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82頁

    即使皇帝再不喜歡皇妹,也不會對別人如此打壓皇妹的女兒太開心。

    更何況,說起來皇妹已經早早去世,和皇帝就沒有什麼恩怨,之所以派人去抓余穎,也不是記恨皇妹,而且想著拿捏趙王兄。

    結果是計謀竟然沒有成功,皇帝能不氣嗎?

    皇帝堅決不承認自己做錯了,但是總是有人來為皇帝的怒氣負責。

    於是劉太太就進入皇帝的視線里,要是劉太太好好對待未來的兒媳,那麼說不定現在早就結婚了,也不至於到現在都不知道那個外甥女的下落。

    不過劉太太一直龜縮在劉家的家廟裡,過那種吃粗糧,穿布衣的生活,所以皇帝就沒有動她。

    那麼皇帝就把氣發在劉熙身上,讓他一直在外面當地方官,絕對不讓他回到京城當官。

    同樣的,劉熙也知道任家小娘子失蹤的消息,大為吃驚。

    只是劉熙派人找尋了很久,也不見什麼蹤跡,只是聽說曾經有人去小鎮去打擾過任家,但是被任家的那個厲害的丫頭,都給抓住,吊在大樹上。

    那麼就是說,任家小娘子應該沒事吧?

    但是一點別的消息也沒有,讓劉熙總是感覺不舒服,卻也只能把所有的擔心都壓在心底,畢竟他們只是曾經有過婚約的未婚夫妻,不方便。  

    不過劉熙祈求上天,讓任家小娘子平平安安的活著。

    對於劉熙的想法,余穎是不知道。

    此刻的余穎,只是盤算著一件事,有機會要去拜訪一下那個劉太太,當然還要風風光光地到劉太太的面前,爭取把她氣死才好。

    想想這種場景,余穎就很高興。

    只是余穎怎麼也沒有想到,在和劉太太見面之後,真的讓余穎大吃一驚。

    就這樣,趁著中間休息的時候,余穎把劉太太的消息看了一遍,感覺換換腦子後,又開始處理京城裡的消息。

    要知道雙方面開戰後,皇帝那邊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京城裡在上演N龍奪嫡的大劇。

    其實奪嫡不是個容易事,要有文武大臣作為班底,還要有大把大把的銀子做花費,最重要的是要有軍權,方方面面都考慮好了之後,才有資格下場爭皇位。

    但是現在坐在那裡當皇帝的人,掌控欲太強,不肯放手權柄。

    再加上一直鎮守北方趙王。也是格外的強勢,所以這些皇子們一個個活得有些憋屈。

    事實上這時候的京城,真正聰明的人家,儘量不要卷進去奪嫡的風波里,但是有時候事不由人,他們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說起來,這一次的皇位爭奪戰里,各個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燈。

    也許是因為皇帝抓得過緊的緣故,逼的這些皇子們一個個都是走了邪道。

    最最可怕的是,皇帝的那顆猜忌之心在急劇膨脹,看著那些成年皇子就不順心,把疼愛兒子的心,都放在自己小兒子的身上。

    看到這裡,余穎感覺這皇帝已經快和宣宗皇帝差不多,已經是老了,變糊塗了,還霸著皇位。

    其實余穎都不知道,現在的皇帝到底是在養兒子?還是養蠱?

    把這一群兒子都拘在京城裡,放任他們之間的爭鬥,在皇帝看來,大把權力都在他手裡,那些皇子們一個個能翻得出什麼浪花?

    但事實證明,這些人越是壓著,越是想要折騰。

    看到這裡,余穎吹了一聲口哨,這一場皇子間的爭鬥只怕比九龍奪嫡還要慘烈,而且養出來的皇子一個個都是暴虐的性子,一不如意就要殺人。

    這就太好笑了,這些皇族的一切舉動,讓余穎記起大儒孟子的一句話: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說到底,余穎認為這種皇帝已經沒有必要效忠。  

    事實上蜉蝣城的宗旨,就是這位儒家的名言,對所謂的君主,不可以一味的退讓。余穎看夠了忠臣忠心報國,卻被君主以種種理由坑殺。

    余穎不想讓蜉蝣城的人,也落入這個下場。

    當然這一點,余穎不會是大刺刺說出來,不然絕對會讓每一任皇帝視蜉蝣城為大敵,而是潛移默化地在日常里留下痕跡。

    說起來,現在蜉蝣城和趙王系是同夥,但是一旦趙王當上皇帝,就很難說,畢竟人是善變的,這一點余穎是早有準備的。

    比如皇帝和趙王一系,不原本也是同胞兄弟,不也是兵戎相見?

    當然主要是皇帝做的太過分,趙王趁機發難。

    要知道這些年不單單是皇帝記恨趙王府,就是各個皇子何嘗不記恨趙王府?

    他們一個個雄心勃勃得都想著登上大寶之後,就要削藩,削掉趙王的藩地。

    其實他們都選擇性地忘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帝都沒有削藩成功,到了他們那時候,就一定能成功?

    不可否認的是,皇帝一系的兒孫,自我感覺要比趙王一脈高貴。

    事實上皇城裡的皇子們,誰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趙王府竟然先發難,只因為諸多皇子都想著插手趙王府的地盤,於是差點鬧出人命。  

    趙王趁機把自己治下清掃了一遍,拔出不少釘子來。

    而且趙王還和皇帝上報了過程,要求為差點送了一命的兒孫討個公道。

    只是趙王要求的這個公道,就如同泥牛入海,根本就沒有絲毫動靜,皇帝沒有什麼說法。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8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