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頁
瞎氈愣了愣後,還是沒有回應,陷入了思考當中。
第四百九十九章 印鈔的方式
只有大宋銅錢才是最穩定的硬通貨。就因為大宋先進,現在整個亞洲幾乎都用的宋國銅錢。白銀存儲較為困難,而黃金仍舊會有較大的價值波動,並不算太穩定。所以這個時期,宋國銅錢就是硬通貨。
但銅錢價值較低,若用於大量的長途跨區貿易除了損耗大外,僅僅運輸銅錢的成本就非常喪心病狂。
不過儘管如此仍舊銅錢最受歡迎,土豪那是因為資產太大、無奈才配置黃金白銀等資產,但老百姓的話,給他們黃金白銀對他們才是麻煩。只有宋國的銅錢貨值最穩,基本都能明碼標價的買到想要的東西。
就因為此,在生產力不夠,銅產量不足的這時代,大宋通貨緊縮非常嚴重。原本只用於大宋國內流通都已經不足,但還有無數商隊喜歡帶大宋銅錢離境,如此就加劇了通貨緊縮。於是很早時候朝廷就下達了禁止銅錢離境的通告,超過一貫規模的就是重罪。
當然了,這個律法根本執行不了,基本不可操作,仍舊有源源不斷的銅錢離境。
大家都知道交子是紙,但不得已下,這才把信譽最好、規模大的一些商號允許發行交子。除了交子外,成都以及陝西地區還參與了大量鐵錢一起使用,仍舊不足,因為鐵錢都被外商們帶走當做「美刀」使用了。
看起來錢少了,錢就值錢了,應該是好事?
其實客觀的說,老百姓手裡哪來的錢。自古以來,錢都集中在少數土豪手裡,錢一旦太值錢,等於朱門的人用很少一點代價就能買光整個國家。
最嚴重的時候到了什麼程度呢?白玉棠親口說他在廣州海邊練劍時,一個銅錢可以買一捧河蝦,或者一條不太小的魚。這等於勞動價值被壓低到近乎免費的程度,一般人太難賺到銅錢。
廣州在這個時期雖然落後但好歹也算大城市了,廣州如此的話,所以完全可以想見,落後山野間恐怕處於以物換物的情況。
說穿了也簡單,資本的特點是「收集錢」。當他們把錢賺到手裡後,民間再也沒錢後,會發生什麼呢?
會出現因賺不到了,他們就不需要進行生產,於是會解僱工人,賣掉設備。這就表現為了歷史上白皮工業國們的無數次經濟危機。
那為什麼在早期時候白皮幾次都緩過氣來了呢?
因為忽然性的出現了天然金礦。類似於「舊金山淘金熱」那樣的浪潮掀開後,那些失業的賤民舉家遷移,加入了淘金大軍,在血淚之中他們螞蟻啃大象,也獲得了一些屬於他們擁有的黃金。
是的就因為那種「天上掉下來」的流動性注入後,白皮的經濟又活過來了。因為資本家最見不慣的就是「天下出現黃金卻沒在老子手裡」。
於是賺賺賺,資本家再次把車間廠房啟封,聘用工人生產,目的很簡單:要把那些剛剛出現的黃金,又賺來自己手裡拿著,念頭才通達。
大抵就是這樣。說穿了黃金不能吃不用,甚至無法用於工業,黃金出現並沒有帶來生產力和革新。
但就因為它是標的,且因淘金大潮,導致一些黃金分散了許多在民眾手裡,讓他們獲得了購買力。於是整個白皮的世界,又跌跌撞撞的撐進了工業2.0。
所以經濟危機的根由就是分配問題。有法制正確存在,正常情況下無法進行分配,包拯的法制嚴禁「凍死骨去拿走朱門中的發臭酒肉」。但容易獲得的黃金礦床出現,等於「自然注水」,解決了一部分人類間的分配問題。
後來當生產力更加先進,物資更多,再也沒有容易撿的黃金礦床出現時,著名的世界大戰2.0就正式開始了。
扯遠了。
基於這些情況,大宋原本就有相當嚴重的通貨緊縮問題,看得見的往後隨著生產力發展,物資變多,沒有對應的流動性注入,那就會出現更嚴重的通貨緊縮。
貨幣就是信譽,需要軍隊背書。所以趁現在河潢戰役打贏,王雱思考的就是趁機解決流動性的問題。
還有個辦法是經略倭島,用大量工業物資沖銷,換取他們那取之不盡的白銀進入大宋注入流動性(這也等於開印鈔機印錢,且成本比直接印更高)。
但這個路線雖然穩妥,卻等於多繞了一段路,浪費了一些生產力。
倭島的白銀規模或許能解決農業國的問題,但王雱認為:以大宋的體量,一旦進入工業國進程後,那點白銀也只是杯水車薪,只能作為過度,最終肯定要回到紙幣上來。
那麼大宋就先進在這些地方,紙幣的初形早已經有了。
所謂的紙幣,技術上說就是央行對民眾的負債。它會有一套較嚴密的資產負債邏輯,並以表格的形勢表現出來。
那麼大宋幾大商號發行的交子,也就是商號用自身的資產和信譽背書後,發放給民眾的「債券」。當這張資產負債表失衡的時候,就是出問題的時候。
事實上歷史證明了在大宋時代,思路驚人的超前,但對此的監管和運營是比較差的,最終就導致了交子的失敗。
於是王雱的設想是:將來把所有商號的交子發行資格進行整合,統一監管,以「股份制」形勢、結合國有資產和私有資產進行雙重背書,然後發行統一的「宋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