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7頁

    當年,北平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後,有人別有用心地慫恿宋哲元的弟弟勸其像蔣介石、張作霖那樣,發行"宋委員長就職紀念郵票".宋哲元一聽,大為惱火,聲色俱厲地對弟弟說:"冀察是地方政權,受中央政府節制,怎能濫發個人紀念郵票,給世人說我宋某割據一方,破壞統一!……中央命我盡力折衝,爭取3 年時間,使政府做好抗戰準備,我才奉命出來幹這挨罵的差事!並以不喪權,不辱國,不說硬話,不做軟事自誓……",並說:"今後倘有敢再妄議此事者,以漢奸論處!"1936年,宋哲元在天津為母親作壽時,日本駐屯軍司令田代皖一郎親自上門祝壽.乘宋哲元不在時,他將一隻據說是日本天皇專門從東京派軍艦直接送來作---------------

    三心二意的中國軍隊(2 )

    ---------------

    壽禮的大瓷花瓶強行留下.宋哲元知道後,要把這壽禮退回去,旁人勸說不可如此,怕傷兩國和氣.宋哲元一氣之下,便把瓷花瓶給砸了.進入1937年,華北地區中日矛盾日益激化,僅靠宋哲元的調節緩解顯然已無法解決問題.2月上旬的一天,宋哲元命人找來了他的同鄉加副手,29軍副軍長、北平市長秦德純,疲憊而無奈地說道:"紹文兄,近日的麻煩你都看見了.日本種種無理要求,皆關係我國主權領土之完整,當然不能接受.而日方復無理取鬧,如我暫離平津,由你負責與之周旋,尚有伸縮餘地,我且相信你有適當應付辦法.因此我想請假數月,暫回山東樂陵原籍,為先父修墓,你意見如何?"秦德純聽到這,略一思忖,感到宋哲元並未最後定下走的決心,便急忙開口相勸道:"明軒兄,此事絕非個人榮辱苦樂問題,實國家安危存亡所系,中央把責任交給你,不論你是否在平,責任總在你身上,因此我決不贊成你離開北平."秦德純滿口的話似乎在為宋哲元著想.宋哲元聽罷,沒再吭聲,也沒再提回家為父親修墓的事了.  

    但進入5 月,日軍以"經濟提攜"為由,天天找宋哲元的麻煩,步步施壓,宋哲元心緒煩亂,心情壞到了極點.一天,他叫來了秦德純,囑咐道:"紹文兄,今日我是非走不可了,你也別再勸我了.我走後你一定要記住,對日交涉,凡有妨害國家主權領土之完整者,一概不予接受;為避免雙方衝突,亦不要謝絕."秦德純無奈地接過了宋哲元遞過來的擔子,心裡嘆道:"不接受、不謝絕,這前後矛盾的事可如何去做?!"但宋哲元的離去,並沒能最後解決華北的矛盾衝突.盧溝橋的槍炮聲最終還是響了.7 月11日夜,宋哲元在告假2 個月後,終於由原籍樂陵又秘密地返回了天津.返回華北後,宋哲元立即召集29軍高級將領召開了軍政會議.但這次會議宋哲元犯了關鍵性的大錯,從而導致了日後平津、乃至華北戰爭的慘敗.當時,鑑於日軍華北兵力有限,不少將領主張乘勝攻擊日軍,在日軍援兵開至前結束戰鬥,形成既定局面,既有利於日後的談判,又能壓住日本人的氣焰,使日軍不敢在華北擴大戰事.為此,29軍副參謀長張克俠甚至已擬好了進攻作戰方案.29軍大多數旅、團長也都主張向日軍發起攻擊.但宋哲元這時卻陷入了徘徊猶豫之中.7 月8 日、9 日,蔣介石自廬山連發兩電,指示宋哲元:"宛平城應固守勿退.並需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守土應具必死決戰之決心與積極準備之精神相應付.至談判,尤需防其奸狡之慣伎,務須不喪失絲毫主權為原則."對蔣介石這兩電,宋哲元心裡不能不犯嘀咕.幾年來,每遇中日衝突,蔣介石總是以中央的命義令地方將領妥善處理,不可擴大事態,今天對29軍為何一反常態?在盧溝橋事件有可能降為地方事件而加以解決的前提下,有必要與日本人全面交戰嗎?戰端開啟容易,收時就難了.難道我西北軍辛辛苦苦營造的華北局面今天就這樣完結了嗎?宋哲元瞻前顧後,矛盾重重.  

    在他極不願面對失去華北統治、與日本人全麵攤牌之際,日軍的緩兵之計便輕鬆地控制了他的思想.軍政會議上,宋哲元決定接受日軍提出的苛刻條件,設法使這次爆發的軍事對抗降為一般地方事件來處理,以渡過眼前的難關.他責成手下38師師長張自忠轉告驍天津的日本中國駐屯軍參謀長橋本群少將:"哲元從現在起留在天津,願遵從司令官的一切指導."12日,宋哲元在天津公開發表談話說:"此次盧溝橋發生事件,實為東亞之不幸,局部之衝突能隨時解決,尚為不幸中之大幸.東亞兩大民族,即是中、日兩國,應事事從順序上著想,不應自找苦惱.人類生於世界,皆應認清自己的責任.余向主和平,愛護人群,決不願以人類作無益社會之犧牲.合法合理,社會即可平安,能乎即和,不平即不能和.

