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4頁

    然而,上海的引人注目,並不止於其繁華迷人.它還是中國最大的國際商埠,戰略價值極高.當時,上海港在世界軍港中位居第5 ,在中國自然居老大.占據上海,不但控制了進入江浙地區的海上門戶,而且扼住了溯江進入中國內陸的水陸咽喉.如此重要之地,蔣介石自然不會忽視,可日本人更是重視萬分.但令蔣介石和中國軍沮喪的是,中國最大的軍港,中國卻沒有駐兵權.起因得上朔到6 年前的1932年初.當時日軍占領東三省,引來國聯和西方大國一片競相譴責之聲.日本政府為了擺脫日益孤立的國際困境,引開國際社會的視線,於是向這個國際權益十分集中的大都市發動了一場戰爭,第19路軍受日益高漲的全國抗日呼聲的鼓舞,毅然自衛,奮起反擊,"一.二八"淞滬抗戰遂全面爆發.事發時,蔣介石正下野賦閒,迫於內外壓力,他也想藉機改變自己的形象,曾派張治中率中央軍第5 軍馳援.中國軍一度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在其後的戰爭中曾迫使東京軍部三易主帥,吃盡苦頭.但蔣介石當時奉行的畢竟是不抵抗政策,他眼中的宿敵是活躍在江西及全國各地的中共及紅軍.派出一支中央軍做做姿態可以,但要他拼全力與日本人大戰,他則不干.客觀地說,他當時並未打算真正援助上海戰場.暗地裡,他甚至指責19路軍擅自與日軍交戰,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因而派出第5 軍後,就再不發一槍一彈一人.上海前線的中國軍雖然在戰場上打得相當出色,但在失去中央政府及軍隊後援的情況下,最終還是未能取得第一次淞滬抗戰的最後勝利.5 月15日,中日雙方在滬簽訂《上海停戰協定》,規定上海及蘇州、崑山地區中國無駐兵權;承認上海為非武裝區,而日軍可在在上海地區駐兵.當中國軍根據協定撤出上海後,上海市內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幾千人.而日本海軍陸戰隊卻堂而皇之地在上海長駐下來.又一個出賣中國領土主權的屈辱條約降臨在中國.從這一天起,上海就處在了對日軍極其有利,而對中國軍十分不利的情勢下.上海,從此成了一座東方不設防的大都市.但日本海軍並不滿足於僅僅駐軍,當眼見陸軍在東北、華北大肆擴張時,海軍手便癢得難受.1937年7 月,日本在上海虹口、楊樹浦駐省海軍陸戰隊約3000人,控制著進出上海的港口、要道.有這些日軍策應,日本陸、海軍大部隊可隨時在黃埔江岸及---------------  

    1937,大上海不設防(2 )

