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頁
「這到底是什麼技術?這麼大這麼重的船可以在淺水區行走?」
碼頭上,上貨下貨見慣了船運的許多人把震驚情緒表露無疑。
沒人知道,就連行船經驗豐富的宋國掌柜和水手們也不知道。但他們知道,北京造船廠的團隊是當年撫寧縣機械廠的一部分,還有沈括的一部分,論及腦洞技術,尤其對木材工藝的理解和,當今世界無出其右,他們就是可以做到。
「大宋厲害了。」
「是啊黑科技越來越多。不僅僅是這種大船,大宋於戰爭中,同步進行修建的綏德軍至保安軍鐵路,大名府至汴京鐵路,聽說也已經進度過半了。一旦通車,他們調集物資的能力將大幅提升。」
「因為流通方便了,通車後的地區,糧食物價就會非常穩定,因為可以用底成本把便宜地區的物資,統籌到價高地區。」
「至於南方地區聽說暫時沒有大規模的鐵路計劃。不過這種平底機械大船厲害了,能大幅改善漕運效率。」
「最牛的在於:撫寧縣機械廠的第三代蒸汽機驗證早已經結束,聽說就在大魔王於西涼府智退卓洛蘭的同時,撫寧機械廠第三代量產版蒸汽機就下線了。」
「第三代蒸汽機什麼樣啊,厲不厲害?」
「臥槽我連第一代都沒有見過好吧。不過聽說相比第二代機器,推重比提升近三成。」
「這個推重比提升三成是什麼意思啊?」
「你這就叫不學無術,要多看撫寧工業報你就懂了。推力和機器自重的比,就叫推重比。假設不增加體積和重量的情況下,提升推力可以。或者不提升推力的情況下,大幅降低體積和自重也可以。就這麼一個事。」
一個懂點技術的傢伙介入道:「聽說相比二代蒸汽機魔改版,第三代機器暫時還不如第二代厲害。不過新架構設計則更先進,後面可挖掘潛力更大,相信不用多久,以撫寧縣機械廠的實力,就會在設計第四代的同時,把第三代機器魔改至兩百馬力以上。」
「這麼一個機器真有兩百匹馬力嗎?」
「有的,比兩百馬匹更強,因為它是統一發力,協調方面損耗更小。」
這些就是現在民間在紛紛議論的東西,基本上沿途停靠補充水煤時,碼頭上能聽各種民眾這樣議論。
成就感是有的,大宋現在真有內功了。
或許正有越來越多的人忘記這一切是怎麼來的,但這些已經不在重要,糾結這些毫無意義,就像後世的人坐飛機高鐵時,一般沒興趣去論證是誰發明、誰推動的產業。
但只要我有別人沒有,或者大家都有時我國最先進,這就是民族榮耀感的來源。現在宋國百姓哪怕大多數沒見過火車和蒸汽機,卻都能把這些說出個一二三來,原因無他,這是他們相比於遼國人西夏人的優越感。
這一晃眼,聽著這些消息,王雱自己都覺得恍如隔世。
當年寒磣啊,帶著一群草根弄出來的蒸汽機,除了如同快散架到處響,還傻大黑粗,機器麼天大一個,壽命低劣,用不到半年,還只有區區三十馬力。
現在一轉眼就王雱所見,裝配在大船上的這台機器總成要小太多了,只有當初一半那麼大,卻能提供一百二十馬力輸出,鑑於工藝和材料進步,加上沈括又提煉出了質量更好的潤滑材料,現在運行壽命提升至當初的五倍還有多。
也就是說,現在起蒸汽機的商用環境基本成熟,用蒸汽機不說划算麼,至少已經不虧本。
不過限於產能不夠,現在除了葉慶華和官府外,一個都拿不到貨,還處於葉慶華的獨占期。
裝在大船上的這台是二代魔改版,機械廠認為三代雖然推重比和工藝參數更好,但新東西不如老東西成熟穩定,所以不急於在領導用的旗艦上嘗鮮,穩定耐草就行。這是機械廠總管許浪山的觀點。
如果是沈括那個紈絝子弟麼,他其實更喜歡拿新東西新技術來顯擺。
這個問題上大雱支持許浪山大叔,所謂安全第一,領導的船,萬一機器炸了不得哭瞎?像沈括那大紈絝自己實驗滑翔機的人麼,也就他一個而已。
順便,都還沒有到京,王雱接到了某御史寫來的文書,御史台表示:對沈括浪費國朝資源大搞紈絝的行為給予嚴重關注,對機械工業局知事王雱給予警告。
這是因為前陣子王雱提供了想法,批了經費,允許沈括修建一套最原始的「風洞系統」,方便他測試空氣動力參數、而不至於再摔破他的腦袋。話說他那個腦袋現在看忒值錢了。
那無比簡陋的風洞系統,算機械工業局麾下「航空二院」技術驗證裝置,用的正是最新第三代蒸汽機驅動,採用較大的速比帶動渦輪,然後在特定環境下「猛吹」。
現在的設計還很寒蟬,起步很低,導致風力不足,無法測試更大形的參數,但是測試相當於一兩人載重的滑翔機還算綽綽有餘的。
機械工業局是王雱生出來的,且制定了相關條例。但當時的大雱還是個光杆司令,甚至沒有下屬,就因河潢戰場告急而帶志願軍西征了。
所以又如同呂惠卿在撫寧縣一樣,後續的組織結構搭建,各項工作開展,基本是沈括完成的。這小子除了是技術宅外,也有一些組織基礎,因為在這之前他就是一個縣的主簿。
在他的手裡,現在的工業局有了所謂的「鐵路一院」、「航空二院」,以及剛剛成立不久的第三船舶設計院,簡稱「301所」。因船舶院剛剛搭建沒多少人,就被航空院鐵路院的人戲稱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