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那麼我們又要問,這個目標實現了嗎?沒有。那我們又要問,這個目標為什麼沒有實現呢?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曹魏非速亡之國。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接管了蜀漢的政權,這個時候曹魏那邊是一片欣喜,因為他們始終是把劉備當作頭號敵人的,諸葛亮它覺得還可以打打主意。於是曹魏那邊很多人給諸葛亮寫信,勸他投降。諸葛亮沒有給他們回信,但是寫了一篇文章叫《正議》,大義凜然地回答了這些勸降的人。在這篇文章裡面,諸葛亮提出了一個觀點,叫做“據正道而臨有罪”,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蜀漢手上掌握著正義,而你們曹魏是有罪的,據正道而臨有罪是戰無不勝的,是一定能夠成功的。
那麼這個話呢,我們也要分析,我們要問一問:曹魏有罪嗎?沒有。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民不聊生,這個時候,統一是惟一的出路,只有天下統一,人民才能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社會才會安定,生產力才能得到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夠平定天下,誰能夠使天下重歸統一,誰就是對的。那麼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鼎立,這三家你從正面上說,它們都是想恢復天下統一的,從這個角度講可以說魏蜀吳都是正道;從反面說,它們都想獨霸天下,都不讓人家來統一,從這個角度講它們都有問題。所以魏蜀吳三家不存在誰正道、誰有罪的問題。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我們要問,蜀漢就是正道嗎?你說你面對曹魏,你是“據正道而臨有罪”;你面對劉表、劉璋的時候,請問劉表、劉璋有罪嗎?劉表、劉璋沒罪,你為什麼把人家的地盤奪了?你奪了劉表、劉璋的地盤,你奪了荊州、奪了益州,是靠的正道嗎?所以這個說法,作為政治口號喊一喊是可以的,用來鼓舞蜀漢軍民的士氣也是可以的;別當真,當真就是書呆子。
何況我們還有一個問題,曹魏方面它自己認為有罪嗎?它有負罪感嗎?沒有啊。曹操他們是很困難,曹魏在建國的道路上也確實是坎坷不平的、困難重重,那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他們有罪嗎?不是的。是因為當時士族不支持。士族為什麼不支持曹操呢?一,瞧不起他這個閹宦遺丑,就是曹操出身不好,宦官後代,清高的士族瞧不起他;第二,士族不喜歡曹操的惟才是舉,什麼惟才是舉,惟才是舉就是不讓我們當官嘛。那這個問題曹丕解決了,曹丕一接過魏王的爵位,馬上就實行了九品中正制,保證這些士族世世代代都可以做官,通過這個辦法和士族討價還價,達成政治交易,現在士族階層已經支持曹魏了。
所以胡三省注《資治通鑑》的時候就說了一個觀點,說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諸葛亮膽小怕事,這是不對的,諸葛亮不膽小怕事,是他非常清楚魏主之明略,司馬懿輩不可輕也。就是諸葛亮心裡非常清楚,曹魏現在的國君不是昏君,將帥都是人才,沒那麼容易就被你消滅的。這是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國。
第二點,益州非進取之地。益州這個地方的特點是什麼呢?易守難攻。周邊是崇山峻岭,中間是成都平原,四季常青,沃野千里,物產豐富。所以你到了這個地方,你避難可以,守成可以,出擊困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你軍隊都出不去。所以劉備當年在荊州的時候,他是不可不取益州,因為他在荊州他是變成了三明治,北邊有曹魏,東邊有孫吳,夾著他,他發展空間很小;他的發展只能往西走,只能去取益州,這是沒有選擇的,不能說他選錯了。但是他進了益州又丟了荊州以後,他就等於既進了保險箱又進了死胡同,崇山峻岭把他圍起來了。這個時候關起門來過日子奔小康那是可以的,衝出門去圖天下那是不可以的。所以田餘慶先生說了十六個字,叫做“劉備出峽,全軍覆沒。諸葛北伐,積年無成”。就是你蜀國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敗,劉備出去全軍覆沒,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麼事都沒做成。這個事情它不是誰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的,不是人力所為,用現在的話說,非人力抗拒之原因。所以蜀漢政權命中注定偏霸。“偏霸”這兩個字是田餘慶先生提出來的,我認為精準,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稱霸,是偏霸,偏一隅而霸。在這個問題上,溫庭筠的詩是說得很準的,叫做“中原得鹿不由人”,由不得你,這是客觀條件的限制。
