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054頁

    而且這廝因為是狀元,所以起步價就高,一開始就給了選人四階中的儒林郎。上回上書有功,又轉了京官中的承務郎。現在又得升從八品上的承奉郎了……接下去就算混資歷,沒幾年也能到朝官!

    用屁股對著何栗的趙佶聽完這位狀元郎的話,臉色看上去是相當嚇人啊!

    就在趙佶琢磨著要給何栗派個容易犯事兒的差遣的時候,何栗又掏出個奏本,高高舉過頭頂:「陛下,承務郎、鴻臚寺主簿臣何栗,有本上奏。」

    還有本?

    「拿來。」趙佶道。

    梁師臣取過何栗的奏本,雙手遞給了趙佶。

    趙佶接過奏本,展開一看題目,臉色就是一變。

    因為這本奏章的題目是《乞抑兼併行均田疏》!

    這事兒鬧得……趙佶心說:自己那麼英明的皇帝,怎麼就一時走眼,點了個瘋子當狀元呢?

    抑兼併、行均田啊!這種事情不是文章寫得好就能辦到的。一個丈量土地,清查隱田的方田均稅法就曾經三試三罷,連拗相公王安石都推不動!何況是均田?

    趙佶已經給何栗氣樂了,轉過身看著一臉正色的何栗,「何卿,你可知道《方田均稅條約》嗎?」  

    「臣知道。」何栗回答,「這是王舒王在熙寧五年所制定的新法。」

    「你的《乞抑兼併行均田疏》比《方田均稅條約》如何?」

    「不可比。」何栗道,「《方田均稅條約》乃是為了聚斂民財,多收稅賦。而抑兼併,行均田並非為了多收田賦,而是為了寓兵於民,實行府兵之制。」

    趙佶哭笑不得,「方田均稅都不成,抑兼併行均田豈不是更難?」

    「陛下,方田均稅並無成功的先例,而抑兼併行均田之法,卻是有例可循。不僅前朝多有先例,便是當今之世,也有成功的例子。」

    「哦?什麼地方成功了?」

    「北周、東遼、西涼者,皆可抑兼併、行均田,我大宋如何不能?」

    啊?

    趙佶一愣,北周、東遼、西涼三國實行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一國之地都分給了武夫,尋常小農半畝土地都撈不找……

    「陛下。」何栗道,「北周、東遼、西涼三國所行土地之法,皆出同源,乃是土地國有,授田從軍,以舉國之田的八成九成養兵。雖然不是計口授田,但也算是均田之法,對於土地兼併,則是嚴格禁止,使之幾無可能。此等均田之法雖有不公之處,但也在北周、東遼、西涼國中成功推行,並沒有聽說激起變亂。」  

    沒有激起變亂?趙佶心說:變亂大著呢!只是你這個瘋狀元不知道而已!

    周國遇上了渤海大元國之亂,西涼國則是天理教、佛教、天方教的多年混戰。至於東遼,這兩年也發生了多次佛徒之亂!

    這些變亂雖然打著各種不同的招牌,但是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爭奪土地。

    只是這三國的騎士、府兵太能打,各種不服都給鎮壓下去了……

    而且周國、東遼、西涼的騎士和府兵,同作亂反抗的力量基本不屬於一個派別,只有東遼作亂的佛徒稍有例外。但是東遼蕭太后有武好古的強力支持,幾個和尚根本不是對手。

    而大宋要行均田的話,強烈反對的地主都在朝堂上站著!均田怎麼執行得下去?

    而且周國、東遼、西涼三國人口都比較少。東遼、西涼都是人稀地廣。

    人口最多的周國(不計算附屬的東遼),也就是參差百萬戶,七八百萬口。而且周國工商業發達,光是一個天津市就有不下十萬戶,將近五十萬口了。真正需要土地的農人頂天就六百多萬。而舉國的耕地則多達9000餘萬畝,人均有十多畝。

    而大宋這邊,人口過億,包括隱田(估算)在內的耕地,最多就是五億餘畝。人均的耕地差不多是周國的三分之一……田要怎麼均?  

    趙佶雖然認為均田之事在大宋不可行,但是也沒有馬上否了何栗的上疏,而是溫言道:「均田之事,茲事體大,朕在外,一時難以決斷,可先交開封兩府集議。待朕返京後,再視兩府集議結果定論。爾轉一官,任司農寺主簿,先回開封列席兩府集議,以備諮詢。另外,兩府集議對金戰和之時,爾也列席其中。」

    趙佶這是給何栗挖了個坑啊!讓他去和兩府宰執討論均田——兩府宰執都什麼人啊?人人都是大地主啊!

    去和一幫大地主討論均田,那和與虎謀皮有什麼區別?

    你這瘋狀元就等著被御史言官咬死吧!看來用不了太久,你就該去御史台獄裡面喝湯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復古黨人(六)康梁

    青城學宮,何栗所居住的小院之內,不時傳出議論之聲。屋子裡面坐著七八個儒服書生。其中一個就是領導五月初四上書事件的張浚,坐在中間的一把椅子上,顯然是個中心人物。他身邊還坐著個國字臉的白面書生,三十許歲,氣度儼然,坐在那裡一看就知是個人物。此人就是和張浚齊名的太學領袖,陳東陳少陽。

    屋內的光線雖然昏暗,但氣氛卻熱烈得很,都在議論著四國伐金、《乞抑兼併行均田疏》和最近開始在開封府熱起來的「廢科舉、興學堂」之論。

    何栗顯得有點疲憊,眼睛熬得紅紅的,正在一字一字看著一份《士林新報》,這是一份新黨支持的報紙,就在七天之前,這份報紙上刊登出了一片署名「康梁」的文章,提出了「廢科舉、興學堂」,而且還將宋朝的兵弱歸咎於科舉取士。並且提出了學堂取士和軍功進途相結合的方法,以取代原有的科舉制度。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05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