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8頁

    在此期間,蘇區中央局在項英和任弼時等的領導下,指導蘇區地方赤衛隊和群眾堅壁清野,不斷襲擾敵人,給敵人造成了很多困難。國民黨軍再次西進的先頭部隊第一軍團進到興國時,第一頓飯竟沒有食鹽了,到原在興國的四軍團借了食鹽才5開出了第一頓飯。四軍團的後勤官卻問:"你們有沒有多餘的油?我們已有兩天沒見到油腥了。"回答是:"我們斷油已經五天,找頭豬殺都找不到。"這樣的慘狀實在讓他們始料不及。

    紅一方面軍在後年個月得到了充分的休整和補充,總兵力除去紅十二軍、紅三十五軍,人數竟增至三萬一千人,士氣正旺。

    正在這時,粵桂聯軍也朝蔣介石下手了。

    9月初,趁蔣介石主力陷於江西蘇區不能自拔之際,陳濟棠指揮粵桂聯軍第一、二、三軍等部從廣西、廣東向湖南殺來。2日,其先頭部隊進占郴縣。3日,已進抵耒陽城下。

    蔣介石權衡良久,對何應欽說道:"如叛軍攻下街陽,何鍵必倒戈。現今日本人在東三省也備干我不利。腹背受敵,局勢就難以控制。日本人的企圖如司馬昭之心,我豈有不知之理。可是,內亂不平怎能攘外?共匪之亂只能在平定叛軍後再作打算。這也是攘外必先安內。沒想到我興十倍於朱毛之兵,竟沒能平定江西一省匪亂,實乃吾平生第一大恥。你還記得我前些天發表訓詞中說的話嗎?"何應欽道:"委座,我明白你的苦心。'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干共產黨,則縱肯為奴隸亦不可得'。這種坦誠肺腑之言,我哪裡會忘。此次作戰,將士不可謂不用命。可見朱毛不是常人。為長遠計,仍應傾全力儘快剿除。若共匪發展到二十萬眾,局面恐怕就無法收拾了。"蔣介石嘆息一樣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謝謝你的忠言。明天你擬個方案撤了吧,儘量考慮周全些。我絕不能允許共匪超過十萬。"十二年後,八路軍總兵力已超過二十萬。十四年後,共產黨領導的正規軍已達九十一萬。"十七年後,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入主中國。是歷史再沒為蔣介石剿殺朱毛紅軍提供機會嗎?  

    讓我們再仔細地研讀下去吧。國家易主的謎底就掩藏在默默演進著的歷史皺摺里。

    9月4日,何應欽作出如下退卻部署:第一、第四軍團由高興圩地區撤向泰和、吉安;第一、第二路進擊軍、第三軍團分由上固、龍岡等地撤向吉安、富田;第二軍團撤回寧都;餘部撤向廣昌。

    9月6日,紅一方面軍首長判斷出敵人意圖,決定首先抓住由興國地區北撤之故一部殲之,爾後擴張戰果,部署以紅三軍並獨立五師搶占老營盤斷敵退路;紅三軍團、紅四軍並指揮紅十二軍三十五師攻高興圩及其南北地區之敵;紅七軍鉗制興國之敵。

    7日拂曉,紅三軍七師首先攻占黃土拗,切斷敵第四軍團先頭獨立旅同後續部從聯繫。緊接著,紅三軍主力和獨立第五師從北、西、南三面攻向敵獨立旅,激戰八個小時,全殲該旅,俘敵兩千餘名,繳槍兩千餘支。

    與此同時,紅三軍團、紅四軍並指揮第三十五師,在兵力不足,條件尚未成熟情況下,徒涉西流河準備聚殲敵六十、六十一兩個師。激戰一晝夜後,雙方呈相持局面。此時。交戰雙方都傷亡兩千餘名。紅四軍十一師師長曾士峨,紅三軍團第四師代理師長鄒英平戰死。

    消息傳到方面軍總部,毛澤東下朱德均受巨大震動,他們很快正視了這樣一個現實:瘦死的駱駝比馬大。8日下午,毛澤東同朱德下令讓紅三軍團和紅四軍澈出戰鬥,轉至均村、永豐地區整理待機。  

    毛澤東在總部面壁一日後,喃喃自語:"我們打不起這種消耗戰。今後作戰,必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才可實施!

