大覺得這賦文是蕭繹特地為譏諷徐昭佩寫的,徐也許不過是引出這文字的一點小苗頭。這篇賦的意境氣象儼然跳脫出夫妻兩人之間的怨恨矛盾,而成為一種游思,放到盛唐詩賦里也毫不遜色。不知道這段史實的人,怎麼也看不出這是一個受了老婆氣,戴了綠帽子的男子的“發泄之作”,更不會相信現實中這兩人之間根本沒一點繾綣相思,早已恩冷情斷。後世的詩文少偉大作品是因為自我色彩過重,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其實越是好的詩文,越是能夠叫人忘卻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蕭繹固然不能做到在床第間與眾男士無差別,但在詩文里,他做到了。
第27節:陌上花開緩緩歸(27)
徐妃事,後代多有詠及,是李義山詠的最好,好在不拘泥於兒女情事。《南朝》詩云: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
義山詩是吸納的,由帝王宮闈一筆帶入逐鹿天下,數千年風月攬入指間,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那些王侯將相那些曾經以為不可一世的帝王,其實都是一葉障目,妄自尊大而已,即使是梁元帝,也只得到徐妃半面妝的對待罷了。
但詩人是自我中心的,冷靜而客觀的詠史,亦難掩自己對現實功名的失落,帝王和小臣沒有分別,似乎還不如,他李商隱有共剪西窗燭的妻子,殷殷等待他歸家。而元帝只有嘲弄他的女子。——這樣想,現實的失落也許會稍稍減輕。
蕭繹是委屈的,貴為皇帝也護不住自己被踐踏的自尊,無論徐妃生前死後,都難免為這個女人耿耿於懷,更為世人取笑至今。徐昭佩更是委屈,不怨蕭郎眇一目,卻笑徐妃半面妝。世事這樣不公。人們多視她為yín娃蕩婦,卻不知她是婚姻生活的不和諧導致嚴重性苦悶,才會心理扭曲,行為出軌。
從半面妝開始,她就已經不再畏懼死亡,不再畏懼他的帝王權威,而是作為一個有自覺意識的女子去抗爭,比起經年累月的寂寞,他肯承認她的存在,肯一怒賜死她,未嘗不是解脫。但這心意終究還是卑微。
清末,皇妃文繡和溥儀離婚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有贊好的,也有號哭唾罵說她不守婦道的,不管社會歷史賦予的意義如何,文繡終還是離了婚,我所崇敬的是,她能夠在龐大的社會壓力下堅持自己的選擇。從今而後她作為一個女人,可以有自我的選擇,不論是婚姻還是生活。
現在,我們能夠自由。你如原野碧樹,我是天地沙鷗,雖然也有一時眼花落錯枝頭的時候,然而不是自己自願,別人是不能逼著你在一棵樹上吊死的。
不合適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的難度,大過再找一個。
參考書目、篇目:
《南史?梁本紀》
第28節:陌上花開緩緩歸(28)
曲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
以詩詞做筏,我看見的不止是緩緩展開的歷史,那些悲辛的,歡躍的,微小的,宏大的事件,還有一個個寂寞的,豐饒的人生。上篇未盡的一些事,因著蕭綱的一句:曲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有了繼續言說的可能。
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曲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
同是一闋“折楊柳”,蕭綱比他的七弟蕭繹更多了一些化外之思。蕭繹的曲中還有人,景是人眼中觀望之物,一山一水艷不可當卻還有個具體形質,到了蕭綱這裡,景已化作了境界,看過去卻還是景。合了禪宗第三層:“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烽煙四起又風花雪月的南朝,那些被江南水煙迷離了雙眼的帝王,註定只能做一時的龍廷。大一統的年代像江心的芙蓉,一時半會還採不到手。
歷史不止一次地錯位。以南梁為例,蕭氏家族有著超優良的文學藝術基因,梁武帝和他的幾個兒子,都是相當優秀的詩人、畫家和音樂家。梁武帝蕭衍除了熱愛做和尚,致力於發展宗教事業。也長文學,善書法,精樂律,他曾創製准音器四具,和長短不同的笛子十二支以應十二律。
梁武帝的長子蕭統,即大名鼎鼎的昭明太子,英年早逝,卻編成了著名的《昭明文選》,全書達三十卷,收錄作家一百三十人,作品五百一四件,成為後人研究先秦至梁初七八百年間文學發展的最重要資料。
三子蕭綱,即被侯景用沙袋壓死的簡文帝,是宮體詩的重要代表,繼立為太子前後,與徐摛,庾肩吾等創作了大量以姬人娼女為描寫對象的詩作,時人稱為“宮體”。開一代聲色犬馬之文風。
七子蕭繹,即焚書後被蕭譽用沙袋壓死的元帝,既是詩人也是畫家。元帝蕭繹在荊州的任上,凡軍書檄文,文章詩賦,皆揮筆而就,他評價自己說:“我韜於文字,愧於武夫。”我上篇提到的“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即是出自他的《折楊柳》,詩曰:“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同心且同折,故人懷故鄉。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寒夜猿聲啼,遊子淚沾裳。”他畫的《職貢圖》,繪有當時來朝中土的方外二十五國之使者,人物栩栩如生,形態精妙。為畫史上名作。
第29節:陌上花開緩緩歸(29)
這幫人,隨便哪個站出來做個文學家怕是綽綽有餘,卓有成就,輕鬆寫意的很,偏偏做了皇帝,於是昏庸的昏庸,無能的無能。這個文人家族對南方的統治,僅僅存在了五十餘年便土崩瓦解。而這份文化上的履歷,比起他們僅僅存在了五十年的國祚不知要源遠流長几千年?