第三個原因,諸葛非將略之才。關於諸葛亮的才能其實原本是有定論的,沒有什麼必要來爭議,陳壽說得很清楚,也是十六個字:“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這是陳壽對諸葛亮能力的非常準確的評價。這個評價的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於他的軍事才能;在他的軍事才能當中,治軍的能力高於用兵的能力。非常準確,有什麼好爭議的呢?之所以有人爭議,是有這麼一個證據,是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病逝退兵以後司馬懿打過來,過來以後巡視了諸葛亮留下的軍營,說了這麼一句話:“天下奇才也”。很多人就根據這句話認定諸葛亮就是傑出的軍事家,天下奇才;他不知道司馬懿這個時候肯定的恰恰是他的治軍。就是說諸葛亮治國是一流的,治軍也是沒有問題的;會治軍不等於會用兵,對於他的用兵司馬懿另有評價,這個評價在哪裡呢?在《晉書·宣帝傳》,原文是這樣的:“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什麼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機遇;他的謀略很多,但是沒有決斷;他喜歡帶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權變。權變就是隨機應變,這個“權”不是權力的權,是權變的權,就是他不能隨機應變,他只能規規矩矩地打正規戰,一旦戰場的情況發生變化他就不知道怎麼辦了。說得難聽一點,這等於說他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 北伐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最重要的事業,然而他的北伐正如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所言,是“積年無成”。易中天先生認為,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非將略之才。那麼這三個原因諸葛亮自己清楚嗎?如果清楚,他又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呢?
接下來要問的問題是,這三個點,他知道嗎?這三點諸葛亮他心裡清楚嗎?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人,怎麼會不清楚呢?也許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他還有點樂觀,但是也很謹慎,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清除。好,那麼我們只好又問下去了,既然清楚,那為什麼還要不斷地北伐呢?你明明知道北伐是不能成功的,為什麼呢?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安內必先攘外。有證據嗎?有,在哪裡?《出師表》。我們去讀一讀諸葛亮的《出師表》,開篇怎麼說的:“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才是他要北伐的原因,危急存亡之秋。那麼我們要問,為什麼諸葛亮覺得蜀漢政權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呢?——是曹魏的威脅嗎?不是,我們翻翻歷史就知道,自從赤壁之戰以後,後來滅蜀之前,曹魏可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過劉備和蜀漢,他們發動過一次戰爭嗎?那個時候曹魏是老打孫權的。相反,劉備征漢中、關羽圍襄樊、諸葛出祁山,都是你劉備集團、蜀漢政權屢屢挑釁,怎麼能說威脅來自北方呢?——再看看東邊有威脅嗎?夷陵之戰以後,吳蜀兩國就恢復了盟好,當然這裡面有諸葛亮外交的功績,諸葛亮執政以後,立即執行聯合孫吳的這個國策,而且做得非常對,還做得很好,兩家關係和好了,威脅也不來自東邊。——威脅既不來自北邊,又不來自東邊,我們要問,讓諸葛亮感到不安的那個威脅來自哪裡呢?請大家想想還能來自哪裡呢?只有一個地方,內部。而內部憂患重重的原因,我在前面已經多次講過了,就因為它這個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所以啊,諸葛亮之憂,憂在蕭牆之內。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有採取這樣的一個政策,就是對內依法治國、對外發動戰爭。戰爭對於轉移注意力、加強凝聚力、鎮壓反對派,都是很有利的,這叫做安內必先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