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易:不是,我其實是希望把三國人物一碗水端平,都是以一種客觀的、公平的、儘可能真實的這麼一種態度去看他。但是我反省一下自己,可能會有這麼一個問題,就是當我在講到某一個人物的時候,我為了儘可能真實地還原當時的歷史場景和人物的心理,以便我們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可能自覺不自覺地在講到某一個人物的時候自己就變成他了。所以當我講完這個人物的時候我會出來,但是在那一刻,在那一刻可能會和這個人物合二而一了。而我剛開始前面是以曹操為線索的,一不小心人家就說我是可愛的jian雄,但是實際上我將來講到別的人物的時候可能也會出現這種問題。這是一個學文學的人來講歷史可能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我小心一點就是了。當然有些人我是不會變成他的,比方說董卓我肯定不會變的。
主持人:很多人可能對易老師的熟悉還是通過節目,對節目的易老師可能只停留在某個歷史階段或某個歷史人物的演繹當中,但是對易老師本人的很多判斷可能現場很多人還不是非常了解,大家或者從隻言片語,或您不過五百字的簡歷當中。我一看您,新疆建設兵團,這段經歷對您日後的成功是一種苦難的一種積累?
易:我是1965年高中畢業以後就響應黨的號召奔赴邊疆,參加生產建設兵團。
主持人:您的家鄉是在湖南。
易:我是這樣,應該說祖籍湖南,我的出生地也在湖南,我的父親母親都是湖南人,我出生在湖南長沙湘雅醫院,因此無論從祖籍還是出生地,我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可是六歲我就隨父母到了武漢,在武漢度過了中小學時期,高中畢業以後就到新疆去了。那個時候其實是滿懷雄心壯志的。
主持人:那會兒對於人生的設計,有嗎?
易:有,當時我讀了一本蘇聯小說,作者叫薇拉凱特琳斯卡婭,書名叫《勇敢》,寫一批共青團員從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到西伯利亞,建設一個也可以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個城市叫共青城,那本書給我影響非常大,我覺得我也應該到新疆去,也建設一個共青城,所以我那個時候一去,他們把我分配到哪兒呢?新疆建設兵團農八師共青團農場!哎呀,我太高興了,我就想弄一個中國式的共青城,他就把我弄到共青團農場去了。
主持人:您這應該是團中央書記考慮的事。
易:我就覺得到那個地方去參加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建設,然後我把這個經歷我也寫一個長篇小說啊!
主持人:還是文學青年的底子。
易:對,但是緊接著就是“文化大革命”,然後整個生活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那個地方我有這麼一個說法,我說在那個被詩意地描述的地方我明白了生活不是詩。
主持人:您仍然用文學青年的方式來定義那會兒的生活,不是詩。
易:是被詩意地描述的地方。
主持人:那從什麼時候您覺得可以重新開始?
易:這個要感謝小平同志,恢復了高考。1977年恢復高考很多人建議我去參加高考。
主持人:那時候你已經30歲了,1977年恢復高考。
易:對,30歲。
主持人:那會兒已經結婚了嗎?
易:結婚了,但是我覺得我不敢去考。
主持人:為什麼?
易:因為我那時候在一個中學當老師,教畢業班。
主持人:我順便介紹一下,咱們《百家講壇》里講得不錯的好多都是中學老師出身的底子,閻崇年,易老師啊,劉心武,都是中學老師的底子,所以現在在下面坐著和電視機前中學老師的同志們可以做好準備,二十年之後《百家講壇》是您的天下。您接著說。
易:我是畢業班的老師。
主持人:您怕誤人子弟。
易:不是,我怕我和我教的學生一起下考場,他考上了我沒考上。那就沒臉教書了!
主持人:您哪會兒教什麼,教語文?
易:教語文,你說那考場上的事能有把握嗎!是不是,萬一他考上了我沒考上怎麼辦呢?那麼1978年恢復了研究生考試,我說我考這個。
主持人:考研究生,目標高。
易:對啊,我一高中生,我考研究生沒考上不丟人,考上了,算我賺了四年。
主持人:那當時是含辛茹苦考上研究生的,還是天生麗質?
易:應該說是就應了那句老話,叫做機遇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主持人:總是給班主任準備的。
易:我倒也沒存心準備考什麼研究生,那時候還沒有這個知識,但是在那動盪的十年當中我沒有中斷讀書,這個讀書倒不是出於功利的考慮,純粹是一種愛好。那麼能讀的書不太多,但是挺管用,我那時候通讀了《毛澤東選集》,基本讀完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四卷,讀完了魯迅選集,然後我還暗藏了兩本唐詩宋詞。
主持人:是從家鄉帶過去的?
易:對,那個是暗藏的。
主持人:當時真有人查嗎?
易:有人查,沒人的時候可以看,好在我們在軍墾農場,有文化的人也不多。
主持人:不知道您在看什麼。
易:對,外邊弄一封皮,紅封皮,可以矇混過關。那麼應該說多少有點準備。然後我花了三個月的準備時間,當時在床頭貼了一條標語,激勵自己的標語:“三個月等於三年”,我就說我三個月至少要達到大專水平,要把那書都讀完。然後去考研究生,一下就考上了。
主持人:也給自己驚著了吧!
易:啊,應該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主持人:那當時是不是覺得自己的人生可以徹底變化?
易:也沒有那麼想,覺得也就是考上了一個研究生,當時最興奮的……
主持人:是“領導”?也不是“領導”。
易:你說人嘛,大家都興奮,家裡人都興奮,朋友們都高興。就是我自己最興奮的事,是什麼,你猜猜,反拷問。
主持人:我把這機會留給現場的觀眾,大家來看看剛才易老師最興奮的事。
易:可愛的jian雄。
主持人:來來來,現場有嗎?
觀眾: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可能可以公開地去看唐詩宋詞了?
易:那個時候已經可以公開了。
主持人:對這段歷史情況還不是很了解。
觀眾:我覺得是不是可能文革之後第一批研究生啊?
易:是第一批,但是這也不是讓我感到特別興奮的事。
觀眾:我覺得是沒有“領導”管理了,可以自由了?
主持人:“領導”現在還管著呢。
觀眾:可能印證了三個月等於三年那句話?
主持人:行了,我看現場要猜對恐怕也不是很容易,我來猜一個,掙的錢比當老師多了吧!
易:那倒不是,是我複試的時候,因為它有一個初試還有一個複試,複試的時候是面試,我到了武漢大學,走過它的圖書館,我說如果我考上了研究生,我就可以在這個圖書館裡天天看書啦!因為他們沒有經過那個時代,他們不知道,在文化大革命那個時代,尤其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個連隊裡面根本看不到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