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這個江湖術士對武后本人究竟有什麼重要,無法弄個明白。不管他與武后的關係怎麼樣
吧,他被害的消息一傳到武后耳朵里,武后大怒。她立刻懷疑是太子主使謀害的。於是武后又玩弄起法文條例來。先父應詔赴洛陽,他不在的時候,有人到他的府第來檢查。馬廄里搜出三百件武器。前面說過,也許先父在馬廄里藏有武器,是為了自衛,以防意外。也可以說,先父不在時,檢查府第的時候,武器是由人從離皇宮不遠處一個武器庫里拿出來,在先父府里栽的贓,於是先父被控陰謀造反。可是三百根槍,三百身甲,三百個盾,能造什麼反呢?他與高宗皇帝離幾百里地遠,他謀反要謀害誰呢?要反什麼人呢?再想他身為太子,登基為天子已經為期不遠,這時竟要造反?想來的確荒唐。那種控告真是可笑!
不管怎麼說,真憑實據是在先父府第里找到了,就和以前在王皇后的床下找出刻有高宗名字的小木頭人一樣。太子是有口難辯。武后暗使先父左右一個周某出面做證,誣稱道士明崇儼是先父使人謀殺的。搜出的兵器運往洛陽,在皇宮前面的天津橋上燒毀了。幾個大臣奉命審問,照著武后的意思定了罪。太子身犯叛國之罪,依法當誅。武后宣稱,事已至此,不得不大義滅親,國家綱紀,不可輕忽。
高宗一想到已死的兒子忠和弘,不由得戰慄起來。他主張從寬辦理。其實有很多從寬辦理的理由。在先父監國之時,賢能之聲,無人不知;而且謀反之意並不明顯,再者,身為太子,何須謀反?雖在府第中查出兵器,也不是他蓄意謀反的確證;至於謀殺一個道士,更是微不足道,誰又屑於去對付一個江湖術士?總之,皇帝有特赦之權,總可以制御群臣。為一個江湖術士而竟使太子受刑,歷史上的確少見。若不是武后預謀廢卻賢能的太子,絕不會使人搜查太子的府第,也絕不會控告太子。
結果是個暫時折中的辦法。太子賢被廢為庶人,監禁起來,改立英王哲為太子。武后稱了心愿。我家遭此橫禍之時,我才八歲。先父未被立為太子時,官為涼州大都督。我們全家一向過得豪奢富足。事情一發生,我當時恐怖得厲害。那種恐怖,只有孩子才知道。次年,先父謫往成都,我們三個孩子,因為年幼,留在宮裡。父親在成都,沒法接到一封家書,獨自挨著愁苦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衰弱憔悴。到了適當的時候,武后才將他害死,不是現在,因為高宗皇帝還活著。從那時起,我們孩子們就始終沒得再見先父一面,直到武后死後,先父的遺骸才運回來,陪葬在乾陵。
有人說,母貓有時吃自己的小貓,這個我不知道,我沒有見過。大概以腐肉為食的鳥和狼吃自己的小鳥小狼吧,不過我也不太清楚。
武則天正傳 第三部分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1)
以往導致高宗駕崩的諸多事件,可以表示一點,就是:武后如今是如願以償了。她如今是真正的大權獨攬了。以皇太后臨朝稱制,幼子太子哲新近登基為帝,當然事事唯命是從。她活過了丈夫,長子弘早已死去,另外兩個兒子上金、素節、先父賢,都遠謫在外。種種事情都照她的計劃一一實現了。把賢能的太子一一廢卻,本意就是得以利用庸懦恭順之子稱帝為名,受她任意擺弄,和以前擺弄高宗一樣。她將再繼續獨攬大權。一般而論,任何婦女據有此等地位,也心滿意足了。
以往種種事件都足以顯示武后的熱衷權力,輕妄浮動,殘忍自私,又輔以政治手段高明,是以在二十年之內,執國政。貶謫賢良,毒殺異己,終使朝廷之臣盡成奸佞謅媚之輩。奸計既招招得逞,信心也逐日增強,貪權奪勢之欲望,也越發不可控制。但若認為她現在對她的地位已經心滿意足,實屬大錯。
在高宗駕崩的那幾天,武后對太子哲繼承王位,曾經顯示躊躇不定,中書令裴炎竟一時不明究竟。武后當時心中盤算,究竟是讓太子哲登基繼承王位呢,還是採取激烈辦法,或假造聖旨,或採用政變行動,立刻自己稱帝即位呢?實際說來,她早已不願再演配角坐第二把交椅,或做帝王之後,或做帝王之母。不自己手執王節,終不稱心愜意。六天六夜裡,她自己心中爭辯不決。她當然可以毒殺太子哲,但是下一步仍要毒殺太子旦。這樣做究竟是否得策,頗為猶豫。
她的聰明頭腦終於決定不採取陰謀毒害辦法,決定採取「合法」手段。她採取的手段「合法」,不怕人反對。她可以想主意使幼君退隱在背後,自己利用幼君之名,行統治之實。有人反對時,就犯叛國之罪,因為她臨朝稱制,代皇帝行使職權,於法有據。如此決定之後,她才在第七天,依照裴炎的主張,讓太子哲登基,繼高宗為中宗皇帝。
武后的腹稿既然擬定,朝廷上要有劇變也不足為奇了。有人已然料到,但是發生之早及手段之猛烈,則人人怵目驚心。武后在天下稀有的富貴榮華的夢想之下,在即將身為帝王開朝創業的夢想之中,她開始了別的婦女從未想得到的行動。
這場狂風暴雨來得太早,出乎每個人的意料。武后太急切,太不耐煩了。高宗駕崩後還不足兩個月,她就廢了中宗,貶謫出京。這是她第四次廢卻她的兒子。在光宅元年二月五日,她把中宗逮捕,以空洞薄弱不成理由的藉口,真箇把中宗從皇帝寶座上拉了下來。別的叛徒曾經逼迫皇帝退過位,而現在武后卻需要劫奪自己兒子的王位。可是武后並無顧忌,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