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我寫到這裡,肯定有男生鬱悶了,說憑什麼呀?你們女生背個水果筐就敢出來約會了,真的找不到合意的人,吃一頓水果野餐也行,全當郊遊了,約會成本那麼低。我們男同胞,最次也得整點“瓊瑤”、“瓊玖”啥的當回禮,雖說是次等的玉石吧,但那到底也是銀子啊!
這可不能怪我們女生小氣太會精打細算了,古代的習俗它就是這樣規定地!女子只需把成熟的果子向她屬意的男子拋去,這就是表示求愛。至於那是什麼水果官方文件上是沒有限制的!我個人的意見是,力氣大的自信比較有準頭的扔木瓜、桃子,似我這等氣力小的又爛手扔東西沒啥手感的就扔梅子、李子。不說砸傷了情郎,或者誤中他人,就是砸傷了花花糙糙那也是不對的。或者一開始扔比較大個的,到後來玩累了,抓起一把就丟,這叫普遍撒網,重點培養。
《木瓜》這首詩真是妙不可言吶!它不單向我們展現了古代人約會的風情畫面,還教會我們要懂得禮尚往來投桃報李。最最重要的,有此歷史文獻做證,能從根本上極大地維護女性的利益。那就是,如果你送給男朋友一個剃鬚刀,他起碼要還你一瓶三宅一生。
作為債主要理直氣壯。沒聽《木瓜》里怎麼唱的麼——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翻譯成現代話就是,這點小意思怎麼夠表達我對你的愛意呢,只是表示我想要同你交往罷了。
強烈提倡現代男士學習古人的覺悟。
※版本出處:新浪讀書頻道※
上一頁回目錄下一頁
“易水西風”E書作品-23-更多精彩E書請訪問“52ebook”
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 2:39:51 AM《思無邪》 2007.1歷史文獻為證,男女送禮不必平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上頁,(→)下頁,(del)目錄※資料收集於網上,版權屬於原作者,請勿用於商業傳播。思無邪作者:安意如
你看,你看,從前的臉……——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王風·黍離》
《天下無賊》里黎叔很憂鬱地看著王薄說出一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看得人會心一笑。此時的黎叔並不像是江湖人物,而更像是個飽經憂患的文士。
基本上是可以把黎叔看做一個文化人的,無論是“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還是“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黎叔的正職是小偷,身上卻總能時不時晃出些中國文人的影子。這點悖論就像誰都知道馮小剛是商業片的導演,但誰也不能阻止他時不時地露出點文化的尾巴,無可否認心裡那點小癢處還被他用狐狸尾巴撓得挺到位,這是他的才氣。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句著名的感慨出自詩經《王風·黍離》。大約是在東周初年,平王東遷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鎬京(陝西西安),即所謂宗周。他追望著往昔的興盛,滿目所見,皆是荒涼。昔日巍峨的城闕宮殿,舊時繁盛的王都都消失了。廢墟上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肆意生長,也許偶爾天空還傳來一兩聲野雉的哀鳴。在某個夏天的白日,當已不灼烈的光線均勻鋪照在暗淡大地上——末世瘡痍瞬間擊垮了一位內心莊重的大夫,他不禁悲從中來,涕淚滿衫。
《史記·宋微子世家》載:“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殷民聞之,無不流涕。”《麥秀歌》雖始載於《史記》,微子之傷殷卻在西周初年,《麥秀歌》的內容,《黍離》的作者不可能不知道。西周的滅亡,是因為周幽王姬宮涅先生的荒yín殘暴,致使犬戎攻破鎬京,周朝國祚傾頹,這情景和商紂王荒yín失國,被武王消滅何其相似呢?此詩特意以“彼黍離離”點染頹敗景象,不僅見出朝代更迭、世事變遷之速,更大有“殷鑑不遠”的意味。
此後的千百年中,故宮禾黍就成為亡國之思的代名詞,從不竭止地出現在詩文辭賦中,從曹植唱《情詩》到向秀賦《思舊》,從劉禹錫的《烏衣巷》到姜夔的《揚州慢》,無不體現這種興象風神。然而殷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
禾黍成長的過程頗有象徵意味,當“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實”,與此相隨的是詩人的情緒從“中心搖搖”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後半部分的感嘆和呼號雖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樣,但一次次反覆的吟唱加深了悲涼沉鬱。
我最初喜歡《黍離》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憂患之思。那太遠了,我等正身處太平之世的人是很難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憂患的。是我的好姐妹匡離離讓我不由自主地親近這首詩。離離的名字很有古意,大多人見到她名字的時候都會眼前一亮,脫口而出:“哦!‘離離原上糙’那個離離!”簡直連一點歧義都沒有。有時不免讓這丫頭狠狠鬱悶——被她老爸和白居易兩位聯手剝奪了自我發揮創造的權利。
