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 根據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還是可信的。諸葛亮在當時的確小有名氣,他的出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願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劉備對諸葛亮的認識,以司馬徽和徐庶為代表的荊州士人集團起了推動作用,這也促成了後來的三顧茅廬。那麼,三顧茅廬的真實過程是怎樣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說中所說的那樣呢?
劉備三顧茅廬,他是去了三次只見了一次呢,還是去了三次見了三次?一般人讀《三國志》,從這五個字里讀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見”,是覺得去了三次才見到。但是我們讀諸葛亮的《出師表》,讀陳壽《上諸葛亮集表》,不是這個意思,“三顧臣於糙廬之中”,沒有說去三次才見到一次。我們再去讀杜甫的詩,“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也沒有說去三次只見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釋“頻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見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見了三次,很可能還不止去了三次,這個“三”是多次的意思,因為在古書裡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說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談一次,按照《出師表》的說法,“咨臣以當世之事”,不停地提問題,談一談天下我們應該怎麼辦怎麼辦,越談越攏,越談越投機,越談越契合,越談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劉備拍板,這就是我要找的人,諸葛亮也拍板,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這種情況。
那麼如果我們能確定這樣一些結論,那麼《三國演義》的三顧茅廬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義了,而且即便是劉備去了三次才見到一次,它也是演義,因為《三國志》里只有五個字:“凡三往,乃見”,但是《三國演義》的“三顧茅廬”寫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見一批農民在一邊種地一邊唱歌,走過去問,這個歌是誰創作的?孔明先生,然後再一看,說孔明先生住在哪裡呢?農民說就住在那個山後面,一看這個山,哎呀,氣象非凡。然後興致沖沖地去了以後,碰上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兒看門,劉備說我來拜見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兒去了?不知道,行蹤不定。那先生什麼時候回來呢?不知道,來去不定。碰了釘子,碰了釘子以後只好很惆悵地看了看風景,然後碰見了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當時劉備大喜過望,對面來一位先生,“道貌岸然”,這個“道貌岸然”是褒義詞,就像賈寶玉見了林黛玉一樣,賈寶玉見了林黛玉第一句話,哎呀,天上掉下來一個神仙似的妹妹,當時劉備看了對面走過來一個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談還是一個朋友,他就被打動了。
到了第二回來了以後,先是見到他的兩個朋友,一個是石韜石廣元,白面長須,第二個朋友孟見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裡面唱歌,劉備就去談。談完以後再到莊上去,見到一個少年抱膝擁爐而歌,好像搞“超級男聲”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禮,一問是諸葛亮他弟弟。然後再出來一老頭,也是風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個感覺,一問是他岳父。這麼折騰了兩回以後,劉備都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說這個諸葛亮他住在這個地方,他把那個農民弄得跟大學生似的,一邊勞動,一邊唱歌,他的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個個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還得了嗎!
所以到了第三次,劉備再去的時候,首先是擇吉齋戒,沐浴更衣,態度就變了,很端正。然後走到臥龍崗的時候,下馬步行,再走到糙堂跟前,拱立階下。說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擾,不要打擾,劉備就在這兒等,一等再等。這個時候的劉備他已經不像一個上門招聘的大老闆,像一個上門求婚的痴情人,他這個痴情和《西廂記》裡面的張生有得一比。大家都聽李昌集老師講過《西廂記》,這張生和崔鶯鶯一見鍾情,他想通過紅娘去傳遞一些信息,他見到紅娘是怎麼說的呢?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歲,並不曾婚娶,紅娘說什麼,誰問你那麼多了。那麼劉備見到了諸葛亮看門的小孩子怎麼說的呢,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把他所有頭銜都說出來,那小孩怎麼說呢,我記不住那麼多。
這兩個情節真是好有一比,實際上確實是這樣,如果說戲劇中的崔鶯鶯是待字閨中,那么小說中的諸葛亮就是待價隆中,他們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們知道在那樣一個時代,君臣關係是有點像夫妻關係的,講究什麼呢?從一而終,在當時一個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選中了一個君主、一個老闆,他會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從一而終的,是不能變節的。當然在那個時代變節的人也很多,改換門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認為就不道德,但是特別嚴格自律的人他是不變的,諸葛亮在道德上對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變的,所以他必須選准。那麼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對方一定要有誠意,因為小說中的諸葛亮也好,戲劇中的崔鶯鶯也好,都是心氣很高的人,絕不肯隨便地以身相許,他一定要考驗對方,他一定要擺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確確實實證明對方是誠心誠意,他才肯答應。
所以說《三國演義》這段描寫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但是雖然三顧茅廬是虛構的,仍然有意義,意義在哪兒呢?我們現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營銷學教材,我們現在用現代視角看看這個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這個事件中,劉備好比一家投資公司的大老闆,他決定進行投資,要買斷某一個人才,諸葛亮呢,就像一個準備應聘行政執行官的這個一個職業經理人,他們雙方都有一個互相試探、了解的需要和過程,所以他這一套東西用現代的眼光一看就覺得整個的這些什麼唱歌的農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託兒。這當然是我們今天站在現代視角回過頭看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認我這個推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純粹是我的個人意見,不是歷史意見,也不是時代意見,也不是羅貫中的意見。
那麼羅貫中的意見是什麼呢?也就是說羅貫中為什麼要這樣寫呢?我猜,兩個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說一定要好看。我對小說有個定義,有人問我說小說是什麼?我的定義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東西,小說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說”的本來意義,而羅貫中《三國演義》寫的這個三顧茅廬,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這是沒有問題的,確實好看,這是他小說家、文學家他的需要。
第二個原因,與羅貫中本人可能有關係。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參加過張士誠的農民起義,當過張士誠的幕僚,史書上說羅貫中這個人有志圖王,什麼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個想出來輔佐一個人成就帝王之業的,只不過在後來的鬥爭中是朱元璋勝利了,他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諸葛亮一樣是出師未捷,不過他身沒死就是了,羅貫中沒死,但是這種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樣的,所以他在塑造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難免寄託自己的一些想法。何況諸葛亮這個人確實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一個榜樣,中國古代讀書人差不多都是有諸葛亮情結的,就是自覺不自覺地就把自個比做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