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7頁

    三班共本有十來個戰士,經過金沙江一役,全班僅僅剩下十人,其中韓心、二牛、鐵牛、羊娃子、二哥、柱子、石頭等新人占了多數,一是這些新兵一直被安排在後方,並沒有衝鋒直接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之下,二是老兵們對這些新兵很照顧,凡是太冒險的事情皆是被老兵們接了去。

    當然,縱然如此,海子和嘎子兩位才加入紅軍的新兵還是犧牲了,他們加入紅軍的時間還不滿一星期,而這樣的例子並非罕見。

    戰爭的殘酷就是如此,任誰也無法在無情的戰火中能拍著胸脯說他能存活下來。

    另外三個是三班的老兵,作為一個老戰士,三班長徐寶在戰場上的存活機率很高,自然也在三個老兵之列。

    但你可千萬不要想歪,徐寶在戰場上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絕沒有半分貪生怕死的表現,和他教導韓心的各種經驗完全沾不上半分的邊。

    另外聽說醫護營被特殊照顧的緣故,幾乎連受輕傷的都沒有,這倒是讓韓心放下心來,那個純白如紙,柔弱中帶著堅強的醫護營營長周憶瑤安然無恙。

    5日後的清晨,知趣的清風吹散了烏雲,久違的太陽再次從東方升起,彰顯著他朝陽的活力。

    戰爭還會到來,危險仍舊繼續,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永恆的話題,但是不變的是:有志之士的信仰和理想還在繼續。  

    第23章 新兵“八石”

    民國二十四年五月十一日,也就是1935年5月11日,離金沙江戰役已經快有一個星期,紅軍在會理城及其附近整頓五日,修整擴紅後,紅軍的兵力得到了一定的補充。

    特別是像九師三團這樣承擔了斷後重任而損失慘重的隊伍,更是擴軍的主要對象。

    古風鎮戰役、黃雲甫戰役、祿勸城兵不血刃便下三城,智退敵機、外加上金沙江斷後戰役,一路走來,九師三團的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赫赫威名自是不脛而走,即使是在這個天天都有仗打的年代,也顯得極為突出。

    紅軍宣傳部後宣傳過後,當地百姓報名參軍那天,一大堆熱血的青年向著三團湧來,不為別的,只是聽說這九師三團乃是一支能打仗的響噹噹隊伍。

    小年輕們總是崇拜強者,有此現象也不足為怪,可林大山卻有些坐不住了,看著那本來就不算多的參軍新人們十個裡面就有七個嚷嚷著要加入三團,腦袋頓時大了起來。

    不是他不樂意,擱誰誰不樂意?可是其他的友鄰部隊也損失不小,若是他真的一個人就吸納這些新兵,那些老兄弟們還不跟他急,外加上老首長親自通電,無奈之下,林大山是連哄帶騙地將多餘的熱血小年輕們哄走了。  

    為此林大山可是掙足了面子,再次和其他已經做了團長的老戰友們相逢時,自覺地高人一截,連說起話來都像個大尾巴狼,惹得老戰友們是怒目而視,哭笑不得。

    三班原本是有十七八人的,金沙江一役折了一半,只剩下韓心等七名新兵外加徐寶等三位老兵,一共才十人。

    這次三團招納新兵自然考慮到了三班,而且光是三班就新加入了八名新兵戰士,算是將三團的兵力還原。

    若是說三團出名,那麼三團裡面最出名的就是這個以班為單位的小小三班,再往下說,若是說三班出名,則最為知名的便是三班的新兵戰士——韓心,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參軍入三團,入團找三班。

    參軍的小年輕們多是願意來九師三團,來九師三團的小伙子們也總是願意往三班擠,為啥,不知是因為韓心這個大智囊在三班,還聽說三班的戰士們被記功的頻率一直是最高的。

    所以,幾乎沒有多少考慮,這些加入三團的新兵們都申請著要往三班調劑,最後還是林大山出的主意,原話是這樣的,“你們要是誰有能耐,能堵住其他人的嘴,沒人反對,那你就可以到三班去。  

    只是有一條,三班的增兵名額只有八個。”

    林大山的訓話下達,場面自是可以想像,很勁爆,一個個都擼著袖子,差點干起架來,因為你可別指望這些本就大多出生於貧農家庭的孩子有其他處理事務的手段,他們的原則只有一條,“打,打到你服為止。”

    最後出來了一伙人,好傢夥,一數還剛剛好八個,而令人驚奇的是,這八個傢伙一出來,場面頓時安靜了下來,也沒有其它新兵們跳出來反對爭奪名額。

    有老兵納悶兒,一打聽才知道,那八個小子居然是當地的八個小痞子,平日裡靠著身強力壯,又拉幫結派的,無人敢惹,用某個面對八人有些畏畏縮縮的新兵的話來說就是,俺們要是敢上去,他們鐵定捶我,倒是識時務的俊傑。

    所以,當林大山知道這個情況的時候,也皺了眉頭,三班長徐寶那人他知道,是個勇敢能打仗的老兵了,唯獨有一點,老實的緊,怕是不一定能收拾那八個小子,別反叫那八個小鬼收拾了。

    但轉念一想,韓心那小子不是在三班嘛,聽說那小子和三班長很合得來,肯定不會讓三班長吃虧的,想著想著林大山放下心來,同時也想接著這八個刺頭磨練韓心一番,他總覺得韓心身上的書生氣太重了。

    男人嘛,就是要霸氣,豈能柔柔弱弱的,林大山如是想到。

    下午,三班戰士集合哨吹響了好久,原三班人馬早已經到齊,雖然志願加入紅軍卻明顯沒能適應紅軍嚴明軍紀的八個刺頭卻是姍姍來遲。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