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點金成石篇現場對話(2)
問:金庸作品或多或少游離於現實之外,缺少批判性,更像成人童話,由於這方面的缺憾能否與魯迅、曹禺、巴金並駕齊驅?
答:成人的童話據說是從華羅庚那兒得來的,這個評價是正面的,已經抬高了對武俠小說的評價,但我覺得還不止如此,金庸小說還不僅僅可以當做童話來看。如果說其他武俠小說可以當做童話來看的話,金庸的小說就可以當成現實的小說來看,因為一切作品不論你直接寫現實題材也好,寫歷史題材、寫武俠也好,它都是虛擬的,故事都是虛擬的,關鍵是它的本質,它的情是不是真的,即使是紀實文學,它也和原來所記述的實事相差很遠了。關鍵藝術的真實是在於本質真實,為什麼許多紀實文學不能流傳呢?就因為它不是反映了生活的本質,而虛構了的東西卻能反映生活本質。比如同樣是寫茫茫林海、冰天雪地,我們找一個優秀的作品比較一下,比如《雪山飛狐》和《林海雪原》相比,《林海雪原》是真事,是作者親身經歷的解放軍在東北剿匪的鬥爭,也是很優秀的,這個作品也可以保留在文學史上;但《雪山飛狐》對人性的挖掘應該是更深刻的,對人的英雄精神的弘揚,不次於《林海雪原》。這個方面和題材沒有多大的關係。至於他和其他幾個作家相比,很難比,我知道有的人為小說家、作家排座次,我覺得這不聰明,因為文學藝術,它不像梁山泊好漢,像《隋唐演義》可以排座次,太機械了,不好排,怎麼排?因為它不能比,金庸和魯迅怎麼比?魯迅的認識和思想要比金庸深刻得多,但是魯迅畢竟沒有長篇小說,你沒有長篇小說,便也沒有可比性。跟曹禺也沒法比,曹禺是寫戲劇的。跟老舍也不一樣,老舍是寫北京的,你用老舍的標準,那老舍就高了,但你用金庸的標準,那老舍就不行。但是,老舍也寫過非常好的武俠小說,老舍有一個非常好的短篇小說叫《斷魂槍》,那個寫出了俠的孤獨悲涼的境界來了,寫俠在現代社會的一種淪落,《斷魂槍》這篇小說是非常好的。
問:你認為金庸小說是人類戰爭思想在和平時期的表現嗎?
答:開始我講到在原子彈時代,武俠小說卻這麼繁榮,這和人在高科技時代生活方式改變是有關的。因為科技越發展,就顯得人越來越無能,人開始對自身的能力產生懷疑。比如現在沒有戰爭了,人為什麼對運動會發生了興趣,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足球,愛看奧運會,為什麼對破紀錄那麼重視,為什麼提高0.01秒都高興得不得了?因為這標誌著對人的極限的突破。儘管有人總是不斷預言什麼什麼紀錄到什麼時候就打不破了,但人們總存在幻想,說應該能打破,實際上紀錄不斷地被打破,那麼人們就產生了一種幻想,人體,它的極限到底在哪裡?在這樣的時代產生武俠小說,武俠小說受歡迎,這和人對自身力量的追尋有關係。
問:金庸小說中你最推崇的是哪部?
答:我最推崇的有兩部,一個是《天龍八部》,一是《鹿鼎記》,其他小說也很好,我也很推崇,我認為金庸最差的小說在整個文學園林中也是在三流以上的,他最好的小說幾乎是無法比的。比如你拿金庸的《天龍八部》可以和《戰爭與和平》比一比,無論規模、深度我認為都不次於後者,《戰爭與和平》我讀的時候,覺得很多段落寫得很鬆懈,對戰爭與和平主題的挖掘也沒有這麼深刻,最起碼是差不多的。
問:你對東方不敗這個人物有什麼看法?
