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就實用效果而言,領地內的百姓識字大有提升,能夠提高人口素質,便於行政管理,更能使人們開拓智慧,將自己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據白夜教育部門一項調查顯示,這時代,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對識字具有很高的熱情,認為識字是一件光宗耀祖,值得炫耀的事。僅有少數人不感興趣,覺得自家生來就是個泥腿子,一輩子土裡刨食,跟識字讀書扯不上關係。
這項調查之後,去年年末,又搞了一個人均識字數的普查。普查的結果讓白夜相當滿意,識字在五千個以上的人群占百分之二,識字在三千到五千的人占了百分之八,識字在一千到三千的人占百分之二十,識字在一千以下的人群占了百分之四十,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占到百分之三十。
十個人中就有七個識字,這樣的識字率在這個時代十分令人震驚。當然,識字率不代表文化教育水平,好比現代幾乎人人識字,但文化素質水平一樣不高。
況且,現代可不像白夜這般,強逼著人識字。
他將學習識字與百姓的利益掛鉤,引得他們不得不學習識字。
為了提高識字率,白夜還苦心孤詣地編纂出了字典,幸好他的記憶過目不忘,通過對比腦海中古今漢字的不同,將這個時代的常用字編匯成一本宋朝字典。
然而,僅是這一本常用字典,就花了白夜兩年的時間。至於更加完善,收錄更全的辭海,白夜表示他再也不會幹了,這種事還是交給教育部門負責。
識字率提高了,白夜為了讓政務發布通明,更多了解人們生活,凝聚整個地區的人心等等,白夜開辦了三種報紙,一種報紙關注軍政,一種報紙關注民生,一種報紙關注科研發展。
軍政報紙上會公布最新的政策,並詳細加以解釋,為人們講清楚這政策主要的目的。軍事方面更多是真實報導別的地方哪兒在混戰?那裡的人們如何生活?讓這群百姓明白,他們比起那些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人,是多麼的幸福。
民生報紙就多了,主要是報導些城裡城外,大街小巷的好人好事,描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偶爾會加些特有的詩詞歌賦,小說等等。
科研報紙比較惹人乏味,主要受那些匠人喜歡,因為這上面會報導哪名工匠發明了新的東西,獲得什麼專利,得到了多少獎賞。在這些手藝人看來,能上報紙,能得獎金,都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大事。
這幾種報紙一出,反響很大,領地的人們對這感到新穎,一些頭腦轉得快的人,立刻明白了什麼,對於學習識字的熱情高漲,由此帶動了領地內第二次識字風潮。
報紙在白夜構劃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一個平台,用以宣揚武學,介紹武學的平台。
這不,那幾本武學一出,三種報紙都開始講解這些武學如何修煉,有什麼好處,簡直吹得天花亂墜,地涌金蓮,為了增加有效說服力,報紙還找了托,編了些這幾門武學怎樣拯救他們於危難的故事。
這故事編的栩栩如生,又有當事人現場說法,百姓本就較盲從,更讓他們深深信服。
學習武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碼對一個現代人而言。先不論看不看得懂秘籍,如果一個現代人沒學過中醫,不懂人體經脈,那麼肯定學武非常困難。
時常看到有小說中,主角一穿越什麼天龍,什麼倚天,大多會去無量山尋取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會去崑崙山山崖取得九陽神功。
這裡只有一個問題,一個現代人得到了秘籍,真的能立馬學會?往往這些主角,幾乎是不假思索,立刻就學,馬上即可現學現用。
這,不科學!
武功秘籍,尤其是高深的內功,都有其特定的心法和運功路線,連經脈都不知哪裡是哪裡,就敢胡亂學武功?不怕死得太快?
白夜在他領地內發行秘籍時,會預先介紹一番人體經脈穴位,讓人們知道如何行功,從而避免不懂經脈,胡亂運功,導致走火入魔的悲劇。
當年白夜小時,他能練武,也是仗著過目不忘的天賦,背了許多經書道書,中醫醫書等等。並且,白夜的父母可是黃蓉郭靖。
第五十七章 戰爭的步伐
武學在白夜勢力範圍慢慢變得普及,變得平民化。在外界,卻依然如洪水猛獸,被人防之又防,慎之又慎。
造成這樣現象,不外乎以下三點:首先,外界的識字人群多集中在儒家士子,這些人認為武者是致使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之一。他們肯定不會宣揚武學,反倒會極力牴觸,引導人們對武學的厭惡。另外,他們不可能,也不會希望有一門武學崛起,妨礙到儒家的位置,即使是存在些許的可能性,他們也會將其掐滅在搖籃。在這些儒生士子心中,儒學才是人間正道,至聖先師所言才是天地真理,人間至學。
其次,是那些勢力的統治階層。作為一個想江山永固,基業萬年不到的勢力,他們不會希望民間擁有強盛的武力,這樣可能會危及到他們的統治。不然,當年秦始皇何必聚天下之兵,鑄以十二金人?
說白了,統治者們不信任底層民眾,害怕百姓推翻他們,會對他們的統治造成威脅。在他們想來,唯有那種愚笨,適合掌控,不具有反抗能力的百姓,才是他們眼裡最好的良民,可牧的牛羊。
最後,是那些武林世家大派。他們和前兩者不同,他們是擔心人人學武,會讓他們失去現在的地位,失去在普通人眼裡高高在上的感覺。他們一樣希望獲得神功秘籍,卻絕不是為了造福一方,而是為了保持地位,保持神秘,讓人們對他們敬畏,視他們如天上仙神。正是源於這種自私自利,他們不會允許有武學普及開來,反而會大力限制。他們自己可以研究學習,卻不會讓普通百姓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