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劉禪召開御前會議,說大家看看怎麼辦呢?兩派意見,兩派意見都主張跑,但是一派說跑吳國去,一派說跑南中去。吵個沒完,劉禪也沒主張。這個時候有一位光祿大夫,這個光祿大夫是個榮譽職務,沒有權力的,相當於什麼國務院參事室的參事之類這樣的,叫做譙周。譙周就出來說話了,譙周說跑到吳國是不可以的,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就是自從咱們有了皇帝,有沒有跑到別人國家去當皇帝的?沒有吧,一個皇帝跑到了別人的國家只能稱臣。那麼既然反正是要稱臣,反正是要做小,那為什麼不挑個大國家呢?也就說你既然稱臣,與其向孫吳稱臣,不如向曹魏稱臣,你反正是稱臣嘛。而且根據政治鬥爭的規律,從來都是大國兼併小國,所以吳國終究要被魏國吞併,等到那一天,我們難道再跟著吳國去投降第二回?如果說投降是一種恥辱的話,譙周說:“再辱之恥,何與一辱?”就是投降反正是恥辱嘛,那你是恥辱兩回合算呢,是恥辱一回合算呢?那還不如恥辱一回投降曹魏嘛,你何必那麼麻煩投降兩回呢,所以不能奔吳。那麼為什麼不能去南中呢?譙周說,南中嘛還是可以去的,因為南中還是蜀國的地盤,就是孟獲他們那些人的地盤。說那個地方去去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早做準備啊,你這個時候去你來不及了呀,為什麼來不及呢?“群小之心,無一可保”,說陛下啊,你以為你現在手下的那些小兵、小卒、小將、小官、小吏們他們都擁護咱們嗎?他們不擁護,他們一聽說陛下要往南跑,恐怕陛下還沒有抬足,他們先鬧起來了。哪裡去得了南方?去不了的!結論很簡單——投降曹魏。
譙周這個投降理論一發表,朝廷上面一片安靜,誰都不說話。只有個別人出來怯生生地問了一句,說譙大夫啊,不行吧,鄧艾都到廣漢了啊,他會接受我們的投降嗎?“恐不受降,如之何?”人家不讓我們投降怎麼辦?譙周說不會,怎麼會不接受我們投降呢!東吳還沒有滅亡嘛,曹魏要拿我們做個榜樣嘛,所以他肯定接受我們的投降,不但接受我們的投降,還有客客氣氣地對待我們,還要給我們陛下封一塊土地、封個爵位。如果他們居然不這樣做,諸位放心,我譙周親自到洛陽據理力爭,憑什麼虧待我們這些投降派?譙周把這個話講完了以後大家都不說話了。
劉禪還猶豫,劉禪總覺得這個投降也不是個事兒啊,我還是跑南邊去吧。譙周又跟他說,不行啊,南邊是些什麼人?是蠻夷嘛,是少數民族,本來就不服我們,那是丞相發兵壓下來的,原來他們跟我們就沒有什麼關係;丞相一去了以後他們跟我們有關係了,每年都要進貢啊、交稅啊,它本來就不高興。你現在跑到那去以後,我們這麼多人要生活,不是又要加重收稅了嗎,你不多收稅怎麼過日子?你再一加重收稅,他們不反了嗎?去不得的。
劉禪就投降了。所以,可以說,蜀漢之亡就是譙周說亡的。劉禪投降就是譙周說降的。陳壽就說:“劉氏無虞,一邦蒙賴,周之謀也。”這話是正面在說,說劉禪一家平安無事,蜀漢百姓免遭戰禍,這都是譙周的深謀遠慮啊!謀劃得好啊!和平哪!那麼這個事情就很麻煩了,後世很多歷史學家都是痛罵譙周的,賣國賊,這個蜀漢就是被你賣了。想我們昭烈皇帝,想我們諸葛丞相,千辛萬苦,打下了這麼個江山,你不爛三寸之舌卻把它說沒了。有很多人提起譙周是氣都不打一處來,小人,賊人。這當然有道理,是吧!這種義憤是可以理解的。
* 在國家命懸一線的時候,作為有職無權的大臣譙周沒有退敵良策也就不說了,他竟然在朝廷上大談起投降曹魏的好處,散布投降理論,引導蜀漢朝臣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可以說蜀漢的投降,譙周是很有責任的,因此歷史上罵譙周是“誤國”和“卑鄙小人”的不絕於耳。那麼譙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是小人嗎?
