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頁

    難道你少帥願意看著它淪入日本人之手?更何況你少帥當初歸服南京國民政府,不就為抵抗日本人插手東北事務嗎?而且大帥死於日本人之手,東北人誰個不知,哪個不曉.王以哲雖不能說草莽出身,但畢竟身在關外,尚不能真正了解中國的軍事與政治那種互相纏繞、互相摯肘、難分難解的複雜關係,也不可能了解到,攻於心計的蔣介石為迫使張學良俯首聽命而採取的種種政治權謀和外交手腕,自然也就難以真正理解張學良當時的苦境.張學良似乎看穿了王以哲的心事,輕輕地嘆了口氣,解釋道:"既然我東北已歸順南京,我又身為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學良就得聽老蔣的.我雖為一人之下,可這一人是個什麼樣的人你該清楚,邁過他能行嗎?眼下我已派人把情況報告給了總司令,老蔣指示暫不抵抗,準備好了再干,一切先從外交解決."其實張學良當時對蔣的俯首聽命是有著相當複雜的原因的.5 年後他能在西安發動兵諫,難道眼下就不能邁過蔣介石,給東北軍一個靈活應對的權限?更何況他當初歸服南京,主要是為了對付日本人,並不願把東三省的實際權力真正交還中央.而且就他本人性格而言,如果不是什麼力量打動他的心,他是決不會拿東北,拿東北軍,也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這麼大的賭注來冒這麼一場風險的.那麼究竟是一股什麼力量促使他最後採取"不抵抗"政策的呢?首先是他對時局判斷的錯誤.當時的少帥年輕氣盛,如日當空,正處在事業的頂峰,這雖對他鞏固自己的東北大權起了重要作用,但也掩飾了他的一個極大弱點,即對外交、政治上的複雜、艱險缺乏清醒的認識,很多觀點顯得稚嫩.尤其當他看到日本國內的政局出現動盪,而關東軍兵力又顯得單薄時,總是一廂情願地拿日本與中國的情形作比較,因而也更輕信日本人還不至於在整個東北大動刀兵,實行全面的武裝占領.此時儘管已有人向他指出,日軍有可能以占領奉天為開端,逐步實現對東北的占領,但他已完全聽不進去了.其次,他感受到了蔣介石這顆巨樹的蔭庇.  

    想當初東北易幟,南京在道義上和輿論上都大力支持了他.再加上他的果敢專斷,及時處決了歷來不把他小六子放在眼裡、圖謀倒戈的楊宇霆和常蔭槐,終使一度飄搖動盪的東三省穩穩地掌握在了他的手中.對這些,蔣沒有一句責難之辭,仍舊一如既往支持著他.到了蔣、閻、馮中原大戰,他慧眼觀時局,巧辨利弊,在三方打得精疲力竭時,及時進兵關內,把東北軍的砝碼重重地壓在了蔣介石的一邊,不出2 個月,中原大戰以蔣的最後勝利而告終.正是由於他的入關,幫助蔣介石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使蔣介石對這位剛入而立之年的少帥除了敬重、感激外,甚至有再生父母之感.於是南京政府的高官任命、讚譽褒獎、特邀赴京等等榮譽都接踵而至.並在北平設立軍事委員會分會,委任他為代理委員長.

    這樣,東北軍的實力範圍就不再囿於白山黑水之間,而是囊括了河北、熱河、察哈爾及北平、天津六省、兩市,使他獨霸北方這半壁河山,成了名符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中國風雲人物.年輕氣盛的張學良真可謂春風得意、前程似錦,他實實在在地感到自己當初改旗易幟,投靠蔣介石這步棋走得太對了.

    此外,蔣在官場上所施展的各種手腕,也使他對自己當初的易幟決定深信不疑.1930年11月,國民黨在南京召開了三屆四中全會.張學良儘管連中央委員都不是,但憑他揮兵入關,助蔣勝閻、馮,平叛石友三,實現了蔣介石統一中國的多年夙願這一豐功偉績,蔣介石竟派出專列,特邀他進京赴會.沿津浦線南下,而立之年的少帥不但被秀美的中華大地所吸引,更使他難以忘懷的,是蔣總司令對他此行的重視和厚待.蔣除派國民政府要員張群等人親往濟南車站迎接外,鐵路沿線各站,都有地方政府官員主持歡迎的場面,大標語"歡迎擁護中央、鞏固統一的張學良將軍"、"歡迎維護和平、效忠黨國的張副司令"赫---------------  

    張學良下令東北軍不得抵抗(3 )

    ---------------

    然在目,令張學良激動不已.而這僅僅是個序幕.車到南京,張學良更陷入了讚美、恭維、令人傾慕的歡樂海洋中,這是他始料未及的.那天車到下關,蔣介石早已派來了專車迎候在那裡.張學良在十幾輛小車的簇擁下馳上了通向國民黨中央黨部大院的道路.一路上警車開道,眾車相隨,好不威風.沿途彩旗招展,人海如潮,南京市萬人空巷,都來一睹少帥風采,這更令張學良陶醉,神往.當晚,蔣親自主持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張學良自然再次成了中心人物.人人爭相與他握手、碰杯,祝福、恭維,鮮花、美酒令他應接不暇,那一刻,他可真是春風得意,容光煥發.此外,會議期間,蔣介石主動與他換了帖子,義結金蘭.

