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不過這都是前朝的舊聞,付巧言就沒多糾結,她倒是好奇《周山志》的事。
“那到底寫了新的本子沒?”
剛那閒話也是他偶爾聽的,沒怎麼往心裡頭去,若不是路過書局定然想不起來,付巧言這一問他就有些遲疑,好半天沒回憶起再多的細節。
“朕也記不太清,一會兒我們去朱雀大街,問問那邊那家草木書局便是了。”
朱雀大街上有草木書局的總店,裡面什麼書都有,晉江書局的書也會進來展示。
兩個人講了一會兒話,馬車就穿出玄武大街往北郊駛去。
大約兩刻之後,馬車就在御馬苑旁邊的一片田地前停了下來。
這邊早就紮好籬笆,田地也打理得整整齊齊,北邊還有一排屋舍,用來給貴人們更衣休息。
付巧言扶著晴畫的手下了馬車,抬頭就聞到一股泥土的芬芳。
她深吸口氣,笑道:“這裡倒是開闊。”
北郊這一片莊子都是皇莊,周圍早就種滿各種各樣的蔬菜糧食,只空出來中間這一小塊地。
榮錦棠過來牽起她的手,領著她往五福地里走。
腳下是鬆軟的泥土,遠處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微風吹過,帶來了祈禱豐收的風鈴聲。
“這地是怎麼選出來的?”付巧言小心翼翼踩著腳下窄窄的田壟,好奇問。
“這個其實就是選了最中間的這一塊,沒什麼特別的講究。”榮錦棠小聲道,“不過對外就說是欽天監算的,說這塊地最有福氣。”
付巧言真是哭笑不得。
榮錦棠領著她穿過田地,給她指臨近的田畝里種了何種植物。
作為一個皇帝,農耕的事情他也是必須要了解的。
“像玉米、土豆、地瓜等物都是從外藩傳來,父皇當年聽說這些食物能抗餓,特殊時期也能代替稻穀作為主食,就命農耕院的博士好研究如何大規模種植,這十年才慢慢普及開來。”
付巧言認真聽著,道:“難怪我隱約記得小時候很少吃過這些,後來漸漸大了幾菜市場裡的才多起來。”
榮錦棠道:“這幾種都很好種植,老百姓自己在家裡隨意開一塊地,若是侍弄得好說不定能養活一家老小。”
付巧言不由感嘆:“先帝真是勤勉。”
一個皇帝最關心老百姓是否有食吃,有衣穿,有家住。當這些都有了,才能叫盛世太平。
在隆慶帝治世的前四十年,他幾乎已經做到了。
可一個烏韃,就毀掉了他一生的努力。
當隆慶帝躺在床上病入膏肓的最後時刻,他心裡頭一定很痛,也很難過。
這一輩子他前九十九步都努力走得又穩又好,可最後一步卻跌了個大跟頭,然而時間不等人,已經沒有底一百零一步叫他重新爬起來了。
一代明君,就帶著無限的遺憾溘然長逝。
話至此處,兩個人都不約而同想起了先帝爺來。
付巧言見榮錦棠似有些傷懷,便道:“我還沒用過犁,陛下帶我去瞧瞧看?”
榮錦棠微微嘆了口氣,領著她往庫房去。
因為馬上就是新年了,五福地這也有家僕在打掃和清理,榮錦棠領著付巧言走進去的時候,正有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在那擦木犁。
付巧言見他手腳麻利,不由問:“你家大人呢?你怎麼這么小就出來做事了?”
那男孩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瞧著倒是沉穩,他好奇地看了他們兩個一眼,返問:“你們是誰?這裡是皇家禁地,外人不得進入。”
榮錦棠驀地笑出聲來。
“我們不是外人呀。”付巧言也笑道。
男孩倒是聰明,從門口瞧見外面跟了一大堆的人,這才反應過來:“給貴人請安了。”
榮錦棠叫他起身,問他:“這應當不是你的活吧?”
男孩挺起胸膛:“這是我父親的差事,只他今日偶感風寒又不想耽誤事,便安排我來了。”
他剛才擦洗木犁的動作熟練自然,一看就是老手了。
榮錦棠問他:“你父親不怕你辦錯事?”
“怎麼會呢?”男孩驕傲地道,“我從小跟在我父親身邊學,他能做到的事,我努力也能做到。”
這句話,一下子說到了榮錦棠心裡去。
是的,父皇能做到的事,朕一定也能做到。
第116章 嬸娘
榮錦棠和付巧言一共只在五福地待了半個時辰, 然後就啟程歸京。
說要熟悉五福地不過是個藉口, 大概走個過場就完事了。
回程似乎要更快一些, 當馬車停在朱雀大街草木書局門口時,付巧言還沒發覺已經到了。
榮錦棠自己先下了車, 然後親自扶了付巧言下來。
因藏書眾多,朱雀大街的草木書局總店鋪面很大,比旁的鋪面寬了一倍有餘。當間草木書局四個大字是大越第一個三元及第的狀元爺喬琛所書,四個字蒼勁有力,老遠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古樸之感。
付巧言站在門邊仰著頭看,朱雀大街上的店鋪櫛比鱗次,彩幡飄搖,實在別有一番景致。
寬闊的青石板路可容馬車雙向穿行, 兩旁的店鋪全部大門敞開,灰帽灰衣的店小二都站在店門口打聲招呼來往商客。街上不時就會停下一二馬車, 錦衣華服的富家小姐或青冠長衫的世家公子下了車來,笑著往商鋪里走。
榮錦棠也沒催她,就讓她站在門口這樣看。
這條街, 見證了大越百年的榮耀。街上開的多為老字號,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應有盡有。有司胭脂水粉的紅顏齋,有司金銀器皿的琳琅閣, 還有兩家大越聞名的布莊,一家叫錦衣緣,一家叫程記布莊。
除了這些食鋪更多,從糕點到私房, 從素齋到全肉席,幾乎占去了朱雀大街一半的店鋪。
付巧言站在這繁榮的鬧市中,久違地感受到了大越的富足。
百年積澱,終有今日之盛世。
她收回目光,看向等在身旁的年輕帝王。
榮錦棠站在那裡,看著百姓熱鬧地生活,臉上也帶了些笑容。
付巧言輕聲說:“這裡真熱鬧。”
榮錦棠問她:“看美了嗎?”
付巧言牽起他的手盪了盪,拉著他往書局裡面走:“美了,多謝陛下。”
出乎付巧言的意料,書局裡面人也不少。
這家總店的書算是門類比較全的,百姓可在這裡訂書,也可以直接過來臨抄。
不過抄書是要付日租費用的,而且不能弄壞書本,所以一般也多為書生秀才之類的文人才會日日都來。
近年來造紙技術以及活字印刷手藝都日趨穩定,因此大越書本的比前朝要便宜許多,然而就是這樣尋常的百姓也無法什麼書都能買回家去。
所以大越才開辦幼學和縣學,為了讓百姓能用很低的束脩識字讀書。
付巧言跟榮錦棠在書架之間穿行,不時停下來抽出一本看,有些書偏門,宮裡頭可能也是沒有的。
榮錦棠道:“民間最便宜的便是啟蒙書籍,其他書若想要看,就必要去書局租看或者去茶館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