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那麼妙在什麼地方呢?歷史有時候是很好玩兒的,它好玩在什麼地方呢?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曹操莫名其妙地寫來了一封信,幫了魯肅的大忙。曹操這封信怎麼寫的呢?曹操這封信是寫給孫權的,他說:“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他說近來老夫奉皇上和朝廷的命令來討伐那些有罪的人,老夫的軍旗往南方一指,劉琮那小子就把自個兒的手捆起來了,投降了。“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現在老夫又整治了八十萬水軍,準備和孫權孫將軍您在您待的那個地方打打獵。好大的口氣,據史書的記載,這封信送到江東的時候幾乎是所有人都大驚失色。曹操的這封信是本案的一個關鍵,因為它是這個事件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我們知道曹操順江東下是打劉備的,但是如果曹操寫了這封信,那麼他順江東下那就是打孫權的,曹劉戰爭就變成了曹孫戰爭,這個很重要啊,很關鍵的。因為在此之前孫權完全可以隔岸觀火,作壁上觀,因為打的是人家,現在打到自己頭上了,那你還能夠袖手旁觀嗎?不能夠啊。所以我們就很想弄清楚三個問題:第一,曹操是不是寫了這封信?第二,曹操為什麼要寫這封信?第三,曹操這封信是什麼時候送到孫權手上的?
曹操這封信很可疑,因為這封信不見於《三國志》的正文,就是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沒有收錄這封信,記載在什麼地方呢?《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江表傳》是晉代人的作品,它的作者叫做虞溥,後來由他的兒子虞勃獻給了晉元帝,那麼它成書在《三國志》之後,陳壽當然看不到。但是,如果當時曹操當真寫了這麼一封信,應該說是件大事,陳壽怎麼會不知道呢?這是一個可疑的地方。第二,曹操這封信寫得蹊蹺,他為什麼要寫這封信?當時曹操南下東征的時候,據《三國志·程昱傳》的記載,劉備跑到了孫權那裡,而曹操的謀士們都認為孫權會殺了劉備,只有程昱說不會。也就是說曹操這個時候對形勢的估計無非兩種,一種是孫權會殺了劉備,這用不著寫封信給孫權啊;還有一種是孫權和劉備會聯合起來,那就更不能寫這封信了,為什麼更不能寫這封信呢?因為你寫這封信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促使他們的聯盟。所以有人說這是一封恐嚇信,為什麼說是恐嚇信呢?你看曹操的話是怎麼說的,今治水軍八十萬眾,這曹操的陸軍和水軍加起來他也沒有八十萬,他哪來的水軍八十萬?這明明是虛張聲勢嘛。當然古人這個算兵力從來就是虛張聲勢的,比方說十萬人號稱二十萬。但是你打一個折扣,四十萬水軍也是不能的,這是虛張聲勢,虛張聲勢的目的是什麼呢?恐嚇,恐嚇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跟孫權說你小子可注意了啊,老夫現在要拿下荊州幹掉劉備,你別插手,一邊待著去,你要亂插手的話,八十萬水軍,啊,老夫不是好惹的。
那麼恐嚇信的這個說法當然也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問題是他這樣做會不會適得其反呢?當時他的重要謀士程昱就斷定,劉備和孫權會聯合起來,他的道理是孫權雖然很英雄,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什麼威望;而劉備是公認的天下梟雄,又有關羽和張飛那都是萬人敵。孫權肯定要利用劉備這個力量,而劉備走投無路了也肯定要依靠孫權,所以他們非聯合不可。就算沒有程昱的這個話,根據曹操的一貫做法他也不應該這樣。看過前面節目的觀眾朋友們一定記得,當時袁尚和袁熙兩個跑到遼東去投靠公孫康,手下的人都主張曹操去打,曹操說用不著打,他們是同床異夢的,你要把他們逼急了他們就結成死黨,我們要放他一馬他們就窩裡鬥,等著公孫康把袁尚和袁熙的人頭給我送來,結果公孫康果然把這兩個人的人頭給曹操送來了。那麼曹操這一回為什麼不像上一回一樣,等著孫權把劉備的人頭給他送過來呢?他為什麼要採取一個相反的做法,去逼一下孫權,激一下孫權,逼得他們兩個結為死黨呢?就曹操的一貫作風來說他也說不通啊。而且曹操這個時候至少他會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孫權能夠像袁紹和劉表那樣對待劉備,怎麼樣對待呢?供養起來,束之高閣,那也行啊,為什麼要逼他們聯盟呢?