我也不能免,在初識她的時候也這樣反應,畢竟白居易婦孺皆知,號召的功力太強。不過後來讀到《詩經》,讀到“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就告訴離離,你的名字在《詩經》里依然是茂盛的意思,不過這次不是糙,而是黍。
後來,因為離離又認識了匡瀾哥哥。哥哥是個很傳奇的人,在他身上,我倒是讀出了《黍離》的味道,尤其那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在他身上體現尤深。他的理想,在彼時一定有人支持,也有人認為無謂,但,一切正應了那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東周大夫的憂患承擔了整個王朝的興衰憂患,他覺得他看見了,並且有心要挽救,可是當那段歲月決意遠走,歷史沉沉下墜,像一列火車轟轟的迎面行駛。他一個人的一雙手,如何挽得住那份決然?所以憂患,也只能是憂患吧。
哥哥則不同,他的憂患更現實,是將自己置於必須去行的位置上。前方的未名湖是一定要到達的地方。即使繞著那個湖跑了一個又一個大圈。像寂寥清晨在操場上跑步的少年,悶頭不吭。只是在做一個人的,卻是實在而內心滿足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志堅定行走,比站在廢墟上感慨更讓人心許。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原是這樣懇切直白的問天,自問。一個清醒者,他面對一些不能與自己思想同步的人,即使不被理解,憂憤難安,然而心地沉穩,已有答案,不需要勉強別人去認同。
在後世,李白說“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其實是一樣的心思。大凡聰明人,選擇既多,就免不了心亂。別人走鄉間小路安然到家,你卻要進入森林,自然要比別人花費更大的心力才能從中分辨出路徑。
清醒是一個人的破繭而出。它不需要應和。
《黍離》到最後,在我心裡更像是這樣一副圖景:離離是茂盛郁茂的黍苗,迎著光,在風裡肆意地生長,她的生命如果歸原,應該是這樣豐盛的樣子;而哥哥,那個千年前面對著黍苗孑然而立的大夫,他也不要再滿臉滄桑,不要再淒涼。
——眉目清朗,內心滿足。有一顆堅定而透徹的心,這是兩千年後的人。
※版本出處:新浪讀書頻道※
上一頁回目錄下一頁
“易水西風”E書作品-24-更多精彩E書請訪問“52ebook”
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 2:40:01 AM《思無邪》 2007.1你看,你看,從前的臉……——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上頁,(→)下頁,(del)目錄※資料收集於網上,版權屬於原作者,請勿用於商業傳播。思無邪作者:安意如
曇花飛落,一念千年——君子於役,不知其期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王風·君子於役》
她在日影銜山時,趕著牛羊從山上下來,又將雞趕迴圈里。生活是這樣平靜。如果她沒有回頭,對著村外遠山凝望,喃喃說出那句——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我的丈夫去行役,不知何日是歸期,幾時才能歸故里?)
似吟似唱,似有若無地泄露了她的思念苦楚。丈夫在外服役啊,叫人如何不掛念?(“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李白詩:“蠶飢妾欲去。五馬莫流連。”那飼蠶的美人心有擔當,有斤兩。《君子於役》里的美人丈夫不在家,她要擔負整個家庭,雞牛羊也仿佛是自家的孩子需要照顧,饒是這樣繁忙仍對丈夫惦念不止,亦是這樣沉著而有斤兩。
思情若是像杜麗娘柳夢梅那般,縱是生死不悔也只能拿來做話本艷情小說看,贊一聲旖旎,整個故事精美得好像小山屏上鏤刻的花,是裝飾或消遣。倒是似這鄉間女子這樣,無一語刻意浪漫無一事惺惺作態。她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誠懇安穩地度日,卻叫人不得不說她漂亮如真花,香艷搖曳。
所謂“君子於役”的“役”,不能確指是什麼事。大多數情況下,應是指去邊地戍防。又“君子”在當時統指貴族階層的人物,但詩中“君子”的家中養著雞和牛羊之類,顯然地位又不會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說起“貴族”,感覺好像很牛氣似的,其實先秦時代生產水平低下,下層貴族的生活,並不比後世普通農民好到哪裡去。就是在本世紀三四十年代,西南少族民族中的小貴族,實際生活情況也還不如江南一帶的農民。
《君子於役》是一首寫妻子懷念遠出服役的丈夫的詩,但又與一般的思婦詩絕不雷同。《詩經》里的思婦詩或是從女子角度入筆,遙想丈夫在外的艱辛,或是從男子角度入筆,幻想閨中人此際是如何牽記自己,《君子於役》卻有一段天然姿態。它起首破題之後,就不再執於描寫思念,不再正面摹寫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忿怨,而是淡淡地描繪出一幅鄉村晚景的畫面:在夕陽餘暉下,雞兒歸了窠,牛羊從村落外的山坡上緩緩地走下來。這裡的筆觸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連一個形容詞都沒有。不像後代的文人辭章總是想刻畫得深入、警醒,習慣舉輕若重,著意將一份思念寫到一葉驚秋的地步。《君子於役》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舉重若輕。這是我一直喜歡這詩的原因。它那麼淡然,那麼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