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第21章 城中有恙
謝柔覺得自己來錯了地方,而且不只來錯了地方,還救錯了人。
那個叫譚清遠的兗州刺史進了官府,確實借調了人手,可那幾個下人都不大靠譜,面對流民,還沒出手腿就軟了。譚清遠被圍在中間,臉色很差,他極力從人群堆里鑽出頭來,對諸人信誓旦旦的保證會放糧,然而估摸那些流民早就被糊弄過,半個字都聽不進去,圍觀很快變成了群毆。
“這位大人當真是邊關刺史麼?”樓上幾個人都皺起眉來,先不說為什麼譚清遠身邊沒隨從跟著,處理個事情竟然把自己搭進去了,按理說邊關情況要比這件事複雜得多,他怎會一副經驗不足的樣子?
謝柔沒有其它法子,只好讓卓遠卓生繼續幫下去,因為如果此事不解決,他們誰都沒法出城,總不能讓兄長謝煊千里迢迢從邊關調兵過來。
卓遠從人堆里撈起譚清遠,這次他沒有把他往官府里送,而是直接躲開了流民,悄悄提上了樓,譚清遠已經被打得鼻青臉腫,捂著眼睛嘆氣。
“多謝小姐救命之恩。”甫待站穩,他就踉蹌地向謝柔行了大禮。他已然覺得眼前的女子不是一般平民百姓,遇事冷靜,身邊又有武藝高強的侍衛護著,沒準是哪位官家的明珠也未可知,何況她救了他數次,這個禮是該還的。
謝柔這回認真打量了他一番,客氣地道:“大人不必多禮,小女子受不起。”
譚清遠搖了搖頭。
“大人心懷慈悲,有意整治吳城亂象,小女子很是佩服,只是虎落平陽有心無力,不知大人打算用何種方法解決城中困境?”謝柔沉吟片刻,決定問一問。
這個女子太會說話,明明是他能力不夠,她反而先替他開脫了,譚清遠聞言臉上發紅,慚愧地道:“小姐心如明鏡,下官確實是想幫忙的,奈何身邊沒有得力的人可用,而且吳城長久安定,突然碰到這種事,官員毫無經驗,官差質量也不高,做起事來束手束腳,很是棘手。”
謝柔點頭道:“我明白,強龍尚且壓不住地頭蛇,何況大人一人獨行,這樣罷,我將身邊的這兩個侍衛暫時借予你,他們武功不錯,也許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譚清遠連連擺手道:“這怎麼行。”他看得出來,這幾人都是她的護衛,若借給他,她該怎麼辦?
謝柔笑了笑道:“大人不用擔心,借給你也是為了我自己,我們一行急於出城北上,流民之事不宜拖延,否則必生變數,北上之路就更艱難了。”
譚清遠一怔之下,不再推脫:“那就勞煩兩位壯士了。”
卓生卓遠自然是任由謝柔調遣,便和譚清遠打過招呼。怎料譚刺史沒有立刻行動起來,而是猶豫地皺了皺眉。
卓遠問:“大人可還有什麼吩咐?”
譚清遠一時赧然,支吾道:“其實下官還沒想清楚下一步怎麼做。”
“……”眾人無語。
譚清遠紅著臉解釋道:“下官本想放糧,但流民太多,府中餘糧不足,若以武力鎮壓,又怕激起民眾反彈,為難之處百思不得其解。”
他這麼說著,心裡生出慚愧之情,離了自己的管轄範圍,與兗州狀況迥異,他竟然舉步維艱,作為官員而言,無論在百姓眼裡還是朝中大臣眼裡,都稱不上合格,這讓他臉皮發燙。至於為何要跟眼前的女子說這些話,他自己也不清楚,大抵是被這女子氣場所攝,覺得她不像是一個困守閨閣的女子,也許自有眼界和手段,是可以商量事情的人。
謝柔本意並不想摻和這件事情,讓卓遠兩人插手已經算節外生枝,只是看譚清遠為人正派,言辭懇切隱有求助之意,她便也說不出拒絕的話,想想過去這些年都是這麼過來的,多幫上一次忙應該也無礙,於是她默默將眼下的局勢分析了一遍,對譚清遠道:
“小女子不及大人身居要職,善於處理大事,只有些淺薄的見識,若說的不對,還望大人海涵。小女子覺得……大人可以換換思路。”
譚清遠一愣,立刻整理衣衫向謝柔鞠了一躬,道:“還請姑娘不吝教誨。”
謝柔微微一笑,道:“不敢。我看大人已將最關鍵的兩步想到了,放糧和鎮壓之法都不錯,只是方向不對。”
“怎麼?”譚清遠問。
謝柔道:“放糧不一定要盯著官府,城中存糧的還有商貿大戶,讓官府出錢糧他們自然心疼,但若將矛頭指向大戶人家,他們自然就願意出力了。”
譚清遠聽完頓時眼睛一亮,可不是嘛,沒糧就去有糧的地方借,借不到城外的,就借城裡的,確實是個好主意。
“再者,歷來法不責眾,流民一路辛苦,不過是為了吃上一頓飽飯,如果貿然動武,會寒了百姓的心。大人應當去流民中了解過,這些人同出一村一鎮,有領頭之人,大人不如將這些人召集起來,藉助他們的力量平息眾人怒火。”
“可如果領頭的人反抗不聽召令呢?”
謝柔搖頭道:“強硬抓捕與懷柔之法兩相配合,他們不敢不從。”
女子眼力非凡,說得話又是一針見血,一句比一句有道理,譚清遠由衷佩服,推敲一番後,看她的眼神都變了,他生於鳳陽,長於兗州,述職遊歷途中見識過不少風土人情,可不曾見過這般特別的女子,外表看起來那麼溫柔嫻雅,但是內里眼光胸襟不同反響,這是哪裡來的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