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484頁

    所謂的明君,真的沒有幾個,知人善任的更少。

    當年的太宗皇帝算是明君,與魏徵以史為鑑。

    看上去君臣相得,甚為和睦。

    但魏徵死後,其子和公主的婚約解除,墓碑被砸。

    即使後來墓碑再一次修復起來,但所謂的君臣相得,已經破滅。

    海瀾記得娘給他說:你要記住,君就是君,一定要保有足夠的距離。

    也不要傻乎乎別人一表揚,就忘記自己的身份,你的身後有著自己的家人。

    娘說:她倒是不希望兒子一定要飛黃騰達,只要好好活著就好。

    千萬不要隨意捲入什麼改革的潮流。

    一旦改革失敗,搞什麼清算,改革先鋒就是來祭旗的。

    其中關於土地稅的問題,余穎還特意提醒了她們兄妹兩人。

    除非是在皇朝的一開始,就強令廢除所謂的官員不納稅這一條的規定。

    不然想要在大家都一門心思想著怎麼免稅時,說以後統統不免稅,下場只能是一個,成為公敵。

    就算是皇帝想要保住那個臣子也做不到,說不定還會成為背鍋的,成為人人喊打的佞臣。  

    成為佞臣後,一個不好就會禍及家族上下,包括妻族。

    對此臣子還不能怨恨皇帝。

    因為他要忠君。

    余穎可不能讓這個便宜兒子熱血上頭。

    一心只想著忠君報國。

    然後被全部士族被視為敵人。

    想要清除眼中釘,那些人可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余穎很明白異類的下場,必然是被其他人群起而攻之。

    她從一開始就想著,怎麼讓原主的孩子活下去。

    至於其他人想要做什麼,余穎並不能管。

    為了完成任務,她讓他們兄妹兩個人好好讀讀史。

    絕不能把孩子救出來,他自己就一頭扎進改革的大坑裡。

    在很多改革中,不是施政方針不好,而是總有歪嘴的和尚念壞了經。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沒有更多的人支持改革,說什麼都是白搭。

    想要改革成功,就要讓整個社會有更多的人清醒過來,讓更多的人知道改革的方向。  

    那麼,這種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那是大勢所趨的成果。

    可現在的情況,並不是改革的良機。

    沒有那個氛圍。

    不單單余穎是這樣認為。

    就是皇帝本人也是這樣認為。

    他感嘆了一番,放海瀾回家去。

    他心裡是有點遺憾的。

    海瀾太過穩,一點也沒有什麼熱血。

    根本就沒有問一下是不是要改革一番?

    也許是看出來其中的風險。

    可惜啊!

    他明白,海瀾不會成為他手裡的一把刀。

    因為他的母親不會願意的。

    那個女人活得太過明白,絕對不會讓兒子冒風險。

    她在海邊,在軍中都算是頗有些名氣。

    說起來,海氏的功勞真的不少。

    所要的賞賜也是另有作用。

    並沒有留給她的孩子。

    皇帝轉念一想,有些明白她的想法。  

    海瀾作為官員,盡心盡力做事自然會晉升。

    如果他本身就不怎麼適合當官,還是在比較位置低的地方,比較安全。

    至於女兒要嫁進皇家,根本就不用擔心地位問題。

    還不如用皇家的賞賜,給予更需要的人。

    也算是替海家積福,提升一下名聲。

    海家的名聲現在真的很好。

    這一點皇帝是承認的。

    皇帝不好動海瀾。

    好在是海家人少,皇帝不會害怕。

    海家還一直繳納全部土地稅款,怎麼看也是大大的良民。

    皇帝覺得總有一天,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和海家一樣交稅。

    因為他可是打聽過了,在百味書院裡,就曾經提到國稅款問題。

    也許會有一天,百姓們也會和海家一樣的想法,依法納稅,這需要教育。

    這些年來,唐王的莊子裡也開始繳納稅金,他們早就經過了洗禮,怎麼掙錢。

    他們也發現,雖然國人都喜歡當地主,但不得不承認土地的出息並不高,最大的敗筆就是比較靠天吃飯。  

    一旦天不下雨,必然是旱得不行,那麼田裡的莊稼是絕收。

    雨下多了也不成,那是澇了,也是絕產。

    要是沒有科學種田,產量什麼上不去。

    可以說種田不會發大財。

    認認真真種田,也能走上小康就算是不錯。

    跟著余穎種田的其他人,之所以能掙到比較多的錢。

    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種的不是糧食,而是良種。

    良種的收購價要和糧食比,高上不少。

    這些年縣城附近的百姓們,算是種田人最幸福的生活。

    但這種情況是不能複製的。

    畢竟大多數人種的是糧食,而不是良種。

    此刻,余穎編纂的農書也已經到了出書時候。

    在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白話文。

    也就是採用的是最直白的語言

    余穎寫的農書採用白話文。

    在別人看來,並沒有什麼文采。

    但在余穎看來,有文采的文筆並不適合於農書。

    農書使用人多是普通農民,怎麼看得懂文言文,還是白話文合適。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48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