    而他的夫人于鳳至不但成了宋美齡的母親宋老太太的乾女兒,也與宋美齡成了異姓姐妹.講義氣、重感情的張學良對這些自然不會無動於衷.第二天蔣介石親率南京眾大員陪同張學良拜謁中山陵.其間,蔣介石十分自然地把話拐到了兩人的關係上.蔣十分動情地對張學良說:"咱們是兄弟,今後要患難與共,不分彼此.從今起我的衛隊就是你的衛隊."這不但讓眾人對張學良更為刮目相看,也使為人仗義的張學良認識到:蔣公有恩就報,夠義氣,是個領袖人物.因而他對蔣介石的信賴感也更加重了幾分,這種觀點一直持續了5 年.1933年他代蔣受過、通電下野,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在於此.直至西安事變後他在軟禁中靜下心來反覆思索,這才真正發現在蔣介石眼中只有永久的利益而根本就沒有永久的朋友.蔣這幾年真是實實在在地利用了他,使自己的軍事、政治生涯達到頂峰.但那時的他對一切已無能為力了,只是在冤屈難平中感嘆蔣政治手腕的高明.如果僅把張學良當初聽命中央完全歸結為從蔣介石手中獲益甚豐及對蔣的信賴,似乎還缺少些什麼.對坐鎮六省二市,統兵數10萬的實力人物張學良來說,他對他自己的故鄉,也是自己實力範圍的東北,不會沒有自己的觀點.當時的張學良認為:日本人圖謀東北,由來已久,如要挑起爭端,則可能導致大的戰爭.而日軍雖然在東北兵力不多,但其國內兵力源源而至,則絕非東北一隅之力所能抵抗.當初改旗易幟,他也正是基於此種考慮.如今東北既已聽命於中央,則所有軍事、外交均系全國整個問題,應有個整體考慮.而且日本人的不可一世、恃強驕橫,更使懷有殺父之仇的張怒不可遏.他覺得,東北軍如與中央和為一體,則更能增強力量與日本人抗衡,徹底打破日本人圖謀東北的野心,所以遇事應聽候中央指示.

    此外,當時的張學良對國聯也抱有較大幻想,認為國聯絕不會聽任日本勢力坐大,有礙機會均等的原則;如果國聯放縱日本使東北問題無法解決,則世界各國會怎樣對待國聯盟約、凱洛格非戰公約和華盛頓九國公約?因此,無論如何國聯是不能坐視這則公約成為廢紙的.這些,都使擁有重兵猶豫未定的張學良被捆住了手腳,造成了令他終身難以挽回的遺憾.對這些,王以哲當然無從知曉,他只覺得這種事靠外交解決簡直是天方夜譚.何況他是一個軍人、一個領兵打仗的將領,他所需要的,只是軍隊力量的強盛和命令的合理、可行."印度的事業你知道嗎?"望著沉默無言的王以哲,少帥言猶未盡地問道."知道一點兒."王以哲心中不免有些納悶."蔣要我多研究研究印度,效法聖雄甘地.對日本人就像甘地對英國人一樣,採取不合作的辦法.遇事要退讓,軍事上要避免衝突,外交上要採取拖延辦法.爭取公理,留待國聯裁決."張學良一時又有些神情黯然,"我原想回關外一趟,可有些事又使我未便成行.你還是快回奉天吧.遇事多和張輔帥、藏主席商量."王以哲退出協和醫院後,一陣失望、悽然之感湧上心頭.東北軍坐鎮一方,幾十年征戰,上不怕天、下不怕地,今天卻要外國人來保護.大帥要是地下有靈,能咽得下這口氣嗎?唉,讓我回去怎麼向弟兄們交待.果然,軍官會上,王以哲話沒說完眾人就先炸了鍋:"遭受日本人攻擊,不抵抗怎麼能成呢?這不讓我們睜著眼等死嗎?""軍人打仗就是要盡用手中武器.不還擊,不抵抗,那還要我們幹什麼?"見眾人群情激奮,王以哲站起來擺了擺手,重複道:"這是中央的命令,有什麼法子?我們要絕對服從,不要再為難副司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