    ---------------

    長江沿岸登陸.這3000名陸戰隊員人數雖少,但卻承擔著日本攻略中國的又一個作戰方向,因而備戰急急.他們利用在上海駐兵的特權,大力加強駐滬軍事設施,以虹口靶場、海軍陸戰隊本部為核心,以楊樹浦公大紗廠和滬西豐田紗廠為兩翼,大量構築了堅固據點,並在日租界日僑各大建築物內設置了眾多的掩體工事,對日僑也加強了組織與訓練,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在中國最大的都市裡,在中國的土地上,日本軍人大事戰備、到處炫耀武力.有軍人撐腰,上海的日本僑民和日本浪人更加有恃無恐,四處尋釁.中國人不乏血性,豈肯眼看倭寇在中國為所欲為.雙方的對峙,更加劇了上海形勢的緊張.事實上,中日關係早在1 年前便緊張起來.1936年9 月23日夜,日本海軍藉口"出雲"艦水兵3人,在上海北站附近租界內被人狙擊而一死二傷的事件,下令海軍陸戰隊全部出動,在青雲路、八字橋、粵東中學、天通庵、五州公墓一帶,密布崗哨,派隊巡邏,大有挑起事端進行報復的跡象.蔣介石此刻雖已萌生抗擊日軍的想法,但抗戰尚未提上議事日程,他正反覆督促、並多次親赴西安部署對陝北的第6 次"圍剿".在他的授意下,南京、外交部多次出面談判,並請一些外國駐中國外交官從中緩解,希望事態得以控制.日本由於"二.二六"事件餘波未平,東京也不願事態擴大,遂接受了調停.上海事態總算被控制住了.但日本海軍似乎也從這種緊張中看出了苗頭,增加了海軍陸戰隊駐滬人數,並廣泛收集情報,各種演習也越來越頻繁.黃浦江上,日本海軍艦隊奉命開往寶山、福山鎮、段山港、滸涌各港口,測量水位,標定艦位,儼然一副戰前準備的樣子.中國國民政府眼見上海無駐兵權,而日軍卻蠢蠢欲動,又不甘心把中國最大的城市和財富的集中地讓給日本人,更不願看到上海的危機將來威脅到南京.為阻止日軍未來可能的進攻,參謀本部擬制了一份計劃,由軍事委員會撥款100 多萬元充材料費,由駐軍第87、88、36三個師在上海側後修築工事.這是一條耗資巨大、費時較多的工程.從無錫到江陰(錫澄線)、蘇州到常熟、福山(吳福線)多道堅固防禦陣地與滬杭分區乍浦、嘉光線相銜接.其中,以預先構築於陣地上鋼筋水泥、重機槍掩體作為陣地骨幹,戰時再輔以戰壕配備,因而成了當時中國政府對抗日本進攻的最堅固、龐大的陣地配系.國民政府不能在上海大動手腳,便只能在緊挨上海的後方大做文章.這幾道防線的修築,集中了蔣介石屏護南京、長久抗日的戰略構想.其工程之大、耗資之巨,均屬中國第一,堪稱中國的"馬其諾防線".  

    8 月11日,日本本土馳出的一批戰艦和數千海軍陸戰隊隊員到達上海,巨大的艦炮指向上海市區,荷槍實彈的海軍陸戰隊隊員登陸上岸,上海形勢進一步嚴峻起來.同一刻,中國國民政府封閉了漢口日租界,並計劃封住長江,截住漢口日艦.同一天,英、美、法、意四國大使聯手向中、日雙方發出通告,要求中、日雙方勿使戰禍波及上海,但戰略利益已使中、日雙方無法收手.日本人執意要打,中國軍絕不退讓,調解、通告,一切的一切都難以拖住日益臨近上海灘的戰車.十里洋場,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

    蔣介石要把日本人引到上海(1 )

    ---------------

    華北戰勢日趨激烈,大有爆發全面戰火之勢,蔣介石在廬山呆不住了.7 月底,他率文武大臣一班人馬辭別廬山,返回了南京.8 月初,平津失陷,日軍攻擊矛頭,已直指中國鐵路兩大動脈——津浦線和平漢線.另外,日本關東軍一部北上南口,威逼察綏,既徐圖解後顧之憂,又為南下山西預作戰略準備.南京黃浦路官邸,蔣介石盯著巨幅中國地圖直發愣.日軍南下攻擊的紅色箭頭太刺眼,太醒目了.照這樣發展下去,華北日軍先山東、河南,後湖北、安徽,將直接插向南京政府的戰略後方武漢.武漢若失,中國將被攔腰斬斷,京滬杭一帶國民黨百萬主力大軍將處在日軍的東西夾擊之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丟掉這百萬之師,丟掉京滬杭一帶的工業、軍事設施,中國無異於塌下了頂樑柱,那時還談什麼抗戰?拿什麼抗戰?蔣介石不看則已,這一看卻驚出他一身冷汗.大為受驚的蔣介石匆忙下令,暫停中央軍向華北地區調動,華北防務,僅限現地各軍督力實施,暫勿指望後援.8 月的南京,驕陽似火,熱得人無處躲無處藏,只有那些不知疲倦的蟬仍在討厭地鳴叫著.軍委會會議室里,在京的高級軍事將領齊集軍委會作戰室,討論對日戰略.實際上,蔣介石已注意到了華北之外的另一個方向——淞滬.早在1936年2 月,為防止日後突然到來的戰爭,蔣介石任命張治中為京滬地區軍事長官,籌劃該方向的戰備.張治中也意識到蔣介石此舉意義非同一般,一直盡忠盡職,早早就在蘇州留園設立了假想的戰時指揮機關.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