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7頁

    宋哲元此刻也是雙眼噙淚,深感還是患難時刻見人心.張自忠當時雖表示個人毀譽在所不計,但宋哲元卻不能讓挺身而出的兄弟受難.當下掏出筆來,刷刷刷在紙上寫下:噴令張自忠為冀察政務委員會代理委員長兼北平市長.宋哲元.

    "寫罷,將命令交給張自忠,說道:"藎忱,你設法在北平拖住日本人,為我們爭取到1 個禮拜的緩衝時間,待我全軍收縮集結後,我軍便可恢復有利態勢.

    "說著,宋哲元激動地握住張自忠的手說道:"藎忱,慷慨赴死易,從容負重難.我今晚就走了,讓你為難了.這張命令就是再見時的憑證,你留好了,至於委員長那裡,我負責說明一切."當晚,宋哲元、秦德純等率29軍軍部離開了北平,南下保定.

    張自忠僅指定副官、參謀、勤務等六七人隨他留平,他的警衛排也被他送回原部隊參戰.臨別前,他給38師副師長及旅、團長們修書一封,說明奉命留平,暫離部隊,叮囑部下團結一致,在副師長率領下聽軍長命令,堅決抗戰,努力殺敵.29軍走後,張自忠孤處危城.此刻,誤解謠諑紛起,有人說是張自忠"逼宮"趕走了宋哲元,在淪陷區與日本人合作圖謀華北;也有人說他與日本人早就訂有"密約",日本人不但贈其巨款,還送給他一個溫柔的日本美女.南京街頭甚至出現了攻擊、謾罵張自忠的標語,某家報紙則取其名譏諷他"自以為忠"……日本人的攻擊誹謗他可以毫不在意,但國人的攻擊指責他怎能無動於衷,更何況他還是一個血性軍人,但他自認問心無愧,上對得起國家民族,下對得起列祖列宗,他默默地忍辱含垢,相信總有一天,時間能向天下辯明一切.在夾縫中生存確實夠難的.日軍進入平津後,大張旗鼓地與漢奸勾結成立偽政權,多次軟硬兼施地要求張自忠提出通電反蔣、反共,都被他一一加以拒絕.事實上日本人並不相信他,急於讓他通電,好斷了他的後路,拴住他,同時派出不少漢奸和日本特務盯梢、跟蹤,想把他完全控制在日本特務的掌握之中.而張自忠則拼命擺脫,拖延著日本人提出的各項要求.另一方面,他加快了自己行動的步伐.  

    見日本人對他派出的談判代表一連數日置之不理後,他開始了秘密的活動.他一面秘密下令各地政府官員開倉放糧,幫助戰亂中的百姓渡過饑荒;一面通過過去冀察政委會中的熟人和紅十字會,秘密轉移未撒出的部隊、掩埋29軍陣亡官兵、分散隱蔽傷員,並專門派人接濟安置29軍留平眷屬…….8 月7 日,見宋哲元交待的延緩日軍1 周的計劃已經完成,自己再留北平已無意義,便宣布辭去一切代理職務,避進了一家德國醫院.一個月後,張自忠歷經艱險,終於從天津登上了英國商船"海口"號,先煙臺、後濟南,最後轉達南京.在濟南,他給手下的李致遠旅長修書一封,說道:"忠奉命留平以後,未能與諸弟兄共同殺敵,致令諸弟兄獨任其勞,深以為歉.而社會方面多有不諒之處.務望諸弟兄振奮精神,激發奮勇,誓掃敵氛,還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國,不能自救,並不能見諒於國人.事實勝於雄辯,必死而後能生.諸弟兄---------------

    張自忠:謎一般的抗戰將軍(3 )