那麼如果這封信寫了,就只有一個推測,就是那是真要打孫權。那麼這封信就不是恐嚇信,是下戰表。這當然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曹操這個時候志得意滿,驕傲得不得了。我們知道曹操這個人是非常驕傲的,小人得志,“小人得志”這四個字用在他身上很合適,他是一得意了以後他那個尾巴就翹起來當旗杆的,他藏都不藏的。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牛得不得了,也沒把孫權二十七歲這個小子放在眼裡,乾脆摟糙打兔子,打劉備順便把孫權也幹掉算了,或者是也不真打,我寫封信嚇唬嚇唬他,他沒準就投降了。也是說不清楚,因為張昭這些人是準備投降的,如果不是魯肅和周瑜還有諸葛亮他們來頂住,說不定也就投降了,也都是難講的事,所以有這個可能。所以結論是,第一,曹操可能寫了這封信,也可能沒寫;第二,如果寫了這封信,那麼應該是下戰表。
* 易中天先生剛才講到,在赤壁之戰前,曹操莫名其妙地給孫權寫了一封信,關於這封信,史學界有不同的意見。如果真有這封信,這對諸葛亮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這封信的存在一下把孫權和曹操直接對立起來,本來事不關己的孫權不得不介入這個戰爭之中。但問題是,這封信是什麼時候到的?它對孫權做出決定有什麼影響?魯肅又會拿著這封信怎樣為孫權算帳呢?
那麼第三個問題就是這封信什麼時候送到的呢?應該是諸葛亮和魯肅回到柴桑的時候,這個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也這麼認為,只不過他是說魯肅和諸葛亮到了柴桑以後,諸葛亮馬上就見到了孫權,然後孫權就接受了諸葛亮的建議,就召集會議討論是不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這個時候信送到了,他說“是時”,他用了這兩個字,“是”就是這,這個時候曹操的信正好到了。那麼我們的看法呢,信應該也就是同時到了,但是我不認為孫權收到這封信以後他還不先開會,先找諸葛亮談談,我認為他應該先開會,開內部會議,自己家裡人關起門來先討論討論怎麼辦再說。那麼在這個會上,是一片投降論調,都主張投降曹操,只有一個人沒說話,魯肅,會就開不下去了,孫權就起來上廁所,然後魯肅就跟了過去,孫權馬上明白了,魯肅有話要說,而且魯肅的這個話是不能當眾說的,是悄悄話,於是孫權就會過頭來拉住魯肅的手說:子敬,有什麼話要跟我說嗎?魯肅說:是有話說,剛才我聽子布他們,就是張昭他們,都勸將軍投降曹操,這是誤將軍啊,曹操能不能投降,要看誰,比如我魯肅是可以投降的,但是將軍您是不能投降的,為什麼呢?我魯肅投降了曹操,了不起回家鄉去再做個老百姓,我在家鄉做個老百姓我還可以通過地方上的考核推薦再報考公務員啊,我還可以從什麼縣丞、縣令啊這些小官一步一步地做起,做到老了我做個太守,做個州牧那總是沒有問題吧,我總可以坐著一輛牛車去跟士大夫交往吧;將軍您投降了曹操,到哪兒去呢?很重要的八個字:將軍迎曹,欲安所歸。也就是像你這樣稱霸一方的諸侯,你投降了曹操,有歸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