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4頁

    劉表也知道禰衡是個人才,對禰衡也很客氣。禰衡也對劉表很客氣,但是過了沒多久他老毛病犯了,他開始罵劉表。這劉表受不了啊,就把他打發到黃祖那去。黃祖對這個禰衡也很尊重,也很客氣,禰衡也過了幾天安生日子。搞著搞著,老毛病又犯了,他又開始罵黃祖。有一次黃祖大擺宴席,大會賓客,禰衡就口出狂言,黃祖也喝了幾杯了,就很生氣,說你怎麼這樣說話?拉下去打屁股。這個禰衡就跳起來說,你敢打我屁股!就跳起來罵。這個黃祖是個大老粗啊,是個軍閥,哪兒受得了這個,給我砍了,拉出去給我砍了。這個黃祖周圍的人是早就恨禰衡,一聽說黃祖下了命令說拉出去砍了,趕快手忙腳亂,拉出去,啪,一刀就砍了。等到黃祖的兒子得到消息騎馬趕過來救的時候,人頭落地了。禰衡就這麼死了,享年二十六歲。

    * 恃才傲物、狂熬不羈的禰衡,幾經輾轉,最終慘死在野蠻軍閥黃祖的手下。禰衡的死多少讓人聯想到曹操,有人認為,這是曹操心胸狹窄、不能容人,才把禰衡送到劉表那兒,在曹操的心裡,是否有借刀殺人的意思呢?是誰製造了禰衡之死?

    * 易中天先生剛才講到,孔融認為禰衡是曠世奇才,把他推薦給曹操。不想禰衡恃才傲物,辱罵曹操,曹操把他送給了劉表。禰衡依舊我行我素,辱罵劉表,劉表不堪受辱,又把禰衡送給黃祖。禰衡變本加厲,愈發張狂,後被黃祖所殺。禰衡之死,給後世留下了很多話柄,曹操也為此擔負了“害賢”的惡名。那麼到底是誰製造了禰衡之死?禰衡的死,冤不冤呢?  

    禰衡的死,博得了後世很多的同情,很多人同情禰衡。為什麼同情他呢?三個理由:第一,禰衡有敖骨;第二,禰衡罵曹操;第三,禰衡死得冤,因此,同情他。這其實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看法,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三條。

    第一條,禰衡有敖骨嗎?好像有,因為他罵當局啊,到曹操那兒他罵曹操,到劉表那兒他罵劉表,到黃祖那兒罵黃祖,誰是一號領導人他就罵誰,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錚錚敖骨啊,你說有幾個敢罵的?罵大老闆的有幾個啊?不敢吧,他敢,有敖骨吧?但是問題不能這麼看。禰衡罵當局不假,但是我們要問三個問題:第一,這個當局該罵不該罵?不該罵你為什麼要罵呢?第二,禰衡為什麼罵?第三,禰衡是不是從來就罵、一貫就罵的?那麼一問,得出的結論是:不是。禰衡這個人其實是很想從政,很想做官的,不是某些人說的多麼多麼清高,他一點都不清高。他覺得他是一個一等一的人才,他可以治國平天下,禰衡迫不及待地就跳出來,要去求得一官半職,跑到哪兒去呢?跑到了許縣,也就是曹操剛把天子迎奉到許縣的時候,禰衡就找上去了。“陰懷一刺”,刺是什麼?刺就是名片,悄悄的懷裡揣著張名片,準備遞給那些他認為可以選擇的老闆。但是這個傢伙目空一切,他誰都看不上,在許都轉了一圈以後,他發現沒有可以投靠的人。沒有投靠的人,那麼你如果是一位真正清高的人,你回去嘛,你也可以躬耕於南陽嘛。他不,他怎麼辦呢?他罵人,他開始罵人。這叫敖骨嗎?這叫狂悖。所以,這樣一個人他是不受歡迎的。我們現在也弄不清楚,他是因為到處碰壁而破口大罵呢,還是因為到處罵人才到處碰壁。我看是惡性循環,一方面他誰都看不起才到處碰壁,碰了壁以後他更看不起別人,他要罵人,他罵人人家更不喜歡他,他更碰壁。史書上的說法是“人皆憎之”,當時所有的人都討厭他。  