我所心許的那個男子——昭明太子蕭統。他所留下的《昭明文選》足以光耀後世,比短命的梁王朝更為人尊崇。我很慶幸他是在太子位上便死去了,作為一個完備的太子,成功的文人留在後世人心裡。不用捱到皇帝位上,不用被後代品評當皇帝是否稱職成功。後來的歷史證明,比起他的父親兄弟,他是幸運的。
篤信佛教的梁武帝。很運氣的建立了梁朝,又很莫名其妙地昏聵起來,釀成了“侯景之亂”,八十多歲的老皇帝被餓的生不如死,臨死前想要一杯蜜水喝也不能。就這樣死去了。不知道,這是對他四次捨身同泰寺,折騰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的懲罰;還是佛祖對他的獎勵,儘快還清你所欠的債吧。下一世許你個壽終正寢。
現在,翻開史書南梁那一頁,還是覺得很悲哀,不是為粱武帝被餓死悲哀,不是為簡文帝和元帝被人拿土袋活活壓著悶死悲哀。而僅僅是因為一個人的昏聵無知,要拖累萬千小民陪上性命。
祭奠一個人的錯誤,需要成千上萬人的鮮血做祭禮這未免太不該!
南梁太清元年,梁武帝做了個莫名其妙的夢,就這個夢本身來說,我們應該說這是個好夢,因為梁武帝夢見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取得了大片土地,這土地是別人的,所以即使是做夢,也夠他興奮半天。可是就後來發生的事情而言,我們又實在不能昧著良心說這是個好夢。就在武帝天上掉餡餅的美夢做了沒幾天,東魏的南道行台侯景就派使者來送信,信中說他:“臣侯景與高澄有隙,願舉函谷關以東、瑕丘以西之豫、廣、潁、荊、襄、兗、南兗、濟、東豫、洛、陽、北荊、北揚等十三州內附。”
第30節:陌上花開緩緩歸(30)
這麼亂七八糟的地名我們就不用細究了,只需知道武帝被這大串莫須有的肥肉誘惑,接受了侯景這隻材狼的投降,而最後,這土地他也沒得到。倒是因為他的昏聵和反覆無常,使得侯景鋌而走險,起兵作亂。更諷刺的是,侯景以五千兵馬就攪得南梁國內天翻地覆。
回到詩詞上面。彼時,蕭家父子在幹嗎呢?如你所知的,武帝除了愛好文學和音律,他還瘋狂地熱愛宗教事業,杜牧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是明證,從歷史上來看其實不是太誇張,恐怕還往少了說。蕭衍熱愛把自己當作一件寶物舍到寺廟裡去,獻給佛祖。對他這種症狀,我們只能說是走火入魔。如果是真舍,佛祖高興不高興難說,他的兒子蕭綱一定是求之不得的。無他。可以早登皇位,享受權力帶來的無上刺激和快樂。要命的是,他又是不是真舍,沒有一點退位的打算,多半是做出個姿態,在廟裡坐等著大臣把他從佛祖跟前贖回去。他是篤定的,國不可一日無君,只要他沒下退位詔書,他都是那個“皇帝”
大臣們當然要贖他這個無價之君。這麼一來一去的折騰,共花了四萬萬錢。小女子數學奇差也知道這是極龐大的數字,這些錢佛祖當然是收不到啦,人家自有西方極樂世界也用不著,同泰寺估計也不敢收,只是代皇帝收下而已,私底下還得轉入皇上的戶頭。如果是蕭衍自己收了,我真是想不通他要錢幹嗎?
這筆錢最終化做老百姓的苛捐雜稅,沉重負擔。而在這些製造苦難的人的詩文里,你看不到一點痕跡。所以說,詩以言志,言為心聲是不準確的,對一個純粹的天才的詩人來說是,像李白,杜甫,所以註定他們當不了官,在社會形態里只能以詩人的形體出現,為詩而生。過著精彩而又潦倒的一生。對一些風花雪月舞文弄墨的文人來說則未必,詩詞歌賦只是他們生活的調劑品。
寫下曲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的簡文帝,是侯景立的傀儡皇帝。父親被活活餓死,女兒被侯景索去納為姬妾,這位曾經的皇太子,喜歡讀書,熱愛清談,他的老師何敬容私下對人憂慮地表示:“昔日西晉君臣也崇尚玄學,致使中原落入胡人之手。今天東宮又是這樣,難道我們江南還會被胡人奴役嗎?”
第31節:陌上花開緩緩歸(31)
事實證明何老是有遠見的。在國破家亡的時候,蕭綱的玄學,詩文沒有幫到他一分一毫。這讓我想起唐人的一句詩:“寧作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當國破家亡,父親餓死床塌時他想必是悲哀的,當十二歲的小女兒溧陽公主被侯景這個逆賊索去,當作玩物侮辱時,想必他是悲辛的。當侯景派心腹彭俊給他送了一瓶酒請他喝下時,他一定是恐懼無助的。在中國歷史上,當臣子給失勢的君王送酒,那就意味著要送他上路了。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已成為改朝換代的重要過場之一。簡文帝熟讀史書,自然知道此舉是何意,於是準備作個飽死鬼,“乃大酣飲酒。”簡文帝喝醉後,彭俊用麻布袋裝滿了土塊,再壓到簡文帝肚子上,簡文帝就以這種極不體面的方式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