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9頁

    “吳人的小動作……哼。”荀詡想到這裡,輕蔑地從鼻子裡哼出一聲,提筆將自己的這些想法也寫入報告中。負責修飾的郤正拿過他的文稿來看過一遍,表情十分驚訝。郤正抖抖稿紙,語氣象是在質問荀詡:“荀大人,你怎麼可以這麼寫?我國怎麼會和這樣的反逆之徒繼續做盟友?名既不正,言則不順。他們根本就是僭越!”

    “那郤令使,您覺得我國該如何處對?”荀詡反問。

    “當然是立刻與偽吳斷交,詔告天下去斥責他們的這種行為,以彰顯我國的正義立場。”

    “喂,你這樣是不行的……”荀詡搖搖頭,心裡暗想這個書呆子只讀死書,對國際間政治的見解太膚淺了——不,不是膚淺,而是太理想化。若是真的凡事都依先哲之言去治國,怕是蜀國早就四面楚歌窮途末路了。諸葛丞相雖外尊儒術,骨子裡可還是個腳踏實地的法家門徒呢。

    聽到荀詡的話,郤正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怎麼會不行?難道讓我們繼續與這個背叛了理想的國家來往?”  

    “我們的首要敵人是曹魏,必須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不然我國兩線作戰,國內怎麼受得了。”

    “秉承正義,立足正統,順應天命的漢室又怎麼會敗?”

    郤正說得正氣凜然,荀詡只好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聲明這只是他的個人意見,同時心裡給郤正貼上一個“迂腐書生”的標籤。

    報告趕在了中午之前完成,除了荀詡的分析,郤正還自己附上了一篇洋洋灑灑的見解,中心意思只有一句話:“交之無宜,名體弗順,宜顯明正義,絕其盟好。”

    郤正寫完最後一句,在落款處蓋好敦睦使的印章。荀詡立刻將這份報告卷好,外面用絹裹住,拿蠟封入口,然後用一個鐫刻著“漢御郵封”的銅環籀在了文書捲軸上。這是外交公文專用封,帶有這個銅封的文書都被視為御覽文書,傳遞過程中禁止被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拆閱檢查,視同皇帝本人一樣神聖不可侵犯。

    荀詡將套好的文書攥在手裡,對郤正說:“你在這裡等張大人回來,我親自去把文書送出去。”郤正“唔”了一聲,顯然對剛才的爭論還存有芥蒂。荀詡沒時間理他,吩咐僕役備好馬匹,然後匆匆走出了敦睦館。報告越早送出去越好,哪怕只早一天抵達成都,都會對外交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他到門口的時候,僕役已經牽了一匹馬過來,並插上了“敦睦使”的旗子。荀詡理也不理在一旁的監視者,雙腿一夾馬肚朝著牛津飛馳而去。

    因為有敦睦使旗,一路上暢通無阻,很快荀詡就趕到了牛津外交專用碼頭。他翻身下馬,急步朝著碼頭走去,走到一半他心中忽然一沉,因為遠處的牛津碼頭泊位上空無一船。按照常理,這裡應該十二個時辰都有外交快船值班才對。

    荀詡心急火燎地來到碼頭大門,叫醒正在打盹的看守軍士:“我是漢敦睦館的主簿,現在有一封緊急文書需要送出去,本館的專用快船呢?”

    士兵揉揉惺忪的睡眼,回答說:“對不起,所有的船今天都被送去檢修了。”

    “所有的船?”

    “是的,今天早上運走的。”

    “那什麼時候能送回來?”

    “不知道,怎麼也得兩三天吧。”士兵看荀詡急得滿頭大汗,好心地寬慰道,“修船就是這麼麻煩了,平時我軍檢修船隻也得花這麼多時間。”  

    荀詡心裡清楚,這絕對是薛瑩幹的好事。他不敢攔截御覽文書,於是就在運載工具上做文章,故意挑選在今天檢修全部船隻。

    對於東吳來說,將這份文書攔截住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蜀漢在孫權正式稱帝之前得到消息,並搶先一步反應,會在外交上占據更大主動。這也是為什麼孫權要對稱帝一事保密,不肯事先照會蜀漢。“稱帝前照會”與“稱帝後照會”在外交涵義上是不同的。前者意味著這一舉動徵求過了——儘管只是象徵性地徵求——盟友的意見,並得到了充分理解,這也暗示盟友在這一問題上的影響力;而後者則意味著稱帝是東吳的內政,其他國家只要接受既成事實就可以了。

    所以照會時機的選擇事關東吳的自尊心,而對蜀漢封鎖消息卻又暴露出了他們的自卑心態。用荀詡的話說就是:“又是一個小動作。”

    不過這個小動作現在卻把荀詡難住了。

    第四章 外交聯絡

    通常來說,敦睦館與成都之間的外交聯絡通道一共有三條:普通信件與文書一般交給有蜀漢官方背景的商船隊傳送;保密文書通過武昌西牛津碼頭的外交船隻送回蜀漢;而特別緊急文書則會使用吳國的陸路驛道由武昌直接送抵江州。  

    現在牛津碼頭的外交船隻已經無法使用,陸路驛道更不可靠,薛瑩完全可以隨便製造個藉口,讓文書在路上延遲幾天。荀詡看起來只有一種選擇。

    他轉身上馬,抖動韁繩向著武昌東側的龜山碼頭奔去。

    龜山碼頭是武昌最大的民用港,與武昌的方山港一東一西支撐起長江流域商業活動的水路樞紐網絡。龜山港口裡常年客商雲集,除了東吳與蜀漢的商旅以外,甚至連曹魏、西域、邪馬台、高句麗、身毒等地的商船也能見到,放眼望去一片五顏六色的商旗,十分熱鬧。碼頭旁邊還特意建有商棧、旅店以及其他服務型行業,以方便來往商人,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武昌的衛星鎮。

    荀詡到了龜山碼頭以後,高舉著敦睦使的旗號呵斥路上的行人與牛車讓開,無視“禁止馬馳”的標誌牌,直接縱馬來到了蜀漢商船專用的停泊區。

    作為東吳的重要盟友與貿易夥伴,蜀漢商隊在吳國經濟中占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出於外交與經濟目的,吳國在龜山碼頭特意設置了一個漢商榷所,專門用來停放蜀漢籍的船隊。碼頭的守衛一看到荀詡舉的旗幟,也不敢攔阻,讓他一路暢通無阻地跑到了漢商榷所泊位之前。

    此時停泊在這裡的商船足有二三十條,每一條船上都掛著兩面旗子,一面是象徵著蜀漢船籍的炎漢黃旗,一面是自己的商號標旗。黃旗高掛正中桅杆,標旗則掛低一格。荀詡騎著馬在碼頭邊上轉了一圈,來到一艘標旗寫著“糜”字的青桐大船之前。

    這是一艘屬於糜氏家族的商船,糜家在成都是赫赫有名的豪商,其家主就是昭烈皇帝麾下的老臣糜竺。糜竺早在徐州時就是身價億萬的商人,後來追隨劉備入川,被封為安漢將軍;因他弟弟糜芳投降了吳國,糜竺十分不安,最後竟病死於章武二年。他的家族從此不再參與政治,而是重新回到商業領域發揮糜家的特長,蜀漢朝廷也在政策上多加扶持。久而久之,糜家便成為了蜀國舉足輕重的豪商,麾下的商船隊有幾十艘之巨,比起糜竺當年的資產還要多。敦睦館的日常文書就經常通過糜家船隊送回益州。

    “敦睦館急使!有人在嗎?”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