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頁
“冤枉,冤枉啊,皇上明鑑……臣絕無此意,絕無啊……”王欽若嚇得膽魄俱喪,趴伏在地搗頭如蒜,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哀呼著。
這兩人真死會挑,居然在這要命的關頭拿這種事來構陷他!
寇準火上澆油,故意拉高聲線道:“不止呢,我朝眾多功勳元老都曾在天極教待過,王大人這下可是把他們都罵進來了。厲害,真是厲害,老臣粗略算算看究竟有多少——唔,威武郡王石守信、琅琊郡王王審琦、渤海郡王高懷德、河南郡王慕容延釗、隴西郡王李繼勛、濟陽郡王曹彬……啊,還有忠勇王和武陵王。”
“寇大人,你你你……你這是栽贓,這這這……這是斷章取義……”王欽若還待辯解,猛見百官皆面色鐵青,忿忿然盯瞧著他,龍椅上的真宗亦臉有怒色,嚇得身子一抖,匍伏在地,用腦袋死命撞著金殿的地板。
“皇上,臣有罪……臣一時不慎,臣……臣……”看見“主子”也一副要動怒的要的姿態,王欽若驚急交加,兩眼一翻,當堂暈死過去,壞事做絕,一輩子就知道挑撥離間的他,總算也嘗了回被人陷害的滋味。
這也難怪,真宗皇帝雖為聰明英悟之主卻對江湖中事一竅不通,給老謀深算的寇準、八賢王東一拉扯,西一帶,再把一大幫子開國元老給弄進來,還真以為王欽若一心遷都,言語中不慎辱及了太宗、太宗皇帝。
不慎?在這皇權至上的年代,不慎也是欺君大罪!
若非王欽若是他的潛邸舊臣,在他還是壽王時便在身邊殷勤侍奉,為人處事甚和他的脾胃,早已喚過殿前衛士把他推出紫宸殿斬首了。
“來人啊,把王大人送去偏殿,著太醫好生調製。”倒底是仁慈之主,真宗皇帝雖然大怒但沒有不管王欽若的死活,簡單的處理完現場後,朝議繼續進行。
王欽若一走,主遷派實力大弱,馮拯沒有恩師支持,大氣不敢出一個,陳堯叟非是jian臣,只因文官出身,性格懦弱,加上想為家鄉盡點力這才立主遷都避禍,如今被呼延贊為國盡忠之義所感,加上主戰派不斷的分析敵我態勢,把契丹大軍說得一無是處,將天極軍、楊家軍盡往高處捧,這時候居然也想打了。
反倒是真宗皇帝激動了一陣後開始躊躇起來。
非是他膽小畏戰,怕了契丹,而是自古以來作為帝王御駕親征需要顧忌和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
依仗、車駕、行宮等等一大堆都不談,只為了保證皇上的安全,就至少有得四五萬兵馬長期就近守護,不能夠投入決戰,而且一旦兵敗後果無可估量!
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討伐匈奴,中伏被困白登山,若非陳平用計以金帛賄賂單于閼氏,哪來大漢四百年江山;後晉出帝石重貴貿然起兵爭討契丹,大將杜重威、張彥澤先後反叛,致使其兵敗被俘,後晉雖亡;甚至連他父皇、雄才大略的太宗皇帝挾平滅北漢之餘威,率五十萬大軍攻伐燕雲十六州,最後卻也落得個高梁河大敗,全仗葉知秋父母收留才能活著返回汴梁。
如今算上天極軍,大宋的兵力不過是十八萬,對方卻是整整一百萬虎狼之師,群臣再怎麼說得天花亂墜,事實也擺在那裡。
——取勝的機率不會超過一層。
要他御駕親征去打一場幾乎必敗的仗,這……
真宗皇帝猶豫不覺,忽有內侍來報,天極教內衛總管荊嗣在殿外求見。
荊嗣曾為軍中大將,是太宗皇帝最信任的心腹衛率之一,昔年兵征北漢,荊嗣引天極教一營之眾甘冒箭矢,強行登城,足貫雙箭,手中砲,折碎二齒,兀自死戰不退,太宗皇帝親口嘉許,封其為金甲天王,位比候爵,在天極教中的地位僅次於秦懷玉、張勁宏、柳凝濤,此來宮內來必有要事。
真宗皇帝聳然動容,即刻宣入。
荊嗣滿身掛孝,一進大殿百官皆驚。
真宗皇帝訝道:“荊愛卿,你這是……”
荊嗣拜伏道:“任教主名喪天山,遼國難脫干係,代教主問契丹舉兵犯境,即命匠做司打造白盔白甲以備出征。”
“哦,龍代教主受到消息了。”
“是的,遼軍之內有本教安插的探子,耶律長勝前部一動,即有消息送來。代教主料其用兵如神,河北諸將皆不能敵,唯楊家軍鎮守之三關口可保不失,然楊元帥有傷在身,時日一長定難久持,遂親率龍驤、虎翼、飛羽三軍趕往應援!”