    五天後,機會來了。

    因第四軍團和五十二師經高興圩退卻受阻,何應欽令第一軍團先掩護四軍團和五十二師北撤,爾後經興國澈向贛州。

    9月13日,紅軍截獲敵撤退命令。毛澤東朱德當即率主力進行追擊。G月15日拂曉,方面軍主力以絕對優勢兵力將敵五十二師及四軍團一部截住並包圍於方石嶺以南地區。激戰三個多小時,紅軍以傷亡僅二百餘人的代價,全殲敵五十二師,俘敵五千餘人。五十二師師長韓德勒扮一夥夫於被俘後潛逃。

    遭此大敗後,其它各路敵軍無心戀戰,紛紛退到永豐。宜黃等縣城。

    至此,紅一方面軍以方石嶺空前大勝為第三次反"圍剿"作戰畫出一個漂亮的句號。

    《毛澤東年譜》載:從8月開始的第三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在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配合下,六戰五捷,殲滅國民黨軍十七個團共二萬餘人,繳槍一萬五千餘支,電台六部,打破了敵人對中央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  

    彭德懷在《彭德懷自述》中這樣寫道,"這次戰役的特點是,充分發揮了毛澤東靈活機動之戰略戰術方針。三個月的艱苦戰鬥,戰勝了十倍之故。以相對劣勢裝備和絕對劣勢兵力,無後方接濟的作戰,取得了偉大勝利,創造了古今中外沒有過的一套嶄新的戰略戰術,這是馬克思列寧主又武庫中的新的發展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法。"毛澤東後來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這樣評價說:"等到戰勝敵人的第三次'圍剿',於是全部紅軍作戰的原則就形成了。"打完這一仗,毛澤東下決心從根本上解決紅軍幹部素質問題,決心創辦紅軍幹部學校。

    就在第三次反"圍剿"結尾時,毛澤東又痛失一員大將,紅三軍軍長、黃埔七期生黃公略。

    《毛澤東年譜》載:為培養紅軍幹部,創辦紅軍幹部學校,找何長工、鄧萍談話,說:我們決心調你們兩個軍長和四個師長,還有十幾個團長和政委採辦個學校,辦個培養幹部的基地。根據蔣介石其人的本性,估計戰爭會越打越大。培養紅軍幹部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我們必須向部隊源源不斷地輸送經過學校培養的軍政素質好的紅色指揮員。還說:新舊軍閥很懂得有權必有軍,有軍必治校這個道理。蔣介石中央軍的構成有幾個系統,一是陳誠為頭子的保定系,一是湯恩伯為頭子的日本士官系,一是胡宗南為頭子的黃埔系,還有其它各省的講武堂畢業的講武系。我們是人民的軍隊,為了戰勝反動派,也要學會辦校、治軍、培養自己的建軍人才。  

    蔣介石依靠黃埔得天下,毛澤東來個敵為我用,準備辦個"紅埔"與蔣爭天下。他的這樣高遠的志向卻在以後的幾年裡差點被窒息掉。

    毛澤東沒為第三次反"圍剿"填一首詞。

    開始的日子沒寫是因為黃公略的死,後來他再沒提筆寫這一段輝煌與艱難的心情了。

    第七章

    ——1

    一封指示信鬧出軒然大波,毛澤東幾年心血被全盤否定。博古浮出水面,入主共產黨。贛南會議,毛澤東強追火力批判,軍權被奪;"毛大師"出任"國家元首"。寧都起義,紅軍實力大增。周恩來人主蘇區,肅反擴大化剎車。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