    ---------------

    素抱愛國熱忱,值此呼吸存亡,諒必誓死雪恥."佯洋數百字,道出了張自忠對日軍深惡痛絕、躍躍欲戰之心.張自忠的兩位老長官馮玉祥、宋哲元得知他安然脫險的消息後,欣喜異常,派專人將他接到了南京.見到老部隊的人,他竟激動地淌下了熱淚.他原以為雨過天晴,一切都將過去,但踏上京城的地界,他才發現一切都錯了.南京街頭,攻擊張自忠的標語隨處可見,不時仍有報紙在攻擊他滯留北平、與日本人勾勾搭搭,不明不白.聽前來接的人說,軍委會裡不少軍官主張對他實行軍法會審,宋哲元雖百般努力,四方遊說,但仍是群情洶洶,百啄難辯.聯想到1936年他出訪日本歸來後國人痛罵他的情景,再想到29軍雜牌軍處處遭冷眼的境況,他的心情不禁有些灰暗,也許他此番歸來再難返回原38師老部隊了.果然,他在北平、天津這一個多月的游離,使太多的人產生了懷疑.宋哲元四處奔走,幾乎動用了一切關係,由馮玉祥、鹿鍾麟、李宗仁等多人出面說情,蔣介石才同意對其免於軍法審判,只給他撤職查辦處分,以觀日後表現.張自忠替人受過,遭罵又丟官職.但他這時不想抱怨,也不想解釋,他深信時間能盪去一切疑霧,真相總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在這一點上,他較一般的軍閥有更大的氣度和更深的涵養.他的內心裡只憋著一股勁,要用戰場上的表現來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不久,不知是蔣介石認識了張自忠的清白,或是用人之急,老蔣捨不得讓這位1933年長城抗戰中的虎將閒著,便任命他為國民黨軍政部中將部副.11月,在李宗仁、宋哲元的保舉和原部隊官兵的要求之下,張自忠終於又返回了自己的老部隊59軍(前38師擴編而成)任軍長.仍沒有見諒於國人和輿論界的張自忠終於有了重返前線的機會.在59軍駐地,他熱淚盈眶地對手下眾將說:"蒙各位成全,恩同再造,我張某有生之年,當以熱血生命報國家、報知遇."張自忠說到做到.淮北克敵,張自忠首戰立功;臨沂苦戰,張自忠不計前嫌,毅然解圍龐炳勛部,重創板垣師團,不但令板垣震驚、令仇人龐炳勛嘆眼,更為台兒莊大捷奠定了勝局,臨沂一戰,張自忠名楊天下,昔日的"漢奸"成了今日的英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特發布命令,撤銷對他"撒職查辦"的處分,並將其升為第27軍團司令.但張自忠並未止步,而是不斷身臨前線,在戰場上頻繁建功.  

    徐州、武漢、襄東、棗宜,凡是戰火最熾烈的地方,都留下了張自忠精幹健碩的身影.凡是他參加的戰鬥,幾乎都奏響了勝利的鼓樂聲.兩年中,他轉戰南北,屢勝勁敵,已在國人心目中奠定了民族英雄、抗日名將的地位,鄂北前線,張自忠更是威名遠震,婦孺皆知.寬宏大量的中國人,只要發現了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是絕不吝惜感激和熱情的,就像他們當初痛罵他為"漢奸"一樣慷慨大方.全國各界為感激張自忠戍邊之功,竟發起了一場獻旗運動,數百面錦旗表達了他們對自己心目中英雄的無尚崇敬和殷殷重託.

    黃埔軍校第14、15期60多名畢業生為能投奔到張自忠的麾下,放棄了任其他部隊連長的職位,而甘願到他手下任排長,一時曾轟動全國,傳為美談.張自忠就這樣不顧一切地拼殺在前,勝利在前,以自己的行動遠遠走在全國各路抗日大軍的前列,直到1940年5 月倒在兩名日軍士兵的刺刀下,完成了自己以身報國的宏願.他是抗戰中倒在前線戰場上的第一位集團軍司令.張自忠的死曾轟動全國.靈柩從宜昌運往重慶,沿途成千上萬的各界民眾自動迎候奠祭,表示哀悼.

    蔣介石、馮玉祥等國民黨軍政要員數百人曾親往江岸迎候.重慶和延安,都為張自忠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全國各地也都先後舉行了追悼公祭儀式.成千上萬的輓聯、悼文、詩詞中,周思來的悼文可算精彩而全面.文中說:"張上將是一方面的統帥,他的殉國,影響之大,決非他人可比.……其忠勇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我國抗戰軍人之魂!"張自忠是中國抗戰史上一位極特殊的人物.生前代人受過,遭受國人唾罵,就是今天也有不少史學家對這段歷史抱有疑問,他的所做所為有時像謎一般困擾著歷史學家.但不管怎樣,他在日石戰場上的輝煌表現以及殉國後那極盡哀榮的動人情景,足以使其在中國抗戰史上為自己樹起一座豐碑,從這點上說,張自忠是---------------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