“什麼,天極軍已然出動!?”
真宗皇帝聞言大喜,暗贊龍菲芸當機立斷,果毅決然。
“代教主言:兵貴神速,不敢有片刻耽擱。特命臣下送來表章,懇情皇上赦免擅自出兵之罪。”
罪?天極教應對神速,及時出兵援助邊關,真宗皇帝高興都來不及,怎會降罪,朗聲道,“龍代教主過濾了,如今國難當頭,大宋值危機存亡之秋,朕授龍代教主統兵調御之權,天極軍一應行動不必報樞密院備案。”
“臣遵旨。”荊嗣叩首謝恩,續道,“龍教主所率龍驤、虎翼、飛羽三軍共兩萬人日內可至三關頭;第二批一萬騎兵,兩萬步卒十日內當進駐城中,第三批亦是最後一批一萬騎兵,四萬步卒不日即將開拔。半月之內,天極教十萬大軍將齊聚邊關,悉聽聖上調遣——任教主遭難身歿,我三軍將士哀慟不已,齊在英雄碑立下重誓,遼軍一日不退,孝服一日不除,邊患一日不寧,一日不還巽風!”
又是一番豪邁言語!
壯哉!
滿朝文武皆盡動容。
任逍遙在天極軍心中的地位果然……
近乎為神!
只可惜天妒英才,害他早亡,否則三軍用命,將士齊心,區區遼狗何足懼哉。
“據本教密報,修羅教、絕殺、彌勒教、党項會、鬼愁府、天龍門各路高手已星夜趕赴宋遼邊境,以助遼軍攻略我朝。”
百官“嘩”的又是一驚。
別看他們高居朝堂,這幾個組織的名頭的還是聽過的,尤其是修羅教、絕殺,三番四次攪得中原武林不得安寧,太宗皇帝慘敗高梁河也同他們脫不了干係。
倘是平原決戰,幾十萬大軍互相對攻,各自為戰、組織無序的武林人事只是派不上多大用場,但這次同抵禦契丹,註定是以據城死守為主,亦即兩軍爭風的重點在於城池的攻防,這……便是武林高手逞威之處啊!
試想普通軍士搭建雲梯,以盾牌抵禦弓矢、火油、滾木、檑石,九死一生死才能登上的城樓,人家只要腳一點,空中再找幾處借力的地方轉眼功夫就能上去,幾百金重的棍木擂石,搬上城頭不知要費多少人力物理,碰上個擅使外家功夫的高手,一拳一掌頃刻粉碎,武功再高點的能把它反震回去,誰扔的誰倒霉;月黑風高夜普通士卒登城偷襲火把一照就玩完,換成輕功高超,擅於隱匿行藏的,溜進城把大門打開巡夜的士卒才能發覺……
攻方倘有大批武林高手,對於守方簡直就是夢魘吶!
荊嗣看在眼中,忙道:“諸位不必憂愁,代教主早已將邊關訊息知會各路群雄,獨孤宇前輩慨然出山,重掌中原武林猛,號令天下英豪共赴前線,助國守衛邊關,少林、丐幫、四大世家、五大劍派、蜀中唐門等各路高手已全部出發。”
真宗皇帝及文武百官這才鬆一口氣。
荊嗣退往一旁,寇準正要出班奏請以定真宗皇帝御駕親征之心,內侍忽又來報:“天波府佘老太君晉見。”
“快,快請——啊不,朕來。”真宗皇帝離開御座,親自迎了出去。
自從三皇開篇,五帝治世,那有君迎臣之理?
莫非真宗腦筋被遼國嚇糊塗了?
並非如此,只因當初宋太祖趙匡胤征北漢劉繼元時曾與當時為北漢效力的楊業(楊繼業)的父親火山王楊袞有舊,楊袞與趙匡胤兩軍交戰,惺惺相惜。趙匡胤解玉帶與楊袞手中的金鞭互換,言明若楊家後人降宋必不相負。
楊業降宋後,為大宋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趙匡胤臨終時,賜佘太君龍頭拐,龍頭下有一玉牌,上面有趙匡胤御筆親寫的“雖無鑾駕,如朕親臨”八個大字,和八賢王手中的凹面金鐧一樣,都是受過皇封的,可以上打昏君,下斬讒臣。拿著這根寶杖,等於是先皇親臨,上殿不用給皇上施禮,下殿也不用辭王,只要用寶杖點三點就得了,所以真宗聽聞佘太君晉見才會親自出迎。
佘太君來到紫宸殿,龍頭杖一頓,問道:“皇上,老身聽聞遼國起兵百萬進犯我朝,邊關重鎮一一淪喪,此事當真否?”
真宗皇帝輕嘆一聲,點頭道:“除了楊家軍助手的三關口,其他……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