    他也討厭大家,他也不想搞好群眾關係,他壓根就沒想過要把關係搞好一點。他不是被曹操趕出去嗎,到荊州與依劉表嗎?那麼,當時京都這些文人、名士們就到京郊去送他。送他的時候大家就約好,說禰衡這個傢伙一貫到處罵人,十分可恨,待會兒他來了以後我們都不起來,給他點顏色看看。於是禰衡來了以後,這些送行的人有的躺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都不理他。然後禰衡就放聲大哭,這些人就奇怪說你哭什麼啊?他說,唉,躺著的是屍體,坐著的是墳墓,我禰衡來到屍體和墳墓之間能不放聲大哭嗎?你說這種人啊,實在不是曹操、劉表、黃祖不喜歡他,是大家都不喜歡他。他對抗的也不是當局,不是曹操、劉表、黃祖,他對抗的是整個社會,這叫做自絕於人民啊。所以第一條,有敖骨這個不能成立。

    第二個,曹操該不該罵?可以肯定地說,曹操有該罵的地方,有該罵的部分,曹操是有功、有過,或者說有功勞、有罪,他的罪過那一方面是可以罵的。但是,不等於禰衡罵了曹操就是英雄,要看他罵曹操什麼。現在我們不知道他罵的是什麼,因為他罵的這個話原文沒有記載,《三國演義》那是靠不住的。有人說,禰衡罵曹操是因為曹操篡漢,這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他罵曹操是在建安元年,建安元年的時候曹操可不篡漢;而且,即便曹操是篡漢的,荀彧不篡漢啊,你為什麼罵荀彧呢?對不對?有人說,他罵曹操是因為曹操暴力,曹操有很多暴行,那劉表沒有暴行啊,你為什麼要罵劉表呢?何況曹操對你禰衡至少是夠意思的了,聽說你要來見,自己馬上就在家裡坐著等,禮賢下士如此,怎麼就該罵呢?所以第二個理由也不成立。

    那麼第三個,禰衡死得冤,成不成立?我的結論是也冤,也不冤。為什麼說他冤呢?他罪不當死,他是罵了很多人,但是不能說罵人就該死嘛。為什麼說他也不冤呢?因為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咎由自取。我們看他是怎麼回事,他被曹操打發到劉表那兒,他對劉表是歌功頌德,不吝溢美之詞。但是同時他又諷刺劉表的左右,對劉表手下那些人他全部都是諷刺的。所以,劉表的左右手下人就到劉表那兒去打小報告,說將軍有沒有注意禰衡是怎麼歌頌你的?他歌頌你很仁慈,什麼意思?說你是婦人之仁,說你其實是沒有能力,其實是窩囊廢。這話禰衡沒說過,但是劉表一聽,像,相信了。相信了以後,打發到黃祖那兒。那麼曹操把禰衡打發到劉表那兒,他是知道劉表的為人是比較寬厚的,確實也是比較仁慈的,因此曹操的意思就是你到劉表那兒如果能夠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你還可以得一個善終。所以曹操送禰衡到劉表那兒,有以觀後效的這樣的一個意思;而劉表很清楚黃祖是個什麼人,黃祖是什麼人呢?軍閥大老粗,脾氣暴躁,這是是史書上有記載的,他還要把禰衡往黃祖那送,那才是借刀殺人呢。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禰衡之死,第一,是他自己有不檢點的地方;第二,是劉表借刀殺人;第三,歸根結底是社會黑暗。因為禰衡再怎麼說,他沒有死罪。一個江廈太守,就因為人家罵了自己就把人家隨隨便便殺了,這是什麼社會?這是專制社會、黑暗社會、沒有人權的社會,還不經審判,也沒有找律師來辯護。所以歸根結底,禰衡死於不講人權和不講法制。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即便是在講人權、講法制的時代,這個人也不討人喜歡。他說話從來不給對方留面子,也從來不給自己留餘地,他硬是要把對方和自己都逼到牆角上去,這是何苦呢?所以我的結論是,禰衡不該死,也不值得學習,更不能當作英雄來歌頌。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