    希望負責任者以東亞大局為重.若只知個人利益,則國家有興有亡,興亡之數,殊非盡為吾人所能意料也."宋哲元這麼說,也這麼做了,內心裡,他還是希望能在華北為王.發表談話後,宋哲元即向全軍下達了命令:(一)從14日早開始第一班列車以後,列車運行正常化;(二)解除北平戒嚴;(三)釋放逮捕的日本人;(四)嚴禁與日軍磨擦.在做出這一系列妥協姿態後,宋哲元明白不向南京交待不行,---------------  

    三心二意的中國軍隊(3 )

    ---------------

    遂電告南京國民政府,一方面為自己的行為做出解釋,一方面婉拒中央派援軍,請暫緩派軍北上,以免刺激日人,影響與日本駐屯軍的交涉.當吉星團對進攻盧溝橋的日軍奮起抵抗後,全國人心激奮,紛紛致電嘉勉和匯款慰問.宋哲元到天津後,為了取得日本人的信任,於7 月15日竟致電上海各界救亡團體謝絕對29軍的慰勞,說:"遇此類小衝突,即勞海內外同胞相助,各方盛意雖甚殷感,捐款則不敢受."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29軍的一位高級將領接到吉星文團和日軍在盧溝橋發生衝突,馮治安第37師110 旅旅長何基淬要率全旅投入戰鬥消滅這股日軍的報告後,即在電話中對旅長何基灃申斥道:"打起來對共產黨有利,遂了他們借抗日擴大勢力的野心,對國民黨有利,借抗日消滅雜牌.我們西北軍辛辛苦苦抗起來的冀察這個局面就完蛋了."最後指揮官宋哲元為軍閥固有的私利所惑,導致了他抗戰決心的搖擺不定,他的三心二意,又影響了手下的張自忠、馮志安、秦德純等高級將領.當時,駐紮天津的38師師長張自忠打電話給駐北平的秦德純、馮治安等29軍決策人物,坦白地表示不同意對日抗戰.此後,冀察政權就由張自忠代表宋哲元在漢奸齊燮元、陳覺生的陪同下,與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的代表橋本群進行談判.

    日軍透過29軍高級將領的種種活動,似乎已窺透了中國軍的底牌.為迫使29軍就範,香月清司於19日22時發表聲明:"從20日午夜以後,駐屯軍將採取自由行動."這樣,張自忠、,張允榮奉宋哲元命令,於19日23時簽訂了實施停戰協定的秘密條款,使7 月11日簽定的墨跡未乾的條款更進一步.其內容為:為實現7 月11日簽定中的第三項,約定實行下列各項:(一)徹底彈壓共產黨的策動.

    (二)對雙方合作不適宜的職員,由冀察方面主動予以罷免.(三)在冀察範圍內,如其他各方面的設置機關中有排日色彩的職員予以取締.(四)撤去在冀察的藍衣社、CC團等排日團體.(五)取締排日言論及排日的宣傳機關,以及學生、群眾的排日運動.(六)取締冀察所屬各部隊、各學校的排日教育及排日運動.又,撤去在北平城內的37師,由冀察方面負責實行之.20日5時,宋哲元根據上述屈辱條款,發布了如下命令:一、在北平附近的37師自今20日開始在西苑集結,應於明(21)日集結完了;二、為了對上述集結進行警戒,置石友三部隊一部干八寶山附近,待37師集結完了後翌(22)日撤退.當日下午3 時,北平日本特務機關長松井訪問宋哲元,商定"37師撤退保定附近,由趙登禹部隊接防".宋哲元等為保持地盤最終完全答應了日軍提出的喪權辱國的條件.7 月22日,剛由廬山返回南京主持抗戰的蔣介石收到宋哲元報來的電文.當蔣得知宋哲元繞過南京中央,單獨與日軍簽訂和約的消息時,不禁拍案怒罵道:"娘希匹,不成體統!我已再三聲明倭寇不重信義,宋明軒仍一意孤行,大兵壓境之際不思備戰,撤除北平城防不說,還與日本人簽了和約,誰給他的這個權力?!"蔣介石確實冒火.自事變爆發後,他已連電華北,表明了中央將傾力抗戰的決心,並多次提醒華北方面的29軍勿對日軍抱有幻想.尤其是16日後,日軍大批部隊頻繁調動,並於12日派遣香月清司就任華北日軍司令官,替代了患病的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蔣介石更是認定了大戰隨時都將爆發,因而幾乎天天電示華北,並以過去數次日軍毀約為例,告訴宋哲元別太相信日軍,還是小心提防為妙.可到頭來,宋哲元自作聰明,還是背著他與日本人簽了和約."告訴宋明軒,"蔣介石對跟隨他多年的"文膽"陳布雷吩咐道,"撤除北平城防是十分危險的,也是錯誤的,馬上要改正過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