答:東方不敗也是個很好的形象,這個形象的象徵力,所包含的文化意蘊之大,寫得非常好。有人說,東方不敗影射某某人,我不這麼認為,因為還沒有人能變態到那樣程度。但是他會寫到一個人到了非常高的一種境界之後,容易產生的悲劇,到了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時候,人為了追求一種功夫,功夫是什麼?功夫實際上代表了一種征服能力,一個人特別追求這種征服世界的能力,沒有其他東西輔佐和配合,沒有德和人格來配合的時候,容易出現東方不敗和任我行這樣的人物。東方不敗這個具體的人物還是有點可愛的,就是他為什麼而死?是為情而死。他最後是因為關心,他如果不關心的話,他最後會取勝的,即使三大高手圍攻他,他也會勝的,但是後來任盈盈巧妙地利用了他的情。人其實是很殘酷的,一個人對感情忠貞本來是好事,但恰恰被敵人所利用,因為最後忠於愛情的人全部被淘汰掉。
問:俠,既為動人之根本,是否可以認為是一種不可實現的理想境界,使人沉湎其中?
答:我們說現代社會俠的精神在淪落,但並不是說它蕩然無存了。在我們的社會上有光明的東西,每時每刻,每天都有好人好事在發生,只不過這些好人好事不受重視,遭人曲解,甚至做好事反而倒霉。這樣的發展是我們所擔心、所憂慮的,而並不是社會生活中就沒有俠了,如果一點都沒了,那麼今天我乾脆就不到這兒來講了,就是說還是有的,這個多和少和整個社會有多少比例的人重視它,是有關係的。過去我們常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道德淪喪,我對資本主義了解不多,但北大有許多留學生,我覺得許多西方國家的留學生個人修養非常好,我不是崇洋媚外,我看許多亞洲國家的人修養不好,歐洲國家的留學生修養是非常好的,不求名、不求利,有幫助別人的精神。我看到在留學生樓門前馬路上有一塊磚頭,中國學生走過沒有人關心,繞過去了,有一個歐洲留學生從這兒走,沒人注意他,他彎下腰撿起來,放到牆邊去,走開了。在他來看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動作,心裡可能連想也沒想,這是一種習慣。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文明的習慣,一種為他人著想的習慣,我想,這就是很細微處的一個小小的俠的體現。那麼社會的文明程度,不一定與物質生活水平有必然聯繫,在於人們的認識,在於人們的覺悟。
問:為什麼金庸小說男主人公大多百毒不侵、百險不死、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答:這個是金庸小說中浪漫主義的一面,因為武俠小說本質上是浪漫小說,和西方騎士小說一樣,整體上是浪漫主義的。在這整體的浪漫主義體系中,金庸的小說是現實的,是具有寫實化傾向的。他寫一個人既然是主要人物就不能讓他中途死去,如果讓他中途死去,小說就要從另一方面下筆,比如胡一刀,就涉及到小說的敘述問題,但它並不是說英雄可以永遠不死,沒有這個邏輯,就像英雄永遠不敗。
問:比較金庸與古龍,談一下金庸小說的缺點?
答:我覺得金庸小說怎麼讀都可以,你從方方面面讀都可以,它是說不盡的,金庸實際上有說不盡的話題,永遠可以說下去。至於比較金庸與古龍,在認識上,在很多方面上兩人所達到的水平是差不多的。在某些方面古龍甚至比金庸走得更遠,比如古龍對社會的痛恨程度,對貪官污吏的痛恨程度,對人間冷暖的感嘆。古龍由於生活的不幸,他不如金庸這麼幸福,金庸其實自己生活得很幸福,他仍然是關心那些不幸的人;古龍是自己就生活不幸,所以他更充滿了憤恨,在這個方面兩個人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具體的筆力上,在藝術功底上,由於金庸受過很完整的現代教育,知識結構比較豐富,所以寫起來得心應手;古龍也有一定的修養,但是不如梁羽生和金庸,所以他走另一條路子,他寫很奇怪的東西,揚長避短,不寫自己不擅長的描繪。古龍善於寫名言警句,古龍的作品都是由大量的名言警句構成的,而且由於他要多賺錢,他的文字排列方式,一看就是商業排列方式,一個字是一行,三個字也是一行,所以讀古龍小說很快。這種方式一開始很奇怪,但是一個小說光靠方式是支撐不起來的,最後在整體的氣魄上好像他比不上金庸。金庸小說由於是連載,儘管修改了十年,仍然有許多讀者給他指出缺點,在一些不很重要的情節上還是有漏洞的。據說金庸先生還要修改他的作品,我個人以為,保留點缺點也沒有什麼不可以,永遠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