譙周是個什麼人呢?通儒。什麼叫“通儒”啊?就是學問非常大的,把書都讀通了的一個大儒,他學問非常之好。當然馬上就會有人來反駁,說學問好不等於人品好,對不對?現在學問很大、人品很差的人咱也見多了。問題是我們從《三國志·譙周傳》裡面我們看不到譙周有什麼不良記錄,相反我們還看到他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比方說安貧樂道。譙周家裡是非常貧窮的,而譙周本人不置產業,埋頭讀書,廢寢忘食,讀古人的書讀到會心的地方自己就笑起來了,飯都顧不得吃。安貧樂道嘛,不是要肯定的嗎?第二個,譙周對諸葛亮非常敬重。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傳到成都,譙周第一個衝出去就往漢中跑,奔喪。結果譙周衝到漢中以後,劉禪下一道命令,誰都不准奔喪,所以其他人都沒有去,就是譙周去弔唁了。英雄惜英雄嘛,既然諸葛亮是君子,不會有一個小人崇拜他,對不對。第三點,敢於直諫。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就開始管不住自己了,要修宮殿啊,要增加樂隊啊,還要增加那些歌舞伎,歌伎、舞伎啊,還出去遊山玩水啊,沒人管了嘛。是譙周上疏直諫,說陛下不能這樣啊。這難道是小人嗎?所以,譙周不是小人,至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是小人。
*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譙周並不是一個小人,而是一個大儒。那麼,譙周作為一個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儒家學者,為什麼在大敵當前不想想退敵之策,而是要帶頭散布投降理論呢?譙周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因為我們一般的思維就是一個賣國賊肯定是小人,君子怎麼會賣國呢。一個不是小人的人,而出賣蜀漢,什麼道理?請大家想一想是什麼道理?我看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這個國,該亡。或者說,在譙周看來這個國該亡,早就該亡了。為什麼呢?因為在三國時代,除了國家還有天下,是兩個概念。那個時候的國家概念和我們現在國家概念不是一個概念,天下是高於國家的,而天下是必須統一的。如果一個國家被認為阻礙了天下的統一,它就該亡,就該讓那個應該統一天下的國來統一。這就是譙周的思想。
那麼這樣說有證據嗎?有,而且我可以告訴大家譙周這個思想的來源在哪裡。它從哪裡來的呢?從杜瓊那裡來的。杜瓊是什麼人呢?杜瓊也是益州的大學問家。有一次譙周去問杜瓊,說現在大家都說“代漢者,當途高”,什麼意思?我先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當途高,“當途高”就是正當大路上,很高大,正當大路很高大的是一定要取代大漢的。這是當時一句政治民謠,傳了很久很久了,袁術還利用過,但沒有利用成。譙周就去問,這個當途高是誰啊?杜瓊就說這是魏嘛。譙周還是不明白,說怎麼是魏呢?杜瓊說你看,書沒讀好,魏就是闕,闕是什麼呢?闕就是皇宮門口的兩個高大建築物,古代的皇宮門口正當著大路,有兩個高大的建築物,它的名字叫做闕,又叫做魏闕,又叫做象魏。你想想看,這個東西不正是正當大路又很高大媽嗎?就是魏啊!譙周看著杜瓊。杜瓊說你還不明白?譙周說學生真的還是不明白。杜瓊說那我再告訴你,你說咱們漢代以前,自古以來這個官府官員有叫做曹的嗎?譙周說那沒有。那麼我們漢代以來我們的官府和官員都叫什麼了呢?說那都叫曹了。——這個地方我也稍微解釋一下,漢代的政治制度,皇帝住的地方叫做宮,宰相住的地方叫做府,就是“皇宮相府”。宮下面有很多辦事機構,叫什麼?叫尚,比方說尚書就是宮廷的尚之一。宰相相府下面有很多辦事機構,就像我們的部門,什麼部、委、辦啊這些東西,叫什麼呢?叫曹。這個曹的長官叫什麼呢?叫曹掾;下面的一般的官員叫什麼呢?叫屬曹;這些辦事機構部委辦下面那些勤務兵叫什麼呢?叫侍曹。——杜瓊說你看,還不清楚嗎?譙周恍然大悟,哦,當途高就是魏,官府官員就是曹,加起來就是曹魏啊,明白了,統一天下的是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